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心理學:利用“遊戲思維”,全面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由 費玉榮 釋出於 科技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成功,但唯有孩子的自主動機,才能使這種願望成為可能。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玩遊戲這件事非常頭疼,家長希望孩子像對待遊戲一樣對待學習,有充足得內驅力,堅持不懈的精神,專注的投入和付出,但結果卻總是事與願違,孩子對遊戲的沉迷與對學習的懈怠,形成了鮮明對比。

最近我看了一本《內驅型成長》的書,這本書從"控制感"出發,全面介紹了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激發內驅力的話題。

在這本書中,講述了很多腦科學的原理,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以遊戲為榜樣,借鑑青少年遊戲成癮的原因,並把它的底層邏輯應用到教養方式上,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內驅力,提高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的自律性。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就結合這本書的精髓談一談如何藉助"遊戲思維"來提升孩子內驅力的話題。

01

沉迷遊戲:

底層邏輯及現實啟發

遊戲或電子產品成癮已經是一個嚴重而普遍的社會問題,這個問題不止在青少年身上有所體現,成年人也深受其害。

亞當•奧爾特在其著作《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中,嚴厲譴責了一種現象:很多從事技術工作,最瞭解技術力量的人,其實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使用技術。

他們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嚴禁使用電子產品的學校,還在家裡積極勸阻12歲以下的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大名鼎鼎的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就非常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甚至不給孩子買ipad。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電子產品的製造者,實際上是最深諳電子產品是如何使人上癮的。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對電子產品除了痛恨以外,實際上也可以透過熟知電子產品吸引人的底層邏輯,來掌握啟用孩子生活和學習內驅力的行為密碼。

那麼,電子遊戲使人沉迷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呢?

答案在於:電子遊戲極大的滿足人們對於能力表現和控制感的需求,同時,多人遊戲還能滿足人們對"關係"的需求。也可以簡單的說,電子遊戲的設計,滿足了人性的基本需要。

首先,遊戲設計師利用遊戲的任務製造了“成功在即的緊迫感”。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玩家會體會到自己有強烈的"立即採取行動去解決障礙"的願望,並且相信自己能獲得成功。

遊戲設計師透過將遊戲的難度調整到與玩家的競技水平相匹配的程度,來創造一個讓他們專注並努力參與其中的完美環境。所以,遊戲能夠帶給玩家一種極大的“完全浸潤感”。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勝任感"和"目標感"是遊戲吸引人沉迷的重要原因。

其次,遊戲設計師還給玩家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在這裡,犯錯不但不丟人,反而還可能是學到新技能並且玩的更出色的手段。

在這一點中“安全”是關鍵詞,一個人的心理只有在感覺到安全的環境下,才能保持專注,併產生心流體驗。

第三,遊戲讓人產生“意義感”和“價值感”。

很多遊戲都利用了“人們喜歡依附於那些令人敬畏的宏大任務”的心理,它驅使玩家不斷闖關,實現自己“史詩般的意義感”。

從人的天性來說,人其實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競爭和努力的,事實上,人的本質更樂於透過努力來獲得勝利,而不是單純的毫無壓力的待著或閒逛。

所以,這一點中最關鍵的部分在於“透過恰如其分的努力,即能帶來巨大的價值感”,這也是符合人性需要的。

第四,多人遊戲滿足了人們對於"關係"的需要。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動物,都需要“關係”。有研究表明,在與別人玩遊戲之後,即使贏的是對方,我們也會更喜歡對方,這是因為一起玩遊戲這件事,能夠極大的建立信任感。

所以,這一點的關鍵詞在於“關係”,良好的關係同樣可以滿足人的心理需求。

透過以上四點,我們可以看出讓我們成癮的遊戲,實際上是滿足了人內心當中的底層心理需要。遊戲設計師正是利用了人性,才達到了玩家對遊戲上癮的效果。

如果利用這個邏輯對比學習,我們就不難找到為什麼孩子如此頭疼、抗拒學習的原因了。

第一,沒有動力,缺少價值感。

很多家長利用獎勵來激勵孩子,但是獎勵機制在本質上是有損於孩子的目標感和價值感的。

單純依靠外界獎勵,並不能夠長久的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只有類似於“堅定的我想要什麼的信念”這種深層價值感,才能長久的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

第二,難度係數高,缺少掌控感。

剛才在遊戲上癮的原因中,其中一點是“遊戲的難度與玩家的競技水平相匹配”,而在現實中,很多孩子之所以放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無法在學習當中找到掌控感和勝任感。

當一個人總是在一件事情上體會到挫敗感的時候,ta自然就不會對這件事再感興趣,也不願意為之付出努力。

第三,在與學習的關係中,體會不到支援感。

很多家長會說孩子學習不好,但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應該是孩子和學習的“關係”出了問題。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學習在當今社會被賦予了太多超出其本身實際內涵的意義,這讓學習這件事變得無比沉重。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體會到像遊戲那樣的社會支援,反而收穫的是來自家長的壓力、抱怨、焦慮等負面情緒,所以,孩子沉迷遊戲,很大程度上也是滿足了想要逃離現實關係的內在需要。

02

遭遇遊戲成癮,

家長能做什麼?

現實中,已經有很多孩子產生了遊戲成癮的現象,對於這些孩子,家長能做些什麼呢?

我們可以從宏觀以及微觀兩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① 宏觀角度:重塑親子關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遊戲成癮的現象。

大部分家長會把孩子游戲成癮的現象當成孩子的個體行為,試圖透過或硬或軟的方法,比如跟孩子談判、沒收遊戲機、限制上網時間、使用物質獎勵、苦口婆心的勸說等方法來矯正孩子的行為。但是這樣做,基本上收效甚微。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家長對於孩子游戲成癮這件事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從“關係”的角度理解和看待問題。

剛才我們提到過,孩子沉溺於遊戲,不是遊戲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孩子和遊戲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孩子過度依賴於遊戲,是因為在和遊戲的關係裡,孩子的心理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所以,想要徹底的解決孩子的遊戲成癮問題,需要從“根”上改變親子關係的質量。

在遊戲成癮的孩子的家庭裡,一般都有一些共性:

比如父母過於強勢,對孩子管控過多,總是不斷的侵犯孩子的心理邊界;

比如父母關係不和睦,對孩子的照顧也僅限於生活上的吃飽穿暖,對於心靈上的滋養和關心不夠,讓孩子的內心缺少安全感;

再比如父母過分注意孩子的學習問題,眼睛裡只有學習,造成孩子對學習的極度逆反等等。

離開了“關係”的視角單純看行為,會造成視野的狹窄,事實上,一切關係都是孩子與父母關係的對外投射,從這個角度說,遊戲其實是背了不良親子關係的黑鍋。

所以,重新塑造有邊界、有共情、有尊重的親子關係,才是解決孩子游戲成癮的根本路徑。

② 微觀角度:6項具體行為指導,引領孩子走出遊戲成癮。

說完宏觀的層面,在具體的實操中,家長能在孩子游戲成癮這件事上做些什麼呢?可以嘗試從以下6方面入手:

第一,矯正自我行為。

事實上,大多數遊戲成癮的孩子,家裡都有離不開手機的父母。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英國的一項研究中,60%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在螢幕前花費太多的時間,但是有70%的孩子認為自己的父母過多的使用了電子產品。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同時也反映出很多成人自己在電子產品中同樣缺乏自控力的現象。

所以,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放下電腦,首先要以身作則,營造全新的家庭氛圍,為孩子做好榜樣。

第二,嘗試理解,帶著敬意幫助孩子,在適當的時候關掉電子產品。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必須首先認知網際網路是孩子最常社交的地方。

所以,家長在“適當的時候”幫助孩子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孩子正在和同學發信息,你如果上來就說“你聊天時間太長,該停止了”,那麼毫無疑問會製造矛盾。

很多家長根本沒玩過遊戲,一提到遊戲就是排斥、皺眉的態度,這種態度也會把孩子和遊戲的關係變得更近,並且把他們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上。

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為什麼那麼喜歡遊戲,甚至對遊戲還很通曉,那麼再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就更感覺到自己被尊重,這樣就能夠極大的提升和孩子協商玩遊戲的限制、規則的效率。

事實上,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們也會玩王者榮耀,目的就是找到和孩子談論遊戲話題時的共同語言,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第三,迴歸自然,和孩子一起享受“不插電的私人時間”。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沉浸於自然環境智慧,甚至在看過自然界的海報之後,其感受和表現都能得到明顯的提升。

事實上,遊戲帶來的快感實際上是一種虛擬快感,這種虛擬快感給人最大的影響就是會剝奪真實體驗,產生非現實的快感。

所以,想要讓孩子擺脫遊戲的依賴,其中一項重要的方法是,讓孩子重新體會現實世界,尤其是自然界的美好感覺。

也許有的家長會犯難,因為建議孩子一起出去常常會遭到拒絕。但是這是一個大的方向,我們需要循序漸進的逐漸讓孩子走出斗室,走到大自然中。

自然對人有天然的吸引力,凡是感受不到自然之美的人,實際上是心理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這時候,需要家長動用智慧和耐心,和孩子一起重新迴歸自然的懷抱。

第四,溝通時“告知而非說教”。

很多家長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總是說教。喋喋不休的說教,是最容易激發孩子反感和對抗情緒的行為。

作為家長,並不需要告誡和教授孩子如何使用電子產品,家長的職能是表達對孩子能管好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信心,並給他提供幫助——這一點,正是溫尼科特所說的"60分的媽媽"該做的事情。

對孩子表達出信心,實際上是給孩子傳遞了“積極關注”的訊號,而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則是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撐,滿足孩子對於"安全基地"的需要。

所以,家長並不需要替孩子作出決斷,而只需要盡到告知和建議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點聽上去簡單,卻是很多家長做不到的。歸其根本,是家長自身的人格成長不夠。

第五,透過合作達成解決方案。

單方面的壓制孩子,必然會激發反抗。家長和孩子透過協商和合作達成解決方案的做法,也在言傳身教的給孩子傳遞理性的人際交往方式。

作為父母,家長有引導孩子成長方向的義務和責任,但是也仍然需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訴求,並和孩子以協商的形式達成最終的解決方案。

第六,動用家長自身的槓桿作用。

家長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動用自己的“槓桿”作用,比如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會不定期的檢查他們的上網情況,直到確定他們沒有以對自己有害的方式使用這些東西等等。

透過以上6項具體的行為指南,家長可以更好地 幫助孩子擺脫對遊戲或網路的上癮狀況,塑造積極的人生。

03

利用遊戲思維: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

在成長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歸根到底,遊戲只是一個切入點,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激發孩子成長的內驅力,讓孩子實現真正的自律。

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可以參照遊戲的底層邏輯,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幫助孩子提升內驅力。

① 使用"SMART原則",使用"心智對比"技術,為孩子建立目標感。

目標感是激發孩子內驅力最重要的因素。

在打遊戲的時候,打完通關遊戲是一個大目標,而打完每一關則是小目標,正是對這些目標不斷的進取心,使得孩子沉溺其中。

在幫助孩子確定目標時,可以採用SMART原則。

• S:具體——specific

• M:可衡量——measurable

• A:可實現——attainable

• R:切實——relevant

• T:有時限——time-based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我們透過這個原則來幫助孩子進行目標的自我檢視,看看自己的目標是不是切實可行,是不是過於宏大。當目標被分解為離散的、可操作的具體步驟時,再看到進展,就能增加釋放多巴胺的水平。

此外,對於較大的孩子來說,“心智對比技術”也是能夠幫助他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的方法。

心智對比技術是有紐約大學的加布裡埃爾·厄廷根教授開發的,透過繪製達成切實目標的路徑形式來保護那些好高騖遠的孩子免於被“失望感”擊倒。

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那些整日陰沉沮喪的孩子——比如一說起任何一個目標,他們都會找出一百個理由證明這些目標是實現不了的。

具體的步驟如下:

第一,讓孩子設定“自己的”目標——注意,這個目標是孩子自己的,而不是受到家長暗示或者服從社會主流思想影響的目標。

第二,鼓勵孩子就他所希望產生的結果,寫下幾個關鍵詞。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隨心所欲,保持輕鬆。

第三,讓孩子考慮一下,實現這個目標會有哪些障礙——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障礙不是指的外部障礙,而是讓孩子思考自己會受到什麼影響,以及當這些障礙發生時,自己能做些什麼(即應對方式)。

所以,心智對比技術的原理,實際上是首先激活了孩子的內在需要,然後引領孩子動用理性思維,為自己實現目標構建了困難應對方案。

當一正一反兩種機制共同作用時,目標就變得清晰且可實現了。自然,孩子的內驅力也就被激發出來了。

② 瞭解"腦科學知識",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源於化學,而非性格。

孩子沉迷遊戲,厭惡學習,其實都來自於他們的感覺,區別在於前者感覺爽,而後者感覺不爽。

我們可以透過讓孩子瞭解一些腦科學的智商,讓他們相信自己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源自化學,而非性格。

這樣做,對於提高孩子改變自己的自信心大有裨益,當孩子們掌握了一些腦科學的知識,他們就能更好的認知自己,調整行為,激發內驅力。

比如家長可以幫孩子認知四個主要的大腦系統——執行控制系統、壓力反應系統、動機系統和靜息狀態系統,並且將其中的腦科學原理講述給孩子,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認知自己對學習產生的厭惡情緒其實並不是真的是學習本身帶來的。

在講述過程中,家長可以應用一些簡單的語言和生動的影象。

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講杏仁核的執行機制,告訴孩子,很多時候產生的恐懼、焦慮情緒,是因為杏仁核超出了自己的承受水平。

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交給孩子嘗試用“退後一步”的方法,擺脫杏仁核控制的“情緒腦”,轉而動用“前額皮質”的理性腦,重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瞭解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能比大多數人做的更好,哪些方面是自己的短板時,他們會更有信心,更能有效的發揮自己的內驅力。

③ 練習"備選計劃"思維,增加人格的靈活度,拓展認知領域。

打遊戲的時候總會遇到重重困難,這就需要孩子專注,動腦,使用多種方案解決問題。

在孩子的實際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利用“備選計劃”思維,透過設想不同的未來和設定備選計劃,來幫助孩子解除困擾,相信即使首選計劃不能順利達成,也仍然不是世界末日。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備選計劃的思維能夠加強前額皮質調節杏仁核的能力,保持理性思維和冷靜思考的能力。

透過備選計劃思維的刻意練習,孩子能夠提升自己人格的靈活度和適應性,讓孩子從“只有唯一路徑”的刻板思維中走出來。

事實上,在人格的五個維度中,靈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如果一個人的靈活度太低,他就很容易受到各種挫折和打擊。

④ 使用"自我同情"技術,讓孩子更加接納自己,保持持久的行動力。

在遊戲中,孩子不會因為自己的犯錯而內疚、自責,這是因為他們感覺到了遊戲環境的安全。所以,在遊戲環境,孩子總是能夠很好的自我同情。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習慣高評判大家家長常常會培養出缺少自我同情能力的孩子。

如果一個對自己有很多的評判和不接納,就會在實現目標的時候顯得動力不足——因為他的心理能量都用於自責、懊悔之上了,以至於沒有多餘的能量用於行動。

作為家長來說,需要幫助孩子構建安全的心理環境,一方面給孩子足夠的鼓勵和支援,另一方面鼓勵孩子進行充分的自我同情,以此來保持孩子持久的行動力。

比如當孩子罵自己“笨死了”,並且對自己表現出絕望情緒的時候,家長可以說:“你是這樣看待自己的,但是我的看法與你有所不同,如果你想聽,我很樂意與你分享我的看法。”

如果孩子在當下不想聽,那家長也不要強迫,而是先把想法收起來,將來尋找合適的時機再和孩子交流。

家長還可以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使用“自我對話”的方式,指出孩子認為自己不行、差勁等結論的邏輯錯誤——這種邏輯錯誤的產生,常常源於孩子的認知出現了偏差。

比如因為一件事沒有做好,就對自己這個人產生了自我攻擊,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把"人"與"事"分開,充分的理解自己所犯的疏漏。

⑤ 動用“精力管理策略”,幫助孩子走得更長遠。

在遊戲中,完美的遊戲設計能讓孩子達到心流體驗,產生大量的多巴胺。在生活中,我們同樣可以讓孩子透過運動和鍛鍊,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保持心智的穩定,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這就需要家長班幫助孩子學習和使用“精力管理策略”。

約翰瑞迪在他的書《運動改造大腦》中曾經寫到:如果學生在學校課程中大量鍛鍊,其學習成績會顯著提高。而我們眾所周知的芬蘭教育,也是要求學生每經過40分鐘的教學時間,就需要進行20分鐘的戶外遊戲。

運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們精力充沛,分泌多巴胺,而且運動的控制功能還與心理控制及執行之間存在密切的重疊。

在“精力管理策略”中,還包括充足的睡眠和大腦的休息。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在睡眠質量和睡眠時間上做出調整,這同樣對於孩子的精力充沛,產生充足的自我掌控感非常有意義。

04

寫在最後

家長其實沒有必要對遊戲談虎色變,電子產品是現代生活發展的產物,我們對待遊戲,應該有更全面和更客觀的認識。

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沉迷遊戲的孩子從遊戲中走出來,重新構建新的、高質量的親子關係,以及利用遊戲思維幫助孩子激發生活和學習的內驅力。

說到底,遊戲利用的是人的心理需要,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同樣需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文:有夢想的唐糖  (心理學的終生學習者與踐行者。歡迎關注,互動,點贊,評論,打賞...你的評論,可能會成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題~我為自己寫作,而產生共鳴的讀者,只是剛好遇到我的“同路人”。)責任編輯: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