羅振宇終於“得到”上市,但知識付費不一定是條好賽道

“知識付費第一股”,終於站到資本市場門外了。

最近,羅輯思維母公司思維造物向創業板正式遞交IPO申請,募集資金約10億,公開發行不超過1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

由此推算,公司估值最高就40億,跟2017年的80億估值完全沒法比,可謂是流血上市。

論吸金能力,招股書披露,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幾年下滑,早不復當年榮光,曾經的使用者也不再為“焦慮”買賬。

可見,雖然羅振宇急吼吼地上市,但知識付費可能並不是一條好賽道。

羅振宇終於“得到”上市,但知識付費不一定是條好賽道

不惜“流血”,也要上市

羅振宇這個名字大家都熟悉,科技君最早知道他是在《羅輯思維》,原來還有這種知識運營模式。

當時,能在節目裡免費學到不少知識點實屬不錯。但隨著時間推移,音訊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費APP“得到”。

事實上,羅輯思維從誕生起,就快速進入資本拓展軌道,幾乎每年都有大佬“帶資進組”。

天眼查資料顯示,2013~2017年共有5輪融資,其中不乏騰訊、紅杉、華興資本等巨頭。

2017年9月,完成D輪融資後,思維造物估值已達80億元。而本次上市估值最高才40億元,妥妥的流血上市,讓很多人無法理解。

羅振宇終於“得到”上市,但知識付費不一定是條好賽道

科技君倒認為沒啥想不通,畢竟上市只需滿足條件即可,至於商業模式是否得到所有人認同,並不重要。

2016年羅振宇就稱自己為“一個有夢想的商人”,那麼在商言商,既然有機會收割整個市場紅利,為什麼不幹?賺錢這事兒,沒人會嫌多。

“販賣焦慮”,因人而異

知識付費火起來後,以羅胖為代表的泛知識領域被吐槽得體無完膚,比如“販賣焦慮”、騙錢等。

但中立來看,泛知識本身也是知識的一種,能讓大家利用碎片時間,掌握哪怕一點之前不知道的東西,就算是提高。

至於知識付費成不成立,我個人比較認可,因為上學、報興趣班、工作後的職業培訓,本質都是知識付費,沒理由到了線上就該免費。

不過,消費者願意為哪類知識給錢,則由辨別能力決定,“得到”大學裡的課程有好有壞,使用與否需要自己去判斷。

羅振宇終於“得到”上市,但知識付費不一定是條好賽道
知識付費,春天來了?

即使羅振宇成功把思維造物盤上市,也不代表知識付費就能成為風口。

首先從行業增長前景看,雖然整體規模有擴大,但峰值已過,增速明顯後繼不足。

其次,當前網際網路是一個邊際成本遞減的產業,只要使用者基數夠大,邊際成本甚至可以為零,這也是巨頭們爭搶流量的原因。

如此一來,大家很容易就能在網上覆制一份知識,不管原作者是否願意。如今盜文洗稿滿天飛,人家拿了你的心血流量還比你高,氣不氣。

“得到”能憑藉自身強勢的市場地位,透過知識維權手段來保障自己的權益。但普通知識付費創業者則沒有這種優勢,往往很容易被盜版,比如閱文集團屢禁不止的筆趣閣。

羅振宇終於“得到”上市,但知識付費不一定是條好賽道

另外,知名講師是行業重要收益來源,同樣是高成本支出,一般玩家承受不了。

以思維造物為例,此次招股書披露,劉潤分得3784萬,薛兆豐獲得近3000萬課程收益,而“得到”1年的淨利潤才5000萬上下。

羅振宇可以成功,因為他是這個模式的創造者,其他人複製不來,強如知乎、喜馬拉雅都走得異常艱難。

艾瑞資料曾顯示,隨著使用者對內容辨別和篩選能力提高,即使是中上游玩家的平均復購率也僅30%。

企鵝智酷有資料,在有付費行為的消費者中,只有28%表示滿意,49.7%覺得一般,12.3%完全不滿意,認為可以找到免費獲取途徑。

理論上,只有使用者多讀書,羅振宇們才有錢賺,但一旦大家讀過書,又不那麼好忽悠了。

因此,知識付費這條賽道,普通玩家只需要準備好瓜,看著神仙打架就好,盲目跟風可能後悔都來不及。

【來源:科技報料】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35 字。

轉載請註明: 羅振宇終於“得到”上市,但知識付費不一定是條好賽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