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汽車報網】;
2019年3月,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檔案第五條特別提出:“鼓勵和支援企業研發甲醇混合動力汽車、甲醇增程式電動汽車、甲醇燃料電池汽車產品。加快甲醇汽車科研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應用”,為甲醇汽車可持續發展和甲醇燃料多元化應用指出了方向。
檔案明確了甲醇汽車產品發展方向:一是我們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甲醇燃料電池技術體系,二是我們有相對健全的甲醇燃料電池產業基礎,三是我們有甲醇燃料電池移動和固定應用的市場準入機制。
落實黨中央提出“六穩”和“六保”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甲醇燃料一定會承載保能源安全的特殊使命。
近日,有媒體對德國Gumpert公司的一輛甲醇燃料電池跑車進行了報道,這個報道內容,給人一種甲醇燃料電池是新生事物的感覺。
其實,甲醇燃料電池技術不僅在國外有較長的歷史,它也是我們中國掌握的技術,確切地說中國具有完整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
上世紀末的1997年,德國賓士公司提出甲醇重整燃料電池A級轎車方案。2001年11月,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在柏林釋出了以甲醇為燃料的燃料電池車NeCar 5,並將其定位為全球第一個達到試用階段的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汽車。NeCar5使用甲醇重整制氫、透過選擇性氧化PrOx技術去除CO、氫氣混合氣進入電堆發電的方式車載制氫,即產即用。
NeCar 5的整套動力系統結構緊湊,體積較之前的設計減小了一半,功率提高50%,達到75kW,未配備動力電池,續航里程400公里以上,最高車速超過150km/h。整套燃料電池系統,包括甲醇轉化器首次安裝在梅賽德斯賓士A級車的底部,提供了和梅賽德斯賓士A級車一樣寬敞的內部空間。
2002年5月20日,賓士NeCar 5從美國舊金山出發,經歷了加利福尼亞的高溫環境,經歷內華達山脈和落基山脈低溫和多雪環境,跨越了高達2640米的山口,穿越了交通擁擠的大城市,於2002年6月4日順利抵達華盛頓。歷時14天橫跨美國大陸,系統地探究了NeCar 5在日常執行狀態中的技術極限,創造了甲醇燃料電池汽車5250公里的長途行駛紀錄。
同樣是在上世紀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公權,帶領科研團隊開展了甲醇燃料電池研究,進行了電池的關鍵材料、核心部件、系統整合、過程監控、產品應用等基礎與工程全鏈條自主創新:Pt-基電催化劑及載體部分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新型耐高溫(150-200℃)電解質膜的成功研製突破了燃料電池“卡脖子”技術瓶頸;有序化膜電極、高比功率電堆效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國內首次實現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系列型號應用,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長航時無人機實現首飛,現已建成國內首家年產10000臺套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工廠;國內首套0.5/1/2/3kW“汽柴油發電機替代電源—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系列”產品,已在專業領域實地應用;“高溫甲醇燃料電池電動車動力電源技術”已被列為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變革性潔淨能源關鍵技術之一。
進入本世紀,在大化所科研團隊掌握自主可控的技術儲備基礎上,我國匯聚了一批甲醇燃料電池領域的技術人才,他們自主創業,系統地開展了甲醇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和產品研製,在工程化建設和實際應用方面儲備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建立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基礎儲備。
蘇州氫潔電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5年成功將一輛6米南京金龍純電動商務車,改裝為甲醇重整氫燃料電池“電-電”混合動力車,一次加註甲醇執行1008公里。2年後,該公司燃料電池系統搭載東風公司T7輕卡,獲工信部第303批次整車公告,車型EQ5050XXYTFCEV2,率先開啟我國甲醇燃料電池整車家族新篇章。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消費國,資源豐富,產業鏈完整,供應鏈健全,市場應用廣泛。甲醇汽車、甲醇混合動力汽車、甲醇增程式電動汽車、甲醇燃料電池汽車,效率依次增高,排放依次減少,技術發展路徑清晰,產業鏈和供應鏈建設有基礎。目前,完整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已經成為業界擇優選擇的關注焦點。同時,中國發展甲醇燃料電池產業,也成為全球公認的領先國度,丹麥的Blue World、美國的E1等公司,紛紛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推動甲醇重整制氫技術的市場應用。
甲醇制氫燃料電池系統,無需單獨制氫產業,無需高壓儲氫罐,無需專用儲存、運輸配送、加氫站和加註裝備。甲醇輸配送可與現有常溫、常壓化石燃料輸配送體系共享,甲醇燃料電池汽車使用場景可以多元化,排放控制簡潔,使用基礎條件簡單,推廣應用便捷,值得關注,值得選擇。因為中國有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