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籌迴歸密集“開花”!火線迴歸的中芯國際能助華為衝破晶片封鎖嗎?

6月10日晚間,在答覆完首輪問詢3天后,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47次審議會議釋出公告,中芯國際將於6月19日上午9時接受上市委審議。回顧中芯國際A股“趕考”歷程:5月5日,宣佈將在科創板IPO,2天后,即與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6月1日,上交所正式受理其科創板上市申請。

隨後在短短一週時間裡以“閃電”般的速度完成了首輪問詢,從獲受理到上會更是耗時僅18天。在此之前,從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開始計算,經歷問詢再正式到召開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上會),速度最快的企業是中國通號,共耗時66天,之後是寒武紀,耗時約68天。

美國製裁華為之後,臺積電與華為的合作也走到了懸崖邊上,中芯國際作為國內最大、實力最強的晶圓代工廠,其登陸科創板的路程可謂是一路綠燈,其背後的深意不言而喻。既然這樣,我們就有必要聊一聊這家公司。

01

中芯國際的發展現狀

說到中芯國際必須要提創始人張汝京,雖然後來離開了公司,但畢竟是他一手創立了中芯國際。張汝京畢業於臺灣大學,後又在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獲得工程學碩士學位,並在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獲得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1977年他進入美國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擔任工程師,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的創辦人張忠謀當時也在德州儀器就職。1997年由於德州儀器放棄DRAM產業,張汝京決定退休返回臺灣。張汝京回到臺灣後創立了代工廠商世大半導體,但當時臺灣已經形成臺積電和聯電兩座代工廠巨頭,世大半導體最終被臺積電以50萬美元買下,這一年是2000年,也就是中芯國際成立之年。

當時中國大陸正在鼓勵發展半導體行業,在世大被收購的第二個月,張汝京就籌資了14.8億美元在開曼群島註冊了中芯國際。加速擴張使得中芯國際得到快速發展,2004年,中芯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同時,其美國預託證券股份也於美國紐交所上市,隨後很快就躋身半導體代工行業的領先陣營。

經過了20年的發展,中芯國際已成為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積體電路晶圓代工企業。可以向全球客戶提供0.35微米到14奈米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包括邏輯晶片、混合訊號/射頻收發晶片、耐高壓晶片、系統晶片、快閃記憶體晶片、EEPROM晶片、CIS、電源管理、MCU等。從競爭實力來看,中芯國際2019年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市佔率約4.87%,位列全球第五,大陸第一,從下圖可以直觀的看到,臺積電一家獨大。

公司收入結構中,佔比最大的為通訊(包含手機在內),歷年佔比均超40%;佔比第二的為消費電子,兩者合計佔比接近80%。智慧手機、消費電子市場是公司營收重要支撐。從製程分佈結構來看,0.15/0.18um的成熟製程以及55/65nm節點為公司最大營收來源,2019年分別貢獻了營收的39%和27%。

《每日財報》注意到,中芯國際這兩年最大的亮點,除了與重要客戶華為之間的合作動態,還有先進製程技術一再突破,2006 年、2009年、2011年公司分別實現90nm、65/55nm、45/40nm 的升級和量產,2015年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實現28奈米量產的企業,實現中國大陸高階晶片零生產的突破,2019年實現14奈米FinFET的量產,中芯國際目前的製程技術已經從0.35 微米降至14nm,代表中國大陸自主研發積體電路製造技術的最先進水平。

另一個看點是在國產替代趨勢下,來自國內收入佔比持續提升。公司國內收入佔比由2013年的40%提升至2019年的60%,背後的原因一方面源自國產IC設計企業在市場競爭力和份額的提升,另一方面源自國產客戶的轉單效應,貿易保護和中國半導體行業崛起的背景之下,這一過程將會繼續下去。

02

行業競爭格局和中芯國際所處的地位

當價格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效能也將提升一倍,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換句話說,單位價格所能得到的效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晶片電晶體整合度越高,核心面積越小,效能會更高,功耗更低。基於此,晶圓代工廠商進入了製程的軍備競賽之中,目的就是為了搶佔高階市場。

但隨著工藝製程的不斷演進,縮小電晶體的製造與設計成本均不斷提升,其中28nm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製程進入28nm之後成本快速上行。28nm的平均設計成本為3000萬美元,16nm/14nm晶片的平均設計成本約為8000萬美元,而7nm晶片平均設計成本達到約3億美元。迫於資本開支的壓力,先進製程軍備競賽參與者數量大幅縮小。在持續的大額資本投入與業績壓力下,先進製程的推進越來越壟斷地集中在幾家手上,只有巨頭才能不斷地推動技術的演進。具有180nm製程能力的晶圓廠有29家,而具有14nm量產能力的僅剩6家,目前仍處於先進製程軍備競賽主賽場的僅剩下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3家。

先進製程屬於稀缺資源,在市場中議價能力極強,領先的工藝節點能夠獲得顯著溢價和先發優勢。臺積電在先進製程節點上至少比同行領先推出1-2年,從而量產經驗更為豐富,且積累了大量頭部優質客戶。

《每日財報》注意到,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臺積電憑藉先進製程佔據了絕對領先優勢,從臺積電的收入結構來看,2019年來自16nm以下的收入佔比達50%,市佔率自2014年後常年超過50%,第二梯隊的三星和格羅方德市佔率僅10%左右,中芯國際市佔率長期處於5%左右。

得益於在先進製程上的絕對領先優勢,臺積電的毛利率遠超第二梯隊廠商20%以上,中芯國際的招股書透露,2019年臺積電、中芯國際和聯電的毛利率分別為46%、21%、14%。

聯電與格羅方德為行業第二梯隊,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追趕臺積電的先進製程。但由於繼續推進的邊際代價大幅提升,且頭部廠商的先發優勢致使未來自身面對的市場存在不確定性,兩者紛紛宣佈退出先進工藝的賽道。聯電在2018年宣佈退出12nm以下先進技術的研發,專注於在成熟工藝上擴大市場佔有率,改善投資回報率;格羅方德也在2018年宣佈暫停7nm製程工藝的開發,將資源轉移到14nm和12nm FinFET節點的開發上。

聯電、格羅方德退出,中芯國際為臺積電的唯一先進製程挑戰者,國產替代勢在必行,中芯國際沒有退路,雖然和臺積電差距較大,但中芯國際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第二梯隊的聯電和格羅方德,對這兩家公司的超越指日可待。

資料顯示,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率在全球所有晶圓代工廠中是最高的,以 2019年資料來看,臺積電研發費用為 211 億元、佔營收比例為9%,中芯國際的研發費用為47億元,佔營收比例為22%。

晶圓代工產業是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作為追趕者,中芯國際一方面擁有政策與資金的支援,從而能夠在業績承壓的情況下持續保持高額的資本支出。另一方面行業本質上具有明顯的先發者優勢,臺積電的地位短期內不可撼動,但是在國產替代的趨勢下,下游客戶的轉單效應使得公司擁有較高的產能利用率保障,先進製程也有訂單支撐。目前來看,華為28nm的晶片訂單大機率將會交給中芯國際。不出意外的話,中芯國際將於不久之後登陸科創板,屆時大家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中芯國際日前的200億大手筆融資,被業界認為是對華為晶片採購業務變化的一個回應。

在剛過去不久的5月,美國全面升級了對華為的制裁,在有美國設計以及技術的企業向華為銷售晶片時,必須得到美國政府的許可。

此前華為最大的晶片合作商是臺積電,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兩者之間的合作都保持一種良好的局面。

但是在美國日益日益嚴格的禁令中,兩者之間的合作關係無疑需要重新考量。

在這種背景下,華為不得不重新考慮新的合作伙伴,於是乎中芯國際進入了華為的視野。

事實上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華為已經將部分訂單轉給中芯國際了,兩者之前的合作也是非常愉快。

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任正非具有先見之明,對美國的全面制裁早有預料。

話說回來,選擇中芯國際作為新的合作伙伴,真的打破目前的困局嗎?

恐怕並非那麼容易。中芯國際的背後雖然是大型的國有企業,但是中芯國際的技術上還有美國技術的影子。

所以美國的禁令同樣也將中芯國際有效,一旦中芯國際與華為進行全面的合作,美國便會轉而對中芯國際進行制裁。

那麼中芯國際能在美國的制裁下撐多久呢?

可以透過華為和中芯國際的營收略窺一二,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為8588億元,中芯國際全年營收只有31.24億美元,還不到300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

華為在美國的制裁下尚且舉步維艱,中芯國際的表現想必比華為更差。

就算躲過了美國的制裁,中芯國際生產的東西真的能滿足華為的要求嗎?

中芯國際目前的主體業務是14nm的晶片,華為在使用14nm的晶片之後無疑會在效能上自己的老對手拉開好幾個檔次。

這是一個很影響使用者體驗的東西,無疑會對華為的營收產生巨大的影響。

另外中芯國際的7nm晶片成功率不高主要是拿不到ASML的極紫外光刻機,而這項技術是掌握在荷蘭人手中的,因為《瓦森納協定》的緣故,中芯國際想要拿到這項技術是十分困難的。

目前的中芯國際只有一條出路就是埋頭自主研發7nm甚至是5nm的晶片,早日在上游裝置和原材料上取代歐美的一些國家,才能打破目前的困局。

來源:每日財報 冷先生筆記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685 字。

轉載請註明: 紅籌迴歸密集“開花”!火線迴歸的中芯國際能助華為衝破晶片封鎖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