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在為續航焦慮、為充電發愁時,有人卻“畫”上了電動汽車免費充電的大餅,有意思的是,它並非什麼新造車勢力,而是來自傳統陣營中最保守、最大眾之一的大眾。
3月15日,大眾汽車集團召開了公司歷史上的首次Power Day活動,向外界披露了公司未來十年在電池與充電技術方面的路線圖,旨在透過降低其電池成本,來加快由傳統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型。正如大眾集團CEO迪斯所述,“電動出行已成為我們的核心業務。目前,我們正在系統地整合價值鏈中的各階段,在零排放出行時代為客戶提供最好的電池和最佳的體驗。”
有一說一,在剛得知“Power Day”時,筆者內心OS其實是“這不就是大眾版的‘電池日’嘛”。但萬萬沒想到在足足2個小時的釋出會裡,大眾並沒有拿出這樣的東西,而是圍繞一塊“Unified Cell(標準電芯)”緩緩鋪開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內的未來之路。
而在大眾的眼裡,“未來”的發展是需要相互合作的、是支援資源回收的,甚至是可以實現免費充電的。雖然大眾在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究竟能否超越特斯拉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按照目前這張“大餅”來看,穩紮穩打的大眾激進起來位元斯拉還要兇猛、還要認真。
可見,這個傳統陣營裡的“佼佼者”已經做好了擁抱電氣化時代的準備,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新能源市場中,絕對會有大眾的一席之地。
一道“開胃小菜”
作為本場第一個亮相的“開胃菜”,迪斯手裡捧的這塊“Unified Cell(標準電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雖然看上去是“一體式”的,但其實Unified Cell(標準電芯)的內部材料分為3個等級,一個是使用磷酸鐵鋰的入門級、一個是使用高錳/鎳鈷錳三元鋰的主流級、一個則是使用全固態電池的高效能級。
大致方法就是透過改進標準電芯材料,將石墨負極改為矽基負極實現的。因為矽基可以儲存10倍於石墨的鋰離子,所以除了提高續航,還可以令電池變得更輕薄,進而降低車身重量。
據瞭解,“Unified Cell(標準電芯)”的充電效率已經從目前的“35分鐘充80%、60分鐘充滿”升級至“20分鐘充80%、50分鐘充滿”。甚至未來的固態電池可以做到“12分鐘充80%、20分鐘充滿”。而且,得益於透過電池的種類最佳化、全新的生產工藝以及持續的電池回收,電池成本將進一步壓縮,逐步降低了入門級電池組的電池成本50%,批次電池組電池成本降低30%。
以ID.4搭載的77kWh容量電池為例,跑一趟450公里的旅行(洛杉磯到賭城、慕尼黑到萊比錫、北京到東營)為例,目前的充電技術需要補能25分鐘,2025年需要補能17分鐘,2025年之後只需12分鐘。此外保時捷CEO Oliver Blume也做了幾點補充,他說明了以保時捷未來高效能電動跑車為代表的大眾高效能電芯將會達成的目標,即:能量密度+40%、重量-30%、功率密度+50%、可工作溫度+35%、內阻-25%、動能回收效能+40%。
其實在此之前由大眾和比爾·蓋茨支援的初創公司QuantumScape在為投資者舉辦的虛擬“電池日”活動中,曾提到過類似的一種可生產的固態電池,當時聲稱的“15分鐘內充80%”和現在的資料極為相近。可見,為了更快的佔領新能源汽車市場,大眾已經開始佈局。
根據此次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成員、集團技術負責人Thomas Schmall的表示,這項技術將於2023年正式引入,並於2030年開始應用在集團旗下各品牌約80%的電動車型。
除此以外他還坦言,“我們旨在降低電池成本並簡化生產工藝,同時提升電池續航能力和效能。我們將利用規模經濟為客戶帶來實際利益,電池的價格將大幅降到每千瓦時100歐元以內。由此,電動出行將更加經濟實惠並佔據主導地位”。
拒絕孤軍奮戰
伴隨“Unified Cell(標準電芯)”同時釋出的還有大眾的電池商業閉環。其中包括了電芯、電池系統(Package)、一手使用(車輛)、二手使用(儲能)以及電池回收。但不論哪個環節,都離不開“協同作戰”這四個字。
顯然,和特斯拉那種“單打獨鬥”的“野路子”不同,大眾拒絕“孤軍奮戰”。
首先,大眾希望透過溼式冶煉,達到95%的原材料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說400公斤的電池,95%複用的原材料只有82公斤。而且為了回收電池,大眾還建立了第一家專門回收EV電芯的工廠,該工廠位於德國薩爾茨吉特,預計將從2025年開始生產標準電芯。
當然,為了確保電池供應,一個工廠肯定遠遠不夠。據Thomas Schmall介紹,到2030年大眾將攜手合作夥伴在歐洲建立6座電池工廠,包括首批兩家工廠德國薩爾茨吉特及瑞典謝萊夫特奧,並計劃攜手Northvolt公司,在位於後者的超級工廠——“Northvolt Ett”生產高階電池,將年產能逐步擴大至40千兆瓦時。至於其餘4座工廠的潛在選址及合作伙伴事宜大眾表示正在考慮中。
其次,大眾還表示計劃投資4億歐元用於歐洲的快速充電網路建設,到2025年大眾及其合作伙伴將在歐洲運營約18000個公共快速充電樁,這意味著屆時快速充電樁的數量將是現有數量的5倍,約佔2025年歐洲地區總需求的三分之一。
其中,大眾將在歐洲各地安裝8000個快速充電樁,充電功率為150千瓦的充電樁將安裝於英國石油巨頭BP公司以及德國亞拉股份公司旗下共計4000個加油站中;在西班牙,大眾將與伊比德羅拉公司合作,建設覆蓋交通主幹道的快速充電站;在義大利,大眾希望與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合作在高速公路及城區佈局快速充電站;在美國,Electrify America公司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在北美建設約3500個快速充電樁;在中國,大眾計劃透過其合資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總計17000個快速充電樁,充電功率也會從最初的120kW和180kW升至到位元斯拉V3超級充電樁更高的300kW。
最後在釋出會上,大眾還帶來了諸多全新的充電裝置,其中科技感最強的當屬充電機器人和壁掛式充電盒。以ID.3為例,其反向充電後點量可供家庭用電5天以上。
而大眾的野心當然不止滿足家庭用電環境,未來這些支援儲能的雙向充電盒以及電動車,還將能透過智慧管理系統,成為工業用電、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的智慧儲能裝置。最終透過合理的能源管理及智慧儲能系統,免費充電將不再是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