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產品經理:如何有效的做產品資料分析

編輯導讀:面對海量的資料,我們需要對其進行篩選過濾,進行分析後才能對業務、運營等部門產生有效的價值。而如何做好產品資料分析呢?本文作者將從心法和招式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寫給產品經理:如何有效的做產品資料分析

讀這篇文章,大約需要3分鐘。我寫了兩個基本的事情,關於產品經理,在工作中做資料分析時,如何保持行之有效,它們一個是關於“心法”、一個是關於“招式”。

01 “Make it right 保持正確動作”

我在最初接觸射箭運動時,感覺自己動作還可以,並且時不時地也能命中靶心,剩下的只是大量練習而已。但是事實上,我的技術動作等所有事情都很糟糕,是運氣和其他一些因素,讓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我錯誤地認為“我沒有問題!”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懊惱地發現自己的努力並沒有換來進步。

同樣身為一名資料產品經理,我常常思考,我們在資料分析上有沒有過錯誤地認為過“我沒有問題!”

實際上我見過很多的無效的資料分析和相關的資料需求,它們都有幾個和上面的疑問類似的“共同點”:

  1. 引用了大量的“虛榮指標”,但又似乎什麼都沒說,導致看起來沒有問題;
  2. 把分析結果,強加在預先設定的結論上,強制沒有問題;
  3. 引用了大量錯誤的指標,進而得出更加錯誤的結論,沒有發現有問題;
  4. 得出結論後,並不能付之以行動,無法解決問題。

毫無疑問,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分析行為是錯誤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做著類似的事情,並對此毫無察覺。

其實,即便是很多做資料分析多年的老鳥也會時不時犯類似的錯誤。就像是我們需要判斷“產品需求”的真偽一樣,我們在做分析時,它的“目的”、“方法”、“結論”,也存在真偽和一些細微的動作差異。而我們稍一不留神,就會踩上“資料分析的坑”,並且這是常有的事兒!

所以能夠找到資料分析的問題並改正,從而進行有效的分析,來自“資料感” !

我們在做資料分析的時候,第一重要的就是“資料感”。它是一種思維方式甚至是一種直覺,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分辨我們所要分析的場景下,分析的指標、度量值,等等是否正確有效。

但這是一種需要長期的正確練習,才能獲得的能力,而往往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打磨。那麼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有必要掌握資料分析?(說資料分析簡單不需要刻意掌握,那都是騙人的)

其實,對產品經理來說,其實資料分析沒有那麼的“雞肋”,也不必擔心這有多難。在做資料產品經理之前,我也或多或少的做過一些面向業務的專案。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藉此機會,想透過自己一些經驗,來盡我所能的講解“如何有效的做產品資料分析 ”這件事,進而透過一些“動作改善”,讓我們的分析能力提升。

由於篇幅限制,我試著總結幾點乾貨,以求可以快速的產生“資料感”:

  1. 好的指標天然具有比較性和計算性(只能看的指標,也只能看看);
  2. 結論必然是可執行的(做不到的事情,先放到一邊去);
  3. 正確的結果一定是有參照的(否則就容易產生錯覺);
  4. 平均值和總數,不是隻有這倆計算結果的方法(眾數、中位數、上下四分位、方差同樣也很重要);
  5. 同一件事,存在兩者皆可的指標口徑,必只取其一(新使用者,是註冊算新,還是下單算新)。
  6. 指標與前後分析,一定存在邏輯關係或直接影響的關係(能夠前後自圓其說)
02 “Just do it 做起來就是了”

第一件事,在分析開始前制定分析目標。對於你負責的每個產品線來說,是第一件事情。

在不同的產品開發階段,我們需要側重關注不同的分析目標。例如,在沒有解決使用者轉化之前,大可不必過多的關注使用者的留存、流失指標。因為我們在沒有確保核心的產品形態穩定前,大多數的使用者去留,都是由是否滿足使用者需求而決定的。所以這個時候,使用者的留存、流失分析就變成了後置結論。可以有,但不是重點,因為它們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眼前的問題。(產品上線早期,我知道了我們的次日流失率是80%,但是它僅僅是個結論,我們並不能透過這個指標進行改變任何事情,因為結論不能改變結論本身!)

關於分析目標,我們對於一個產品線,通常有以下四類目標可以逐個關注:

  1. 產品設計是否滿足預期,每個環節的基本轉化是否正常,當下哪裡有問題?(我們已知的不確定的問題);
  2. 使用者增長/留存/流失情況,我們的使用者池是否正常,是否還有運營提升空間?(我們已知的且確定的問題);
  3. 使用者互動行為結果,如瀏覽時長、決策時間等行為特點,如何運用它?(我們還不知道的確定問題);
  4. 使用者是否還有其它潛在需求,是否可以挖掘,它有多大價值空間?(我們不知道的未知問題)。

第二件事,在分析過程中,我們明確分析目標後,要搭建行之有效、簡單明瞭的分析框架和指標體系。

事實上,大部分的分析過程都是可複用的,掌握幾個現成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入手。並且我們大部分的分析都離不開這些基本方法。關於搭建模型,其實是另一個較大的內容,在後面的文章中我會單獨分享,本文我只能說一些基本思路。

除了一些常見的諸如AArrr、RFM等模型,我們還能怎樣有效的分析資料呢?其實我們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分析模型思路,做到開箱即用:

因果前後切分指標:

這有點類似漏斗分析,當我們所分析的某個目標,在其前後存在前置或後置的邏輯節點,那麼我們就應該先分析前置節點,再觀察後置結論。

例如:

新使用者啟動App到註冊過程,我們要做註冊轉化率分析。假定我們有一個使用者註冊產品設計,並且完全依賴它完成註冊轉化。那麼對於註冊轉化率的分析,引導策略差異分析就是前置分析。此時如果我們只看轉化率和轉化效能(如註冊轉化率、註冊人數、註冊時長區間),而忽視使用者註冊引導策略的差異因素,實時上我們是無法發現和解決真正問題的。此時我們應該關注不同策略的觸達執行效果(ABC策略,是否符合預期、行業標準、是否存在較大差異),以及其註冊後的使用者行為目標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大量“未轉化的註冊使用者”、不同策略是否存在後續差異),才能知道我們註冊轉化率它是否真的正常,問題出在哪裡,且是否是有效。

我們對前因後果進行切分,它並不跑題,而是細化拆解。透過同一個口徑的不同結果,來找到結論。

影響因素分析:

我們在分析某個使用者目標時,是否存在多個並行的影響因素。那麼我們應該找出其對目標的影響程度,並分析是那幾個因素出了問題。

例如:我們在分析自家應用的使用者下單轉化時,在使用者點選詳情前,通常有幾個並行因素影響。比如價格與優惠對使用者的點選吸引、標題描述與圖片對使用者點選的吸引、排序與曝光度對點選可能的影響、曝光場景對點選可能的影響等等。以上因素通常是並行存在的,這時我們就要透過分析,先找出最大的影響因子(或發現都差不多),然後分析問題。價格是否敏感、描述是否影響決策、排序與曝光策略是否正確、場景是否存最佳化空間。

受篇幅所限,這裡我不再展開更多的內容,僅提供一些啟發。

03 結尾

實際上產品經理的資料分析,也是一個需要正確目標導向和固定方法的實踐過程,且有很多內容。單篇內容我無法一次講完,去拆解細講這個龐大的內容。(野心夠大)

作為產品經理,當我們掌握一些資料分析的“動作”後至少可以完成以下的事情了:

  • 我們可以透過簡單清晰的指標對比,我們可以監測產品的日常變化,以確定是否出了狀況;
  • 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核心指標監測,我們可以快速判斷是否符合產品預期;
  • 我們可以透過轉化率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 我們可以透過行為分析,我們可以研究使用者的需求是否被命中;
  • 我們可以透過資料覆盤,可以剛好地量化產品價值,找到不足之處;

以及一些重要技能:埋點,SQl入門,使用者行為分析,業務產品策略化改造,歡迎關注我的後續文章。

本文由 @塵言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074 字。

轉載請註明: 寫給產品經理:如何有效的做產品資料分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