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進口國,2019年中國晶片進口金額高達3040億美元。在疫情打擊全球經濟的情況下,中國仍是晶片產業的重要增長動力。資料顯示,2020年8月中國積體電路進口額為311億美元,同比激增11%,創下中國積體電路單月進口額第二多紀錄。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復甦,晶片產業還將持續受益,因而不少國際晶片巨頭紛紛表態,對華供貨的意願不受影響。
1、技術100%自控,德國晶片巨頭繼續押注中國市場最近,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收購英國ARM公司引起晶片界一片關注,原因是ARM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設計架構方案提供商,其被美國公司收購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隨後,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被收購的ARM將保持獨立性、繼續服務全球。他還指出,ARM的智慧財產權註冊地在英國,對全球的知識授權將不受外界影響。
無獨有偶,德國半導體巨頭英飛凌也做出類似表態。據報道,英飛凌CEO Reinhard Ploss表示,公司的核心智慧財產權註冊地在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這能確保我們控制100%的技術。換言之,英飛凌在華銷售的晶片產品將不受到美國的影響。
據瞭解,英飛凌的前身是西門子集團的半導體部門,1999年正式從西門子中獨立,在功率半導體、汽車微控制器、感測器等多個領域擁有全球優勢。對部分讀者來說,英飛凌可能並不陌生,在3G時代,英飛凌研發了很多手機中的3G通訊晶片。
目前,英飛凌是成為全球十大半導體制造商之一。在細分市場領域,英飛凌不僅在功率半導體和安全控制器領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還是全球第一的車用半導體供應商。
英飛凌在中國也有不少業務。自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英飛凌在中國建立了涵蓋研發、生產、銷售等多環節的完整產業鏈,與國內包括華為、方正等廠商合作,為中國電子行業的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英飛凌還希望繼續押注中國市場。在國際市場環境和競爭越來越複雜下,英飛凌CEO指出,中國晶片國產化程序正在加速,但仍期待實現中國業務的健康和長期發展,並做好了應對更大競爭的準備。
2、自毀門路,美國晶片行業損失1700億美元英飛凌的言行不僅在遵循全球自由市場競爭的基礎商業原則,也照應了日前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 · 蓋茨的一句話。據美媒報道,比爾 · 蓋茨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過去美國靠出售昂貴的晶片創造高收入工作,現在他國走上晶片國產化道路,這意味著未來不僅失去高薪工作,還使得別人能夠自給自足。這種行為真的有好處嗎?
當前,許多美國公司都在蒙受失去客戶的經濟損失。代表美國半導體產業利益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表示,美國晶片裝置和軟體出口受到影響,一些企業已經損失近1700億美元。在此背景下,美國企業巨頭紛紛尋求恢復供貨機會。
美國手機晶片巨頭高通公司表示,失去供貨機會讓其損失超過80億美元,損失的客戶還可能被海外競爭對手搶走;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表示,正在與相關部門保持合作,以尋求繼續對在華客戶供貨。
有德國媒體認為,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現在中芯國際和華為將各自的專業知識融合在一起,開發出全新的晶片,完全是有可能的。
美國可能擔心損失過大,目前態度似乎有所“退讓”。據外媒的報道,美國處理器大廠AMD表示,已獲得向某些公司銷售產品的許可證,預計業務不會受到美國的影響。據瞭解,作為華為膝上型電腦CPU的主要供應商之一,AMD的銳龍系列CPU被華為多款產品所採用。
文 | 鍾志生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劉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