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鉅虧近80億 又有網際網路醫療龍頭IPO來了

“中國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臺”微醫正式遞表港交所。

4月1日晚間,微醫控股正式遞交了IPO招股書,擬在香港上市。據悉,微醫將採用不同投票權架構(WVR)申請上市,IPO完成後將成為中國醫療及醫藥行業第一家以WVR上市的公司。花旗和招銀國際是聯席保薦人。

微醫擬募資用於業務擴充套件,包括在中國更多城市推出更多專注於數字慢病管理的網際網路醫院,以發展數字慢病管理服務;將流動醫院的服務範圍擴充套件至中國更多個縣;加強在醫藥產品及醫療裝置方面的供應鏈能力等。

微醫控股建立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醫院

已提供約4000萬次問診服務

招股書顯示,微醫控股建立並運營中國首家網際網路醫院,以“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創新模式開啟了中國數字健康產業新時代。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網際網路醫院數量和2019年所提供的數字診療量計算,微醫控股為中國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臺。同時微醫實現了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的深度整合,並建立了多種獨特的服務交付渠道,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醫療及健康需求。透過網際網路醫院的賦能,提供覆蓋多個場景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數字醫療和健康維護服務,如數字醫療諮詢和診斷、會員式健康管理服務和數字慢病管理服務。

截至報告期末,微醫控股建立並運營27家網際網路醫院。同時,該平臺連線了中國超過7800家醫院,包括95%以上的三級甲等醫院,平臺註冊的醫生超過27萬名,累計註冊使用者2.22億名。於業績紀錄期(2018至2020年),已提供約4000萬次的數字醫療問診服務。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平均月付費使用者數達2540萬名。

微醫控股的主要業務包括兩方面,即醫療服務與健康維護服務。微醫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諮詢及診療服務。使用者可主要透過移動應用程式和數字化健康終端,獲取我們的綜合諮詢、診療服務,並獲取無縫的醫療健康體驗。此外,還建立了會員式服務模式,以提供數字慢病管理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解決會員的長期服務需求,改善其健康狀況。

微醫控股營收快速增長

3年累計虧損79億元

資料顯示,2018-2020年,微醫營收分別為2.55億、5.06億、18.32億,年複合增長率為168%;三年分別虧損40.52億元、19.37億元、19.14億元,累計虧損超79億元。

其收入主要來源於醫療服務和健康維護服務兩類主營業務,其中2020年數字醫療服務收入7.06億元,佔比38.6%,會員式健康維護服務收入11.25億元,佔比61.4%。同一時期,淨虧損率分別為-163%,-150%和-47%,逐年大幅收窄。

毛利率方面,2018-2020年,微醫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9.9%、23.3%、27.2%。2020年,醫療服務營收7.07億,健康維護服務營收為11.25億。其中,醫療服務毛利率為31.1%,健康維護服務毛利率為24.7%。

微醫控股表示,其客戶主要包括個人使用者、企業使用者及醫療機構。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五大客戶佔總收入的9.8%、8.6%及11.2%,而最大客戶單獨佔總收入的3.8%、2.1%及4.7%。

供應商主要包括資訊和科技公司以及醫藥及醫療裝置供應商。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各年,自我們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合計佔總採購額的13.8%、27.4%及31.1%,而自最大供應商的單獨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的5.2%、14.2%及21.3%。於業績紀錄期,微醫的採購主要包括原材料、機器和裝置以及來自第三方的服務。

騰訊為最大外部股東

高瓴、紅杉、高盛等參投

股東構成方面,IPO前,騰訊為最大外部股東,持有公司8.88%股權,其他機構股東還包括高瓴資本、五源資本、中投中財、啟明創投、紅杉中國、高盛實體等。

天眼查資料顯示,微醫集團共經歷了7輪融資。2012年1月,五源資本、風和投資參與A輪融資;2014年10月,啟明創投、五源資本、復興銳正資本、騰訊投資參與B輪融資,共投1.1億美金;2015年9月,微醫宣佈C輪4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資本、高盛集團領投,復星、騰訊、國開金融等共同投資;在隨後的2018年、2020年的多輪融資中,多家機構相繼參與;2021年2月,微醫再次完成了超過4億美元的Pre-IPO融資,估值近70億美元。微醫該輪融資主要是以紅杉資本為代表的老股東加持,以及千禧資本等投資機構。值得一提的是,微醫是千禧資本在亞洲參投的首個Pre-IPO輪專案。

中國醫療健康市場仍存諸多問題

健康行業數字化正加速發展

微醫控股在招股書中指出,中國醫療健康市場發展明顯落後於很多發達國家,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優質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而這也是中國長期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城市及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特別是三級醫院,而農村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依然滯後。

由於缺乏對患者就醫的有效管理以及傳統醫療服務供給方式的侷限性,看病難、看病貴成為長期阻礙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發展的結構性弊端。由於基層醫療體系及分級診療體系尚未健全,患者主要集中於三級醫院等大型醫療機構。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19年,佔中國醫院總數僅8%的三級醫院合共承擔全國超過50%的就診量,進一步加劇了供需不平衡。

除此之外,還缺乏對快速增長的大量慢性疾病患者的長期積極管理,且存在支付方式單一等問題。

不過,自2015年中國成立首家網際網路醫院以來,中國醫療市場正加速數字化。技術發展與醫療需求的升級促進全行業數字化,政策利好推動醫療健康行業數字化程序。

3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和國家醫保局等28個部門制定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正式公佈,其中特別提到要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

平安證券分析道,由於醫保的屬地管理性較強,而網際網路醫療具有跨區域性,因此若要實現網際網路醫療的醫保支付,需要醫藥保資料互聯互通。此次方案提出的“推動醫藥保資料互聯互通,促進健全省級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將為網際網路醫療的醫保支付打下基礎,從而更好的拉動行業發展。

西部證券指出,國家地方相關政策不斷完善,“網際網路+”醫保支付滲透率有望不斷提升。2020年11月,國家醫保障局釋出《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相關政策應平等地應用於線上線下醫療服務,在價格政策、定點協議管理、醫保支付等方面提出明確指引。由於“網際網路+”醫保服務在疫情取得重大進展,未來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保有關經驗有望常態化。資訊建設從“可選”變為“必選”,國家全民健康資訊平臺基本建成。

文/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

編輯/範輝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18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年鉅虧近80億 又有網際網路醫療龍頭IPO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