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條推文,大致意思是「 5 月 29 日 Adobe 官方微博宣佈品牌 Logo 全面更新,為此專門買了熱門,兩天只獲得 15 次轉發,評論還沒超過兩位數,好慘!」
玩物君看了莞爾一笑,人家 Adobe 在乎微博那點流量?
設計狗都忙著趕圖剪片,哪有時間刷微博玩兒呢?
但即便在如此少的互動評論裡,大概是作為設計狗的堅持,還是有兩個衝浪網友言簡意賅指出此次 Adobe 全新 Logo 的最大改變:就和疫情後的我們一樣。
作為外行湊熱鬧的玩物君也發現了,這次 Adobe 新發布的產品 Logo 都被取消了邊框,直角都變成了圓角是在告訴我們搞設計的遲早要被甲方磨去稜角嗎哭了......
每個 Logo 在細節上都有了各自的調整,從整體上看都更加簡潔大方,充滿 21 世紀的現代感。
譬如設計師的好朋友 Photoshop 。去掉了邊框,只留下乾淨的單色背景,邊框藍被應用到ps字型上,整體看起來非常有現代人該有的簡潔氣質。
一站式體驗解決方案平臺 Experience Cloud 圖示更是整個大換血——直接從 Adobe 的「A」字延展出新 Logo 代替原本複雜的花紋,且圖示直角被改成平滑的圓角。
而 Adobe 的 Logo 雖然沒有變圓,但顏色整個都進行了翻轉,標誌性「A」字變成全紅,與背景融為一體。
回顧一下 Adobe 的 Logo 演化史,不難發現 Adobe 的圖示不管是配色還是字型設計上,都越來越簡潔。自 1993 年 Adobe 捨棄長串字元 Logo , 啟用紅色大寫「A」字圖示以來,它已經成為這家公司最有力的代表符號。
Adobe 簡化 Logo ,是和 Apple 學的?
說到成功的簡約派品牌 Logo ,那蘋果肯定要被拎出來秀一下。
蘋果一代的 Logo 是由蘋果三大創始人之一 Ronald Wayne 用鋼筆繪製而成,其靈感來源於「牛頓在蘋果樹底下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故事,除圖畫之外,上有「Apple」,下有「 Computer」,合起來就是「蘋果計算機」之意。
瞧瞧這充滿發散思維魅力的靈感來源,極具深意的構圖,華麗又復古的筆觸,使得這個 Logo 看上去大有來頭又及其複雜。
果然喬布斯覺得不妥。在那個年代, 電腦是讓人感覺很高科技的東西。「難學」「高深」是當時大眾對電腦的主要印象。
喬布斯的初衷是想轉變這種大眾看法,讓人們覺得電腦並沒有那麼高深,所以他給自己的品牌起名「apple」最好再配上一個容易被記住,非常直觀的 Logo 。
因此這個複雜的一代 Logo 僅僅使用了一年,就被換掉了。
設計二代 Logo 時,設計師借鑑了蘋果的名字,直接就畫了個“蘋果”,為了增加現代感與記憶點,這個蘋果還被咬了一口。
可以看到初始的蘋果 Logo 還是彩色的,這是因為在那個還是以黑白顯示屏為多的年代, Apple II 計算機就推出了彩色顯示器。
使用「彩色」正好與當時的產品重心貼合,並且彩色在那個年代也意味著前衛和個性化。
這一代 的 Logo 一直從 1977 年用到 1997 年,在「彩色蘋果」推行的這 20 年間,很多使用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而到了 1998 年,在喬布斯重返蘋果之後再次修改了 Logo 。這次喬布斯把“極簡理念”注入到整個品牌。
logo 從彩色變為單色,質感也在慢慢簡化,而蘋果也從這時開始推出小巧便捷的 iPod 、觸控式螢幕替代實體鍵盤的 iPhone 、輕薄一體的 MacBookAir ......隨著蘋果的產品理念越來越成熟,它的 Logo 也越來越簡潔。
如今提到電子產品裡的「極簡之王」,很難不會想到蘋果。而他被人津津樂道的 logo ,也與這樣的品牌印象形成了完美連結。
更神奇的是,只要說到「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大眾也幾乎條件反射會聯想到這個品牌,這大概就是簡潔影象帶來的「符號化」魅力。
影象「符號化」這該死的魅力
說到簡潔影象的「符號化」魅力,玩物君就得把近幾年成為潮流圈各大品牌聯名寵兒的kaws 、 Keith Haring 、 Andy Warhol 拉出來掰扯掰扯了。
這三個品牌,只要有關注優衣庫的朋友應該都不會太陌生吧?
先不說 kaws 聯名優衣庫讓大家搶斷腿的陳年往事,滿世界畫小人的 Keith Haring 很早就悟到了符號化的簡易圖案,在不斷重複的同時還能給人一種欲罷不能的欣賞美感。
上世紀美國街頭塗鴉藝術家 Keith Haring ,喜歡在街頭的各種黑色海報裡「 畫小人」,作品以「 粗線條」「單色」「空心人」「紅心」等元素為主。
其實單從整體構圖上看, keith 的作品更貼近某種複雜的花紋,與「簡潔」八竿子打不著。但只要仔細看看就能發現,他的作品都是以重複的影象組成,形成元素非常簡單。
利落流暢的粗線條,反差分明的色塊,明確的符號化,給觀看者帶來了視覺上舒適的衝擊性體驗。
這也就是為什麼,早在 1982 年 Keith 在紐約開辦個人展前,他的作品就已經傳遍了全世界。人們認為這並不是一個藝術家的作品,而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詞彙。印有他畫作圖案的商品在世界各地出現,即使到了今天我們依舊能在很多大牌裡看到這些簡單圖形的身影。
Keith Haring x 小米手錶
而同樣是上世紀的 andy warhol ,用「複製」「量產」「藝術商業化」等概念創造了衝擊傳統藝術,引起大眾狂歡的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簡單來說就是「藝術商業化」。上世紀 50 年代,被學術界吹捧的美國抽象主義早就不是普通群眾能夠欣賞的東西,這讓藝術變成了小部分精英的玩物。
而在這個現象之下誕生的波譜藝術則完全與之相反。波譜就是「流行」,顧名思義,波普藝術就是要向更廣泛的觀眾展示平易近人的藝術。
既然想在大眾間流行就必須要容易理解,要符合大眾的審美水平。
所以我們看到了以流行文化和消費主義為基礎的,大量單一重複和符號化的影象。這些影象往往來源於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事物,譬如瑪麗蓮夢露和金寶湯罐頭。
而 kaws 玩偶亦有著一樣的意思:簡單到有點不明所以的公仔形象,在這個基礎模型上只通過色彩和肢體的不斷改變重複,形成一種「魔性」的效果。
再搭配各種潮牌合作營銷,最終在看客心中形成了一個代表「潮流」的符號。
這三者所體現的共同點是,他們都利用了「簡潔」的概念去塑造一個能夠「符號化」的標誌。
完整影象的組合元素永遠是簡單的圖形。即使它們不間斷的重複,也不會造成凌亂無序的感覺。
而同一個影象被不斷複製、變換顏色、排列組合,也能形成一種既重複又有衝擊力的畫面。
這樣的藝術就像一個符號,引領觀賞者展開一段充滿聯想的無盡旅程。
這些標識性極強的藝術家作品就像病毒一樣總是能快準狠地侵入我們的大腦並紮根於此。
這也就是為什麼蘋果, Adobe 等等的品牌都在簡化、系統化自家的 Logo 。
因為透過日常重複曝光極簡圖案以此形成一個「符號」,能夠迅速在大眾中建立起自家品牌印象。
而符號化的影象也容易令人形成一種潛意識和習慣記憶,達到讓人能夠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形成條件反射,讓品牌形象在日後的潛移默化中紮根於人們的生活日常。
所以可別老吐槽人家的 Logo 胖了、瘦了、越來越像小人畫了,這還不是為了能讓你在花花世界裡能牢牢記住它。
你還想翻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