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漫長的2020年終於過去了,由於疫情被推至風口之上的直播帶貨,不僅拉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電商行業進入了萬物皆可播的新業態。在2021年,直播帶貨還能延續其以往的流量嗎?電商賣家的終局在哪裡?或許這是很多商家應該思考的問題。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整個淘系賣家數已經超過1000w,在2019年每天依然有3-4萬名賣家湧入淘寶開店創業,競爭態勢可想而知,還來不及抓住紅利,似乎就已經遭受迎頭痛擊。
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而據網際網路統計調查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網民已達到9.04億的規模,可以看出上網普及率已接近天花板,流量觸頂。
飛速發展的中國網際網路,正是依賴近20年來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但現在人工紅利已經消失,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的流量幾乎沒有了增量。
對於一個沒有增量的市場,必然會出現市場內的劇烈競爭,這將導致企業成本迅速攀升;從來自東方證券的統計資料就可以看出,阿里的獲客成本從17年一季度的400元左右,到19年第四季度上漲到了900元左右,兩年間就翻了一倍。
二、電商平臺的流量邏輯1. 流量屬於平臺,不屬於賣家作為電商賣家,搞到流量就如同股民看到股票上漲一樣,錢快到手了;但每天來到你店鋪的訪客流量,卻不是屬於你的。你會說,在我店裡面買過我產品的客戶,該屬於我了吧?
對不起,還是一樣不屬於你,你如果想要觸達這些客戶,還是需要花錢去買,流量的所有權屬是於平臺的。
2. 平臺將流量販賣給賣家我們知道,線下的商場、shopping mall,建好之後邀請商家入駐,商場則負責吸引消費者到商場逛。
消費者消費之後,商場可以獲得交易扣點;線上的電商平臺也是一樣的邏輯;有了巨大的流量,平臺則透過一些列的分配規則(店鋪權重,千人千面等)將流量分配給賣家。
為了讓流量的價值更大化,平臺推出了諸如直通車、鑽展、超級推薦等服務賣家的推廣工具,透過付費使用,賣家能夠更直接的觸達到客戶,獲取流量,雙方共贏。
三、不同階段電商賣家的不同打法平臺不缺流量的階段,就有流量和增量的紅利,沒有流量所有權的電商賣家,打法決策主要依賴於平臺對於流量分配的機制,早期開淘寶的人,開店就躺賺;早期開天貓的人,開店也躺賺;早期開直通車的人,越開越賺錢。
但到了現在平臺也缺流量的階段,競爭是常態,就要求商傢俱備精細化運營的能力,同時還要求有獲取更多流量的能力,可以看到站外(平臺之外)哪個平臺有流量,電商賣家就會湧向哪個平臺。
短影片讓全國人民都在刷的時候,短影片帶貨成了電商賣家競相做出的決策,增加在抖音快手的短影片推廣投放預算;直播的浪潮到來的時候,直播幾乎要成為電商賣家的標配了。
四、直播會是電商的終極方案嗎?2018年淘寶直播GMV破1000億,19年達2000億,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會達到5000億;從圖文到短影片到直播,資訊傳遞的密度已到了最佳的狀態;透過直播,消費者更能夠感知的產品的各方面資訊,加上主播對現場氣氛的烘托,更容易調動起消費者購買的興趣。
根據36氪研究院釋出的直播電商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直播觀看人數與網購人數達到5.62億 與7.49億,在網民群體中的滲透率分別為59.79%與79.68%。
而據CNNIC統計顯示,2020年上半年,商家總直播次數超一千萬以上,日均直播近150萬場,觀看次數高達500億,直播已經成為電商賣家的標配。
在看到從18年到20年,每年翻一翻的GMV資料背後,我們也需要看到,高達30%-50%的直播退貨率,是傳統電商10%-15%的平均退貨率的2-3倍;直播間刺激了使用者更多的衝動消費。
在主播端馬太效應也非常明顯,2.16%的頭部主播佔據近 90%的市場份額,家家都想要找薇婭、李佳琦、羅永浩帶貨,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五、回到本質,直播究竟給電商賣家帶來了什麼?我們從電商的底層銷售額公式來看:
銷售額=流量x轉化率x客單價x復購
1. 流量直播,是平臺對於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把控與導向,是平臺的一項規則匹配,商家做直播,意味著平臺會給予流量扶持。
同時直播也帶火了一大批頭部主播,根據銷量盒子助手資料顯示,在今年10月20日雙十一預售,主播PK賽當中,李佳琦直播間觀看PV達到了9915.62 萬,薇婭為8699.27 萬,兩位主播銷售額分別33.30 億和35.21億,如此恐怖的流量能力。
只要能上一場頭部主播的直播,就意味著巨大的流量。
2. 轉化率如果能上大主播的直播間,商家的轉化率自然會更好,但從全行業平均轉化率來看的話,並沒有公開資料顯示,直播間的轉化率會比日常轉化率要高。
3. 客單價打折促銷,底價仍然是直播間的主旋律,所以可以知道,直播間的客單價是會低於日常客單價的。
4. 復購率也並未有公開資料顯示,在直播間購買的消費者對於商家的忠誠度會更高,而帶來更好的復購;復購的決定因素還在於具體的產品和品類,以及商家的運營策略。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直播給商家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但這也僅僅侷限在頭部品牌,只有頭部品牌能夠有足夠資源去支撐,頻繁上頭部主播直播間,以及商家自身高質量直播。
對於中小賣家來說,交給主播的坑位費以及產品的讓利,也不一定能夠帶來更多的銷售額和利潤。
對於絕大部分電商賣家來說,直播帶來巨大的流量的同時,也由於打折促銷帶來了對品牌的傷害。直播也仍然是短期銷售額的提升,並非是電商賣家的終極追求和選擇。
而且,本質上直播仍然是平臺主導,使用者只是在淘寶的APP上換了一個購物的場景,使用者還是平臺的使用者,不屬於商家的使用者,商家想要觸達使用者,仍然必須要付費推廣才可以。
平臺就是一個更方便使用者比價的系統,在平臺的環境下,比價是使用者必須經歷的決策過程。
平臺儼然成為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巨大鴻溝,似乎是無法跨越的。2020年的疫情,讓私域流量成為網際網路更高頻的熱詞,似乎這是企業選擇的一種方式,
六、做私域是電商賣家的終極方案嗎?電商賣家的阿克琉斯之踵本質上還是在於,對使用者的所有權缺失,作為電商平臺,也斷然不會輕易將使用者直接交到商家手中,而對於商家能夠自主掌控,低成本甚至無成本觸達的私域來說,能從本質上解決這個問題嗎?
電商賣家從平臺獲取流量,屬於拉新的環節,平臺則是電商賣家的公域之一,當我從公域的平臺獲取到購買使用者之後,將使用者留存在私域,當我想要二次觸達,三次觸達的時候,私域可以做到路徑最短成本最低。
而在公域平臺,我必須要花錢去投放直通車、鑽展等工具,定向到成交的客戶我才能觸達,而且這部分成交的客戶,不單單只是購買過你們家的產品,也購買過其它多加店鋪的產品。
每一家都想要捕獲這部分成交客戶,平臺推廣工具競價的機制就要求,你必須要付更多的成本,才能夠觸達這部分成交客戶,並且這種境況似乎只會愈演愈烈,推動商家的成本越來越高。
我們不妨可以再來拆解一下電商的終極銷售額公式:
銷售額=流量x轉化率x客單價x復購
1. 第一個指標:訪客每天你能獲得的訪客上限主要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你所在的品類,另外一個是你能獲取到流量所能調配的資源。
所在的品類就決定了你進入的市場,以及市場的容量上限;品類對於一般的電商商家來說不好改變,改變的話意味著你需要跨品類的能力,需要進入新的市場,要搞懂新的產品,搞定新的供應鏈(實際上這也確實是個增長思路,也有很多成熟賣家透過多品類多店鋪佈局的方式在獲取更多流量)。
獲取流量所能調配的資源:
包括你的人員結構,比如說在站內你現在的推廣操盤手能否直接的把你的推廣ROI提升上去,同時保證利潤;這確實挺難的!平臺站內的流量成本逐年節節攀升,趨勢上競爭只會越來越劇烈!所以想要直接提升ROI,同時保證利潤是很難的。站內的流量不好拿,那麼站外呢?
更低流量成本的地方有沒有呢?
短影片、抖音快手B站,種草平臺小紅書,都是很多電商賣家獲取流量,甚至品牌啟動和爆發的渠道。我們以小紅書為例,使用者3億,月活使用者達1億的超級APP,女性使用者佔比超過88%,女生把小紅書當百度來用這樣的說法就一點不為過了。
大家可能知道的一些品牌,美妝領域的完美日記,代餐食品領域的王飽飽等。
大量的年輕使用者KOC和KOL,以及素人是品牌在小紅書能夠更低成本獲取流量的基石;對於電商賣家,小紅書種草式的內容門檻更低,早期在淘寶圖文內容在微淘也曾大行其道,商家已經具備圖文創作的能力;小紅書確實能夠給電商賣家帶來流量,目前小紅書已經成為眾多電商賣家必爭之地了。
能調配的資源還包括你的成本結構,你是否能夠為獲取更多流量付出更多的成本,比如砸更多錢去投站內外廣告,直接招聘一個推廣操盤手,或者花時間在公司培養一個操盤手,都是各種成本的付出。
2. 第二個指標:客單價客單價主要由你的產品本身決定的,和訪客一樣,想要直接提升客單價也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前面我們提到的跨品類也是一種方式。
3. 第三個指標:轉化率我們都知道,轉化率也是有上限的,一在於你所處的品類,二在於營銷時間節點,在站內你的轉化率什麼時候最高,當然是大促活動的時候,雙十一一般就是你的轉化率上限;什麼渠道的轉化率最高,認知客戶與老客戶轉化率最高。
但大促活動一年也僅有幾個時間節點,做好日銷轉化率才能細水長流。
4. 第四個指標:復購率在站內想要做復購,就必須不斷觸達老客戶,你只有不斷付出推廣觸達的成本,隨著競爭加劇成本也只會越來越高。
透過拆解,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想要單獨只在公域電商平臺做,增長會非常困難。我們需要找到更低流量成本的地方,比如小紅書;我們需要提升轉化與復購,需要對客戶的所有權。
七、電商賣家做私域的運營能解決哪些問題?1. 使用者所有權的問題將使用者匯入私域(通常我們都說的是微信生態),構建電商賣家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那麼成交的老客戶確實就可以是您的使用者,私域確實可以解決使用者所有權的問題。
2. 流量的獲取電商賣家的私域使用者池,主要靠匯入已經在平臺成交的使用者;當然你仍然可以再微信生態內透過裂變的系列玩法,去獲取更多的使用者,但可能不一定有電商平臺獲取的客戶多質量高。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單獨在私域可能無法解決流量獲取的問題。
3. 轉化與復購的問題私域的使用者你可以高效穩定觸達,而且都是已經購買的客戶,忠誠度更高;自然有更高的轉化,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的多次觸達,也能夠帶來更好的復購轉化。
所以我們知道,私域可以解決轉化與復購的問題,能做得更好。
4. 品牌的問題私域的本質是使用者關係,隨著微信生態的基礎設施完善,使用者的畫像能夠更清晰的展現在你的面前;客戶在電商平臺購買過什麼產品、價格多少、在朋友圈對什麼內容感興趣、是否參加了我們的社群活動、直播講座等等…使用者畫像更加立體,這是在微信生態的私域可以做到的。
私域也有一套系統的打法,透過精細化的運營,能夠實現更大的客戶終生價值(LTV=Life Time Value);更好的使用者關係,也是構建起屬於電商賣家品牌使用者資產的基石。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單獨的私域也並非是電商賣家的終極方案;電商賣家只做公域勢必會遭遇競爭的迎頭痛擊,只做私域也勢必會遭遇流量來源的困境(這又是專門私域電商的玩法了)。
更可能是公域+私域的雙線運營,構建的流量閉環,私域的精細化運營讓以前在電商平臺,對效果衡量的短期ROI,變成了長效ROI的衡量。
終歸,要做到品效合一,才是電商賣家建立持續競爭力追求的目標。未來會怎樣,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田登超,盤它科技聯合創始人,專注企業運營增長,微信:tdckeir
本文由@田登超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