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王爍
2020年9月22日,我國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稀有金屬工業創始人之一李東英院士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從1920到2020,一個世紀的時間可以改變什麼?
於己而言,期頤老人李東英走完了他的一生;於國而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不僅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還伴隨了新中國稀有金屬工業一步步發展壯大。
對於自己奉獻了畢生精力的事業,在一段攝於94歲時的影像中他這樣說道:“國家的需要 、組織的需要,就是最大的興趣”。
為國煉“金”
新中國成立前一年,李東英獲得了輔仁大學理學學士學位。從舊時代走向新中國,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都站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1949年,東北解放。
當時正值各有色金屬選礦廠恢復生產之際,李東英被選派研究“黃藥”。黃藥是目前應用最廣的硫化礦捕收劑,1815年由蔡斯首先進行合成研究,因其外觀呈黃色,故而稱之為“黃藥”。為了緩解黃藥缺乏的狀況,李東英僅用兩週時間就研究出第一批液體黃藥,而當時日本人研究了幾個月都未能成功。為解決黃藥的運輸和儲存問題,他還研製了可以生產固體黃藥的工藝裝置。時至今日,這套基本生產工藝仍在沿用。
這是李東英第一次把國家需要與個人選擇結合在一起,這一結合就是一輩子。
開“金”拓“土”
隨著科技發展,有色金屬的應用日益廣泛。其中的稀有金屬是指那些自然界中儲量、分佈稀少,並且人類應用較少的金屬。其中稀有金屬常用於製造特種金屬材料,是飛機、火箭、原子能等工業領域的關鍵性材料。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只能生產8種有色金屬,與17世紀末期被人類明確認識和應用的有色金屬總數相當。有色金屬生產的大面積空白嚴重製約著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發展程序。1951年,李東英再次受命,前往蘇聯學習稀有金屬冶金。學成歸國後,他一舉攻克22種有色金屬的冶煉,為兩彈一星所需的金屬材料能夠自給自足提供了堅實保障。與此同時,他還提出了以研究稀有金屬主流程為主、系統地開發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技術路線。
20世紀70年代,為解決溫飽問題而開展的雜交水稻研究正在突飛猛進。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李東英此時也正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跨界”。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小到心臟支架、節能家電,大到兩彈一星、磁浮列車都可以找到稀土的身影,然而把稀土應用於農業,可謂前無古人。
1972年,燕郊幹校的麥田和棉田裡一組對比實驗正悄然展開。主持者就是李東英。透過把稀土元素新增到農作物土壤中,作物不但顯著增產、優質和抗逆效果明顯,而且稀土元素並未進入果實。
此後,李東英連續擔任國家計委稀土專家組首席專家,在全國大面積示範和推廣稀土農用。20世紀90年代初,稀土農用範圍已經遍及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平均年推廣面積達到5000萬畝,增產糧棉100萬噸,年增加經濟效益6億元以上,並向林業、牧業、養殖業發展擴大,累計獲經濟效益近百億元。
李東英曾多次轉換專業,每一次轉身都很堅決。他退休時正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國家發展,他再一次擔任包頭、攀枝花、金川三大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帶頭人,這一干又是20多年。“一般我們應當60歲就退休了,但是我正是60歲工作的開始。抓三大資源綜合利用,我不客氣說,我工作沒停止過。”在生前影像中,李東英中氣十足。
點才成“金”
李東英把自己從50-90年代的科研筆記全部捐獻給了科研部門,當2014年這些筆記出現在首屆“科技夢·中國夢——中國現代科學家主題展”上的時候格外引人注目。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他曾經提出“資訊新、裝備新、人才新、專案新、發展思路新”的五新思維,又認為最首要的是人才要新。為人師長,他要求年輕人實事求是,努力增加自己的本領。他為新中國有色金屬事業培養了整整三代人。
“人生到這個世界上來,應當是有所作為才對的。不能光是飽食終日,只要國家的需要組織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完成這事就等於完成自己的任務,所以這是最大的高興事。任何時候我看都需要這樣子。”2014年,94歲的李東英面對鏡頭,說出了他一生的寫照。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光明日報
編輯:劉義陽
稽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