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熵原創
作者 | 張釗
編輯 | 明非
騰訊地圖與滴滴的「不解之緣」,早在2016年就已經埋下。
彼時,滴滴宣佈完成新一輪4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作為滴滴的重要股東,騰訊和阿里選擇繼續加註滴滴。但有意思的是,和騰訊相比,阿里在某種意義上是勝利者,在滴滴的地圖導航合作上,阿里從騰訊手中「橫刀奪愛」,使滴滴和騰訊地圖的交易落空,此後滴滴的導航合作伙伴更換成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圖。在此之前,一度傳出滴滴將要收購騰訊地圖的訊息。
但現在,騰訊地圖真的要與滴滴合作,不過是以另外一種方式。2020年9月22日,媒體報道,一位接近騰訊地圖管理層人士稱,騰訊地圖將聯合滴滴做聚合平臺。針對此事,騰訊當天回應稱,騰訊地圖聚合打車業務是與滴滴深度合作,滴滴提供出行服務、安全排程等打車技術方案,騰訊地圖提供平臺。
訊息一出,不少人覺得騰訊在模仿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早已上線聚合打車功能。但毫無疑問,這次輿論為騰訊地圖帶來不少流量,平靜已久的手機地圖行業,也再次迎來喧囂。
騰訊地圖的前身,其實不叫「騰訊地圖」。
2011年,騰訊正式將QQ地圖與SOSO地圖進行團隊整合,併發布SOSO地圖3.0版本。隨後,騰訊SOSO地圖街景服務正式上線,成為國內首家推出高畫質街景地圖的線上地圖平臺。2013年12月,騰訊旗下SOSO地圖正式更名為騰訊地圖,以「懷抱夢想,勇於探索」為Slogan,並以北極燕鷗為新的品牌Logo。但在2017年9月,騰訊地圖對Logo進行整體的升級,由北極燕鷗改為紅藍色的指南針,這才有了現在大眾印象中的騰訊地圖Logo。
在手機地圖領域,國內最出名的當屬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和高德地圖(2002年成立)、百度地圖(2005年成立)相比,騰訊地圖成立的時間最晚,在技術上也失去先機。
在國內,測繪資質對地圖導航行業十分重要。2004年6月,高德獲得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成為全國第一家獲得該資質的民營企業。2006年10月,高德收購北京星天地資訊,於此之後,高德再次獲得測繪航空攝影甲級資質。百度地圖也不差,其誕生後很長一段時間在技術上依賴於長地萬方科技(具有甲級測繪資質),而後者在2013年9月被百度全資收購。
2014年是國內手機地圖的轉折點,一月,騰訊地圖宣佈收購科菱航睿,騰訊的目的是為了更快速地獲取資料,並吸收專業地圖領域的團隊。二月,阿里斥資11億美元對高德地圖完成全資收購,正式宣佈高德地圖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五月,國內地圖服務商四維圖新發布公告,宣佈已與騰訊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完成後,騰訊將持股11.28%,成為四維圖新第二大股東。騰訊在此時入股四維圖新的目的很明確,此前,騰訊地圖曾採用高德的資訊服務,但高德如今被阿里收購,騰訊地圖需要獨自求生。
自此,國內BAT三大手機地圖應用的格局正式形成,但在三家中,騰訊地圖的處境很尷尬,在地圖LBS領域,百度地圖憑藉百度的生態流量入口,使用者實現快速增長。阿里收購的高德地圖,原本就是國內領先的地圖服務商,被阿里收購後更是如虎添翼。對於騰訊地圖,雖然接連入股科菱航睿和四維圖新,但由於入局時間晚,並沒有直接改變落後的境況。
這些年來,三家在搶佔市場份額上下了不少功夫,但總體而言,騰訊地圖一直處在末位。根據艾媒公佈的2018年上半年APP排行榜中,百度地圖六月份月活人數約為2.94億,高德地圖約為2.93億,而第三名的騰訊地圖則僅有0.18億。在搜尋指數和下載量排名中,自2011年至今,騰訊地圖也一直落後於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
雖然常年位居第三位,但在國內手機地圖領域,騰訊的對手不只是百度和高德,近些年來,也有不少「新人」入場。本次和騰訊地圖合作的滴滴,自身就有地圖業務。滴滴6.0版本中,滴滴推出地圖和基於地圖的導航業務。此前,滴滴導航功能一直內置於司機端,沒有對外開放。但在此版本中,在「導航」欄目的左下角,「滴滴地圖」的字樣顯著,取代了原來滴滴一直使用的高德地圖。
除了滴滴,國內手機巨頭華為也在佈局地圖領域,今年四月份,華為在自己的應用商店中,推出名為「Here WeGo」的地圖應用。「Here WeGo」地圖支援步行、公交、汽車路線出行建議,還支援計程車呼叫等業務等。可以看到,在競爭激烈的地圖行業,未來少不了更多巨頭入局,手機地圖的格局也並不是一成不變。
從「懷抱夢想,勇於探索」到「體驗世界的夥伴」,騰訊地圖用了7年。
在被傳出聯合滴滴做聚合平臺的前一天,騰訊地圖更新了版本。新版本騰訊地圖將提供聚合本地生活服務,並提供微信小程式裡的門店資訊,可以直接訪問小程式進行下單。另外,新版本將提供基於位置和本地出行場景的內容資訊,如封路、門店關閉、交通改道等,騰訊地圖的Slogan也改為「體驗世界的夥伴」。種種舉措來看,騰訊地圖將基於位置資訊,在地圖產品裡做輕度本地生活。
在SOSO地圖更名騰訊地圖時,在騰訊內部「騰訊地圖」被定位為繼微信、手機 QQ 之後,在移動端的另一大戰略型產品。但近幾年來,騰訊地圖的迭代並不樂觀。
2019年7月17日,騰訊地圖與和平精英宣佈展開跨界聯動。騰訊地圖端內上線和平精英導航,推出融合遊戲元素的主題地圖及語音包。在和遊戲的聯動上,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跑跑卡丁車等遊戲都曾被騰訊地圖跨界推出特色語音包和主題地圖。這些行為背後,能看出騰訊地圖抓住年輕使用者的野心。透過遊戲跨界聯名合作,是騰訊的一貫作風,同年9月,騰訊旗下游戲宣佈與故宮文化、Nike、Levi's等品牌進行了一系列的聯名合作。
回到騰訊遊戲跨界騰訊地圖上,這也不難理解,在中國手機地圖使用者年齡分佈中,79.1%的使用者年齡在35以下,其中27.5%的使用者集中在31-35之間,29.0%的使用者集中在25-30之間,22.6%的使用者集中在25歲以下。
這個群體的使用者需要外出工作、遊玩等,出行範圍大,因此佔比較高。這是騰訊地圖的主要目標使用者,其趣味化、年輕化的行為動機也來源於此。網際網路有記憶,但使用者是健忘的,跨界聯動之後,騰訊地圖充其量只是獲得了流量,並在短暫的週期後再次失去。
除此之外,此次騰訊地圖聯合滴滴推出聚合打車模式,也算是在迎接潮流。彼時,滴滴在網約車市場獨佔鰲頭,市面上其他中小平臺曝光度有限,獲客成本提高,大部分中小網約車平臺經營情況不佳。高德在此時把握時機,在2018年7月,高德地圖上線叫車服務,接入滴滴、首汽、神州、曹操等主流網約車平臺,成為首家網約車聚合平臺。
縱觀手機地圖導航的發展,無非是從定位導航功能向本地服務平臺方向進化,近年來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的打法都是圍繞地圖做加法,以地圖定位導航為核心功能構建地圖生態。如今騰訊地圖在聚合打車上再走和高德、百度地圖同樣的路徑,如果不能體現出區別,就很難有所突破。
平臺功能上的更新,遠沒有底層技術的研發重要。今年9月,騰訊地圖宣佈和超圖軟體達成戰略合作。騰訊地圖開放旗下地圖基礎資料、位置大資料、LBS服務等,雙方將在此基礎上展開合作。騰訊地圖合作的超圖軟體,是全球第三大、亞洲最大的地理資訊系統(GIS)軟體廠商。繞了一圈,還是回到GIS上,可見,騰訊地圖一直對技術曾受制於人耿耿於懷。
近些年騰訊地圖的動作頻頻,很明顯,騰訊地圖一直不甘於行業老三。
2020年特斯拉更換地圖服務商讓騰訊地圖顏面盡失,1月17日特斯拉在官方微博宣佈:特斯拉地圖資料服務商由騰訊地圖更換為百度地圖。此前,特斯拉中國的車機端地圖包全部來自四維圖新資料,在地圖引擎軟體產品上使用騰訊地圖。這次變動後,特斯拉在基礎地圖資料上繼續使用四維圖新,但導航引擎和實時路況將使用百度地圖。
在2017年3月,騰訊透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收購特斯拉5%的股份,總價為816.75萬股,最後摺合為17億美元,自此騰訊成為特斯拉第五大股東。作為股東,特斯拉中國卻把車載地圖由騰訊地圖更換為百度地圖。
不難想象,騰訊地圖在特斯拉眼中的地位,這次更換對騰訊地圖的出行服務佈局也產生不小的影響。
仔細想想,在日常當中使用騰訊地圖的場景,除了騰訊地圖APP本身,更多情況是使用微信和QQ的「傳送位置」和「共享實時位置」功能。另外,在微信近些年主推的小程式中,騰訊位置服務作為小程式的基礎外掛上線,目的則是為了解決微信小程式與線下場景的互動問題。在最新版本中,騰訊地圖打通QQ音樂,使用者可以在地圖導航頁播放音樂。這樣來看,騰訊地圖對於騰訊來說,更像是夾雜了騰訊旗下太多的產品。
騰訊地圖對於騰訊究竟意味著什麼?在最開始的時候,地圖被認為是流量入口,阿里、百度、騰訊也在這時開始發力。隨後O2O浪潮來臨,手機地圖紛紛上線本地生活服務,企圖在本地生活領域撕開一個口子。再之後,智慧駕駛、車聯網、IOT等接連出現,手機地圖的疆域中再次被擴建。
回顧地圖的發展史,技術的迭代是如此的迅速。從古代根據山海經繪製的粗糙地圖,到現在的精準的電子地圖,幾乎是飛躍式的發展。但騰訊地圖從誕生起,首要的核心使命就是為QQ提供位置服務。自始至今,騰訊的核心業務一直是圍繞社交和遊戲,騰訊地圖的本質是整合資源為騰訊內部提供地理服務。深處騰訊龐大的產品體系中,騰訊地圖大多情況下扮演著騰訊旗下產品的內建運用存在。
先天的制約下,騰訊地圖自然無法在C端獲得太多的市場份額。
新熵:網易科技態度風雲榜年度作者;今日頭條「青雲計劃」連續獲獎者;WeMedia 移動風雲榜年度十大人氣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