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航天史上,太空梭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其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可重複使用,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它能夠藉助空氣的升力滑行上萬公里的距離,然後像普通飛機一樣的跑道上水平降落。然而時至今日,太空梭早已退出了航天的舞臺,其背後的原因除了太空梭過於複雜和昂貴之外,還有兩次悲壯的事故。
第一次事故發生在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升空後不久就發生了爆炸,第二次則發生在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球失敗,在此次事件中出現了悲壯一幕,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7位宇航員瞬間融化。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是美國首架具有航天價值的太空梭,其總長約56米,翼展約24米,最大推力可達2800噸,最大有效載荷約為36噸,一次飛行就能夠搭載8位宇航員,理論可重複使用次數為100次。從1981年4月12日起,“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總共執行了28次飛行任務,在太空中度過了300.74天,而在最後一次飛行任務中,它的航天生涯卻突然終結。
2003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搭載著7位宇航員發射升空,隨後順利地進入了太空,然而在“一切順利”的表象之下,卻藏著一個隱患。技術人員在影像中發現,在“哥倫比亞”號發射後第82秒時,有三塊外部隔熱泡沫從太空梭上脫落,其中的一塊似乎擊中了“哥倫比亞”號的左側機翼。
(“哥倫比亞”號使用的外部隔熱泡沫)
出於謹慎的考慮,相關人員建議利用衛星拍攝“哥倫比亞”號外部的高畫質影象,從而詳細評估“哥倫比亞”號機翼的受損情況。但在經過討論之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認為,在之前的飛行任務中也多次出現過類似的問題,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的影響,因此最終沒有接受這個建議。
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這塊泡沫材料擊中的位置非常特殊,因為它位於“哥倫比亞”號的機翼前緣,而這個位置正是太空梭在返回地球時溫度最高的地方,於是悲壯的一幕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2003年2月1日21時09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開始返回地球,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似乎比較順利,然而就在21時58分的時候,“哥倫比亞”號出現了明顯的異常,人們發現“哥倫比亞”號左側機翼的溫度感測器資料突然消失了,整個太空梭開始不受控制地向左滾動,在打開了配平滾動穩定器之後也無濟於事。
緊接著“哥倫比亞”號左側的胎壓資料也跟著消失了,地面控制中心馬上呼叫了“哥倫比亞”號,試圖提醒宇航員注意這些異常情況,然而“哥倫比亞”號的機長裡克.赫斯本德只回復了:“收到,但是……”,在此之後,無線電聯絡就中斷了。
在這個時刻,“哥倫比亞”號距離地面61公里,其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2.1萬公里,片刻之後,地面上的人們就看到了“哥倫比亞”號瞬間解體,並化作無數的碎片,在天空中劃出一道道白色的煙痕。
“哥倫比亞”號返回地球失敗後,相關人員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給出的結論是,“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返回地球之前,其左側機翼就出現了破損,而當其以極高的速度穿越大氣層時,大量的高溫空氣就從破損處湧入太空梭,最終造成了“哥倫比亞”號的解體。
根據研究人員的計算,在“哥倫比亞”號解體的時候,湧入太空梭的空氣溫度高達1500℃,由此我們完全可以想象出發生在“哥倫比亞”號上的悲壯一幕,當1500℃的高溫空氣湧入太空梭時,7位宇航員瞬間融化,他們甚至還來不及做出反應。
“哥倫比亞”號的事故讓人們進一步對太空梭失去了信心,太空梭開始走向沒落,2011年7月21日,美國“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完成了太空梭的“謝幕之旅”,從此以後,太空梭就再也沒有在太空中出現。
這7位宇航員的名字被載入了人類的航天史,按照上圖中從左到右的順序,他們分別是裡克.赫斯本德(Rick Husband)、大衛.布朗(David Brown)、卡爾帕納.楚拉(Kalpana Chawla)、勞瑞爾.克拉克(Laurel Clark)、威廉姆.麥庫(William McCool)、邁克爾.安德森(Michael P. Anderson)、伊蘭.拉蒙(Ilan Ramon)。
為了紀念他們,在2004年的時候,人們將勇氣號火星車著陸區的一座山脈命名為“哥倫比亞山”,並將這座山脈的7個山頭分別以這7位宇航員的名字命名。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