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0”到“1” 雲棲小鎮破解“數字”密碼

由 聊素麗 釋出於 科技

 

雲棲小鎮

為更有效地實現數字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新一輪杭州城市大腦攻堅,正在雲棲小鎮進行著。

地理位置不算很好,自然風光也未必絕佳,但云棲小鎮總能以令人驚歎的成就,出現在世人的目光中——

2013年,“飛天5K”問世;2014年,特色小鎮萌芽;2015年,首屆雲棲大會舉行;2016年,杭州城市大腦在雲棲大會上釋出;2018年,城市大腦確立中樞機制並由治堵邁向治城;2019年,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掛牌落戶雲棲小鎮;2020年,杭州城市大腦建設指揮部和杭州城市大腦研究院成立,並在雲棲小鎮正式掛牌運營……

總有從“0”到“1”的奇蹟在這裡上演。先是從一塊舊工業園“長”出雲計算,緊接著,孕育了城市大腦……而在不少網際網路人看來,“起步”是最難的。

雲計算和城市大腦在這裡“無”中生“有”,長成了一棵大樹,並繪就了一道美麗的產業風景。

杭州城市大腦不斷迭代進化,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同時,在雲棲小鎮形成了產業生態。在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的組織協調下,“城市大腦生態”企業不斷探索,致力於用市場化的方式把城市大腦杭州經驗帶到世界各個城市。

 

雲棲小鎮集聚雲計算、大資料相關企業

打造產業生態

厚植培育小鎮“黑土”

黑土往往是最肥沃的,在雲棲小鎮誕生的城市大腦,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基於濃厚特色的雲產業生態“黑土”。

近日,在2020年全省特色小鎮投資推進大會上,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為“特色小鎮”下了定義:特色小鎮,本質上是一個高階平臺。而“高階”,意味著預見性與先行性。

如今因“雲”而名的雲棲小鎮,在9年前只是一個偏僻、傳統的城鄉接合部工業園——轉塘科技經濟園區。在當年轉型升級發展高新產業時,轉塘科技經濟園區逐步鎖定了當時還是“新鮮事物”的雲計算產業。

從“0”開始談何容易。彼時,偏僻的地理位置、雲計算尚未普及、傳統園區體制及給人的刻板印象,都是園區管理者們遇到的瓶頸。

2013年,杭州市西湖區創新管理體制機制,以“政府主導、名企引領、創業者為主體”的模式,著手把轉塘科技經濟園區打造成雲計算產業特色小鎮“雲棲小鎮”——既有云產業生態的科技夢想,也有讓創業創新人才留下來的詩情畫意。

於是,一群群心懷夢想的人來到雲棲小鎮。有從上海趕來、寫程式碼的杜勇,他創立了部落格園;也有當時已身居國企副總的鄭曉林,把全部家當押下,開始建設伺服器叢集……

為了保持足夠的生態“黏合力”,在入駐“涉雲”企業僅8家的時候,雲棲小鎮就拒絕了營業額達20億元電商的加盟請求。

從雲棲小鎮的探索來看,特色小鎮不是傳統行政意義上的“鎮”,而是以特色產業和產業文化為核心、以創業創新為因子,多種經濟元素聚合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一種全產業鏈融合、各種創新要素聚合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平臺。而這,給了雲計算產業在此騰飛的動能。

這裡把碼農自娛自樂的“開發者大會”一步步培育成世界級科技狂歡——雲棲大會;這裡還有2050,只為讓全世界的年輕人團聚,暢所欲言,保持一份不斷追逐夢想的“初心”……

初步形成的雲產業生態,更為重要的是集聚了一群勇於創新探索“無人區”的創業創新者,為杭州城市大腦的誕生——開啟數字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

勇於創新破局

構建政產研協同機制

雲棲小鎮名譽鎮長王堅說,城市大腦是杭州代表中國城市為世界做的一次探索,一次使用人工智慧進行社會管理的前瞻性實踐。

這次探索與實踐,不僅開啟數字賦能超大城市治理的新模式,也探索了“政府專班+科研機構+生態企業”協同創新機制。正是有了這一協同創新機制,杭州城市大腦才能夠順利誕生和不斷迭代並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

在雲棲小鎮,已經有64個城市大腦政府專班,超過500人駐點辦公。杭州市資料資源管理局掛牌城市大腦建設指揮部,統籌協調杭州城市大腦總體規劃、需求梳理、中樞運維、資料協同、規則沉澱等各項工作。政府專班是杭州城市大腦保持領先優勢的本體力量,透過政府自身的改革帶動技術的進步和企業的創新。

首批參與杭州城市大腦建設的10餘家志願企業,組成了雲棲工程院的前身。2016年6月,他們與杭州市交警專班在雲棲小鎮集結,開啟政企合作探索之路。

雲棲工程院院長王亞卿介紹,為更好支撐城市大腦建設,2018年3月,在王堅院士牽頭下設立了雲棲工程院,成員主要來自理念相同的志願企業,以非營利性方式承擔杭州城市大腦的底層建設任務:“主要負責城市大腦中樞系統建設,制定城市大腦架構體系和技術標準。”

2018年10月,杭州市啟動城市大腦百日攻堅大會戰。政府部門派出“最懂業務的人”,志願企業派出“最懂技術的人”,開啟“治城”探索之路。這次百日攻堅,除便民措施從交通向旅遊、衛健等擴充套件外,最重要的莫過於確立城市大腦中樞機制。

何為中樞系統?在人體中,中樞系統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控制著人體運動的協調性。同樣,中樞系統是城市大腦的底層核心,城市大腦中各個應用場景的執行都由它統一協調。

王亞卿說,中樞系統實際上就是打造一個數據的供應鏈體系——在不改變各主體原有資料狀態基礎上,透過中樞協議解決原有瓶頸,實現全社會各個資料庫的資料互通,從而達成資料協同、業務協同和政企協同。

自此以後,“無中樞不大腦”的理念,逐漸成為杭州城市大腦建設者與參與者的普遍共識。2019年,杭州城市大腦歷經3次迭代釋出——

2019年年中,杭州城市大腦中樞系統架構建成,在不改變各部門現有資料系統的情況下實現資料互聯互通,支撐便捷泊車、舒心就醫等場景建設,讓“盆景”變成“風景”;

2019年第三季度,支撐“數字駕駛艙”建設並上線,實現市級、區(縣、市)級、鎮街級和市級部門間的互聯互通;

2019年底,中樞系統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資料的有效管理與安全保護,助推“數字駕駛艙”擴面。

在政研企的協同創新下,歷經3次迭代,基於中樞系統的城市大腦技術架構從杭州實踐成為杭州經驗,由中樞、部門系統、縣(市、區)平臺、場景、數字駕駛艙構成的城市大腦建設體系正式確立並對外輸出。

杭州城市大腦仍在不斷地進化,雲棲工程院作為核心技術力量也將不斷輸出技術支撐力量。

 

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落戶雲棲小鎮

產業協同創新

“城市大腦生態”走向世界

2019年年底,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落戶雲棲小鎮,這是杭州市政府探索城市大腦開發建設和產業發展的新機制。

一方面,透過基地組織好政府力量、科研力量、企業力量,共同服務於城市的治理創新;另一方面,以杭州城市大腦實踐為基礎,打造以行業龍頭企業、知名研發機構為引領、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大腦產業叢集。

這是雲棲小鎮從培育“雲生態”到培育“城市大腦生態”關鍵時刻的關鍵之舉。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負責人表示,以杭州城市大腦實踐為基礎,透過開放城市大腦科技創新平臺,完善城市大腦技術架構體系,構建城市大腦產業體系,城市大腦建設相關的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創新型產業在雲棲小鎮不斷集聚。

而擁有中樞系統的杭州城市大腦,是一個可複製、可推廣的系統。這就讓雲棲小鎮的“城市大腦生態”企業,有了更加廣闊的實踐場所和市場。在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組織協調下,城市大腦生態企業正用市場化的方式把城市大腦杭州經驗帶到世界各個城市,雲棲小鎮成為杭州城市大腦建設經驗、技術、能力和服務的輸出地。

2020年6月,浙江省明確提出,把“城市大腦”作為提升大都市區能級、推進大城市智慧化的關鍵舉措,加快全省推廣。

杭州城市大腦正在全國各地複製。比如,2019年12月22日,杭州城市大腦產業協同創新基地企業雲仰科技與普洱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杭州城市大腦為標準大腦,共同探索普洱城市發展、社會管理、產業升級等領域的新路徑、新模式。這也是城市大腦協同創新基地生態企業第一次用市場化的方式把杭州經驗帶到了一個新的城市。就像當年杭州從“把路上開的車數清楚”開始一樣,杭州城市大腦“移栽”至2000多公里外的普洱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地“到底有多少棵樹數清楚”。

為更好培育城市大腦生態,雲棲小鎮已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在人才補助、房租補助、科研補助等方面加大對城市大腦生態扶持力度。同時,一支投資總額達20億元的“城市大腦產業基金”已經啟航,成為孕育更多產業希望的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