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2 年初體驗真我 GT2 Pro 時,很多人都在期待新一代的「大師探索版」。
▲ 真我 GT2 Pro
相對於著力打造「水桶機」的 GT 系列,「大探」系列的特點要更為鮮明一些。
鮮明的點在於與眾不同的跨界設計,前一代的 GT 大師探索版的跨界設計來自於深澤直人,結合了他獨樹一幟的旅行箱元素,辨識度拉滿。
▲ 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
同時,GT 大師探索版也採用了素皮工藝來打造出凹凸有致的手感。不論在手感還是視覺,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在同類產品之中特立獨行。
時隔半年,GT2 大師探索版也是真我下半年的旗艦機型,與年初的 GT2 Pro 對照來說,已然組成了真我的雙旗艦策略。
▲ 真我 GT2 大師探索版
倘若去年 GT 大師探索版仍然在處理器上有所保留的話,那 GT2 大師探索版則是既傳承了跨界設計風格,又是規格全線拉滿的一款產品。
甚至,稱真我 GT2 大師探索版叫做 GT2S Pro 更恰如其分。
從去旅行到去露營在大師探索版正式釋出之前,真我都會提前放出真機圖,並附上對此風格的解讀。
▲ GT 大師探索版行李箱灰配色
上一代的大師探索版之所以用上了「旅行箱」的設計,深澤直人的理念是希望使用者在使用手機時,會有一種旅行探索的感覺。
當然,這個設計理念是否能喚起旅行時的新鮮感,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的是,獨特的格柵凸起帶來了更舒適的手感。
▲ 圖片來自:《穿越大吉嶺》
新一代的 GT2 大師探索版是與潮流設計師 Jae Jung 聯名,其「硬箱」設計風格則取自戶外潮流文化。
而 Jae Jung 有著豐富的跨界經驗,操刀設計了 The North Face 與 KAWS 的聯名以及 TNF 和 Gucci Vault 的聯名。
▲ 圖片來自:《穿越大吉嶺》
同樣地,在設計風格介紹影片裡,硬箱有著百年的歷史,它的出現為了讓人們出行的時候能夠隨身攜帶一些物件,便攜性是硬箱的一大優勢。
隨後,硬箱風靡之後,也不僅限於隨身攜帶,而是成為一種文化特徵,獎盃、唱片等收納都被硬箱所承包。
而近年露營風的盛行,用途豐富的硬箱也成為必備。
如同 GT 大師探索版用設計喚醒人們回味旅行感受,GT2 大師探索版的硬箱設計,也是使用者外的設計風格,讓人們暫時脫離日常的瑣碎,而去探索。
兩代雖然設計取向不同,但在本意卻有著相似之處,均主張「探索」。
拋開設計理念,回到 GT2 大師探索版本身上,為了呼應「硬箱」,機身運用了與之相配的多種拼接材質。
整體採用了直角邊設計,邊框為金屬材質,機身背面則是素皮材質,在二者交界處,則有著類似「硬箱」的包邊與金屬鉚釘設計,整機的辨識度直接拉滿。
▲ 金屬鉚釘可能是加分項,也可能是減分項
至於好不好看,跟「辨識度」這個詞類似,也存在著兩極分化。
或許是因為每一個女生都少那麼幾款包,她們在看到 GT2 大師探索版後,都有著極其正面的評價,好似看到一款心儀的包包一般,眼裡會發光。
與之相反,不少男生看到這個設計會皺眉頭,表示很難接受這個設定。
與我而言,金屬鉚釘的點綴,PC 護角包邊,再加上硬朗的直角邊框,GT2 大師探索版有一種放浪形骸之感。
至於「硬箱曠野」的配色,純主觀來說,屬於不推崇也不反感,能接受但也不厭惡的中間流派。
▲ 附送的手機殼都有著相應的線條
倘若把手感也算進去的話,對於 GT2 大師探索版的設計,可能就要加分不少。
後蓋大面積的素皮材質,給手感帶來了不小的提升。但直角邊在印象裡,難以帶來舒服的握持。
GT2 大師探索版在保持直角邊的風格前提下,主要在邊框與正反背板的過渡上做了一些細節工作。
螢幕邊緣採用 2.5D 弧度,背板邊框引入了 46° 的 C 角設計,減小了直角邊與手掌接觸處的硌手感,更貼合手掌。
實際的感受上,如同背部的多材質後蓋類似,在手感上有所加成,握上去要比普通的直角邊要舒服許多。
不過,GT2 大師探索版機身寬度大約為 75mm,倘若手掌較小,可能會有一點點撐手,好在整機重量維持在 195g,並不重,甚至配合這個較大的機身,反而有了一種輕薄的感受。
GT2 大師探索版正面是一塊 6.7 英寸 OLED 柔性屏,解析度來到 2412*1080,10 億色彩,P3 色域,可變重新整理率、HDR10+ 認證等旗艦螢幕的規格均有配置。
FHD+ 的解析度從引數上來看,與 2K+ 有一定的差距,但迴歸到觀感上,並沒有資料對比那麼明顯,除非對比數毛,不然觀感區分不大。
而 FHD+ 的螢幕還有一個省電的優勢,如此的選擇實則也是一個產品的取捨。
GT2 大師探索版如 GT2 Pro 類似,均採用了直屏設計,且均是柔性屏,由此會有著更窄的邊框和下巴,配合直角邊視覺上會帶來更高的屏佔比。
在真我的產品序列中,GT2 大師探索版是一款設計風格十分鮮明的產品,即使拋開硬箱曠野的聯名設計,硬朗的機身也是當下設計主推的潮流。
這代 GT2 大師探索版更換了聯名設計師,提出了「硬箱」設計理念,但所突出的主旨,依然圍繞著大師探索版的主打的「探索」之意,它是對傳統設計的探索,也欲想喚起人們在細碎生活外,重燃冒險精神。
「大師級」的效能表現此前的真我 GT 大師探索版搭載了高通驍龍 870 這枚次旗艦晶片,理論上的效能並非達到「大師級」的水準。
並且,初代的「大探」在定位上也更偏向於「設計」,而非是一款典型的真我式的「水桶機」,來扛起下半年旗艦擔當的產品。
年初的 GT2 Pro 就是一臺典型的真我產品,在效能表現上沒有保留,為了效能表現設計上也沒有妥協。
這臺 GT2 大師探索版相對於前代,甚至可以說相比於 GT2 Pro,主要的提升就在於「大師」工藝的晶片,高通驍龍 8+ Gen1。
重點的提升在於能效比,更成熟的臺積電 4nm 製程工藝,使其 CPU 超大核 Cortex-X2 的頻率來到 3.2GHz,GPU 相應的也有了超頻。
簡單來說,這枚 SoC 可以在達到相同效能的前提下,耗費的電能更少,可謂是跑得快也吃得少。
除此之外,GT2 大師探索版還引入了新一代的獨顯晶片,目的就是分擔 SoC 壓力,實現高效的插幀。
目前來說,主流的 MOBA 和大逃殺遊戲,由於「公平」的需求,即使主流的驍龍和天璣晶片都足以滿足最高畫質和超高幀率,高幀率和高畫質往往很難兼得(開放)。
為了得到更好的遊戲體驗,插幀技術如今也逐步流行。
只不過,插幀理論上都有一定的延遲,倘若處理不當,適得其反。新一代 X7 獨顯晶片提升的就是算力,透過更高的算力來儘可能降低延遲。
實際之中,無論是 MOBA 類、大逃殺類還是《原神》,都可以透過側邊欄開啟插幀。
具體體驗裡,對於幀率,原本就支援 120fps 的遊戲,調低幀率(90fps)並開啟最高畫質後,在操作與延遲上幾乎察覺不到差異,但畫質卻有了截然不同的表現。
而《原神》裡,插幀後直接獲得高幀率的表現,無論是跑圖刷怪還是收集,整體體驗提升一檔。
最關鍵的是,開啟插幀後,整機功耗表現要提升一檔,畢竟在手機端,耗電大戶的「幀率」檔位是降低了。
再配合上原本能效提升的驍龍 8+ Gen1,以及 FHD+ 解析度的螢幕,GT2 大師探索版有當電競產品的潛力。
說到電競手機,真我 GT2 大師探索版還有一個「隱藏」肩鍵的設定,可以透過按鍵對映替代螢幕的觸控功能,配合線性馬達的震感提示,有些許像機械按鍵了。
肩鍵其實是一個很小眾的電競需求,適配肩鍵需要破壞邊框的一體性,增加些許機械結構。隱藏肩鍵則在需求與實用之中,找了個幾乎完美的解決方案。
只是,倘若這兩個肩鍵能夠融入到系統之中,提供全域性的自定義功能,比如拍照、影片、開啟 App 等操作,那這兩枚隱藏肩鍵會有著更廣泛的使用範圍。
▲ 室外烘烤之下的溫控表現
迴歸到本質上,GT2 大師探索版在效能調校上實則要比 GT2 Pro 保守一些,連續三次跑分之後,溫度控制在 45℃。
不論開啟 GT 模式與否,其跑分變化不大,但在遊戲之中,GT 模式卻有著十分明顯的變化。
這裡的變化並非是爆炸般的效能輸出,而是它更像是一個開關,開啟之後,你會有了全部的效能表現,而關閉後,遊戲的幀率被限定在 60fps,並不適合當下流行的一些手遊。
在開啟《王者榮耀》之後,即使選擇了高幀率,系統仍舊會把幀率控制在 60fps,並不會進行相關提醒或者 AI 自動開啟 GT 模式。
經過幾次測試後,手中的 GT2 大師探索版已經把 GT 模式設定為常開,為的就是儘量減少開啟遊戲之後再調整。GT 模式的切換邏輯,以及與普通模式的區分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亦或者,本來 SoC 的能效比已經做得足夠優秀,可以利用 AI 引擎也進行自動切換也不失是一個好的選擇。
至於充電與續航,GT2 大師探索版並非像 GT Neo 3 一般偏向於 150W 高速充電功率,而是也做了個平衡,100W 的充電功率配合 5000mAh 大容量電池。
充電速度穩中有升,雖然在數字上沒有 150W 高,但在實際之中的充電效率差距沒有那麼大,幾乎是 80 分到 90 分的差距。
相對而言,5000mAh 大電池給 GT2 大師探索版帶來了安全感十足的續航力,即使全天開啟 GT 模式,且午休與晚上高頻率的上分,中強度使用下,螢幕亮屏時間可以超過 6 小時,此時仍有 10% 左右的保命電量,已是近年來續航相當驚喜的成績。
真我 GT2 大師探索版在效能上的表現,已經成為我最近「上分」的主力機,它有著穩定的效能輸出,直屏的手感,以及不錯的功耗表現。
可以說,GT2 大師探索版就是當下真我最強的旗艦產品。
繼續打磨 IMX766,繼續玩花活GT2 大師探索版的影像,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它就是 GT2 Pro 的增強版。
它們二者有著幾乎相同的影像配置,主攝為 IMX766,配合超廣角的 JN1,均是 5000 萬畫素,輔以一枚 200 萬畫素的「顯微鏡」。
同樣地,沒有配置長焦鏡頭,2 倍、5 倍均是數碼裁切。光線較好的情況下,5 倍下的裁切可以在社交網路上一用,但倘若嚴肅創作的話,畫質較軟。
2 倍裁切的畫質相對更為紮實一些,即使在弱光環境中,仍舊有著不錯的表現。
▲ 主攝
▲ 2 倍
▲ 2 倍
▲ 5 倍
▲ 2 倍
▲ 主攝
GT2 大師探索版的主攝風格走的是稍高對比的濃郁成像風格,特點較為鮮明,出片也很容易抓住眼球。
而其中的「街拍」模式則類似於其他產品的「專業」模式,原本的 0.6x、1x、2x 變成了 16mm、24mm、50mm 這種類專業的焦段,且快門更為靈敏,彷彿少了些許計算過程,成片速度更高。
街拍模式中,也加入了許多「濾鏡」,且擁有記憶功能,比如我常用的「街拍」濾鏡就常駐。
▲ 右側為街拍濾鏡,左側為預設色彩
▲ 左側為街拍濾鏡,右側預設色彩
▲ 上述三張均套用了街拍濾鏡
相對於原本真我濃郁的成像風格,街拍濾鏡則再進一步,光比繼續增強,且色調中的藍色偏青,有一股復古膠片濾鏡,在色彩較為豐富的場景下,很容易拍出與眾不同的觀感。
但濾鏡並非是一個萬能公式,在遇到夜景時,仍舊建議開啟夜景模式,如此你會得到更為純淨的一張照片。
▲ 基於「顯微鏡」新增的膚質檢測功能
顯微鏡和超廣角的玩法與 GT2 Pro 十分接近,超廣角帶來了 150° 的魚眼鏡頭,顯微鏡則是提供了一個額外的觀察(獵奇)角度。
此前在 GT2 Pro 上,這一套影像系統可能還會給我帶來許多的新鮮感,但重新上手 GT2 大師探索版之後,日常幾乎把魚眼、顯微鏡這些獨特的功能拋之腦後,主攝和 2 倍幾乎承擔了 85% 的拍攝題材。
另外的 15%,其實是 5 倍這種長焦鏡頭所覆蓋,但這也是 GT2 大師探索版的一個缺失之處。
相對設計、效能來說,影像並非是 GT2 大師探索版的強點,而是拿出了稍高於行業水準的主攝來打天下。它可能並不會適合所有人,但在功能性上足以滿足絕大部分的需求,也算是個取捨。
不做「六邊形戰士」的大師探索版在 GT2 大師探索版中,我提到了許多的「取捨」,比如效能與續航,螢幕與續航,充電和電池,以及相機焦段。
產品不斷地做取捨,實際上是在表達產品的主張。GT2 大師探索版就是以跨界設計為基,不斷在其他規格上做探索的產品。
縱使它在影像上有所捨棄,但它在設計、效能上做到了與眾不同。做「六邊形戰士」型別的產品其實並不難,但一款產品能有獨特的特質,以及有趣的主張表達才更為重要。
第一代的 GT 大師探索版,就是如此的一款產品,而新一代 GT2 大師探索版依舊沒打算取悅所有人,而是堅持做與眾不同的「大師探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