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20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竟然不是前三名,而是這個名次!

教育界一直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第十名效應”,這觀點當初一提出就引起了巨大轟動,上至專家學者,下至普通老百姓,也都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至今仍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存在。

什麼是“第十名效應”?

“第十名效應”最早是由一位小學老師提出來的。

1989年,杭州市天長小學老師周武受邀參加一次畢業學生的聚會。

當時他暗自吃驚:

那些已經擔任副教授、經理的學生,在學校時的成績並不十分出色。相反的,當年那些成績突出的好學生,成就卻平平。

這個現象引發周武的好奇,他開始追蹤畢業班學生,經過十年、針對151位學生的追蹤調查,他發現:

小學的好學生隨著年級升高,出現成績名次後移的現象:

小學時主科成績在班級前五名,進入中學後名次後移的,佔43%;

相反地,小學時排在七到十五名的學生,在進入初中、高中後,名次往前移的比率竟佔81.2%。

由此可見,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小學成績不代表初中、高中。

而且,發展規律是:中游的學生,綜合潛力更大,包括在未來事業上的成就,甚至會超過前三名,更有出息,這就是第十名效應。

很多認同周武說法的學者認為,“第十名更優秀”的原因有這麼幾點。

那些能夠保持班級第十名的孩子,說明他們的智商是沒問題的。

在班裡老師們多是“抓兩邊帶中間”不大注意這些學生,相比前三名,他們不用承受著過高的期待,自然也就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因此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社交、去探索、去開拓,而不是將所有時間和經歷都用在學習上。

也正是這樣:

他們的經歷和歷練也就更為豐富;

性格多數也更為開朗活潑;

靈活性和獨立學習能力都較強。

而這些,都是發掘個人綜合潛力所必備的。

而且相比從小眾星捧月、對自己要求極高的“前三名”而言,“第十名”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更強,畢竟社會殘酷,很多時候逆商比智商更重要。

無獨有偶的是,與“第十名效應”相近的現象和說法不止一個。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後,寧波的兩所中學——效實中學和寧波中學一下子熱了起來,正是屠呦呦曾就讀的中學。

據老師說,屠呦呦的學習成績不是非常突出。

實際上,諾獎得主小時候學習不出色的現象很多。。

一家科研機構專門統計過近年來幾十名諾獎得主上學期間的考試成績,發現很少有考前幾名的,而且不少人甚至在中小學期間成績一般。

許多諾獎得主上學時平庸,這也因此被稱為“諾獎現象”。

馬雲在《與鄉村教師談教育》曾說過一段話:

“我招聘的時候,不太喜歡一個班裡面從小到大是前三名的學生,前三名的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失敗機率實在太大,他覺得我就是最好的,我出來也得最好的,一點挫折他就掉下去了,社會上不吃這一套。

而往往最好的學生是什麼呢?十名左右,讀書不是很用功,他搞來搞去就是十名左右。花時間跟別人玩,學到更多”。

“第十名效應”的意義

當然了,持反對聲音的人也有很多:

有研究院曾專門針對“第十名效應”指出:

畢竟孩子的發展是不斷地變化,嚴謹的方法必須是針對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歷程做紀錄,而不是取幾個時間點的學業成績做比較,這過於隨機。

也有人一語中的地說:“因為第十名們比第一名多”。

有人憤慨地回答:“第十名”本來就是一個極其狡猾模糊的概念。

今天跟大家分享這個觀點,也並不是要論證第十名效應是否真的存在,而是從中發掘它給我們的養育帶來哪些值得思考和學習的。

01

培養孩子的“中上游”心態

看完“第十名”的特點不難發現,最突出的一點就是他們“中上游心態”。

有人說,擁有這種心態的人,往往是進可攻退可守,路子自然走得寬,成功的機率同樣也就更大。

有調查研究發現,前三名的孩子,除了天生學霸體質之外,大部分是靠極大地付出和努力來保持名次的,相比之下“第十名們”擁有著同樣不低的智商,卻沒有拼盡全力在成績上,而是留有餘地去做更多其他事情。

他們整體的狀態是爭強但不好勝,放鬆但不放棄。

遇到事情的拼勁是有的,但不會鑽死牛角尖,心態好,抗挫折能力強;有競爭意識,但不會將名次作為首要或唯一的評判標準,心胸也相對開闊和富有分享、合作精神。

這些都是“中上游心態”的長期紅利,也正是這些讓他們具備了更健全的人格,擁有更和諧的關係。

02

提升孩子的“成功智力”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認為,孩子在學業方面表現出來的智力叫做“惰性智力”,想要在社會上取得成就,需要孩子具備良好的“成功智力”。

惰性智力屬於固定標準,例如分數;

成功智力則體現在孩子的人際溝通能力、管理領導能力、藝術創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發展。

之前有機構給出這樣一份家長視力表:

奇怪,20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竟然不是前三名,而是這個名次!

不可否認,這是我們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大字、粗字代表我們最為關注和最容易看到的部分,而紅色字則代表更為重要,卻最容易被忽視的。

而傳統家庭教育最容易出現五大方面的失衡:

內容上的失衡:重學習成績,輕人格成長。

形式上的失衡:重教育,輕關係。

視角上的失衡:重問題,輕優勢。

“第十名效應”的意義之一,就是讓我們看到“成功智力”的重要性,孩子的品格發展、和諧關係等等同樣重要。

退一萬步說,孩子就不是那塊學習的料,如果你非得一棵樹上吊死,那麼將會錯失很多機會。

另外兩方面的失衡分別是:

角色上的失衡:母親參與多,父親參與少。

焦點上的失衡:過度關注孩子,忽略自我成長。

03

基礎能力、差異化競爭很重要

所謂的第十名,客觀來講,底層學習能力一定是不錯的。

這部分如果不足,確實需要補一下,三個底層能力:能聽得懂、能坐得住、能講得出。

打好這些基礎能力,除此之外,若想再做些什麼,一定是打造孩子的不可複製性。

面對未來的競爭,不要總想著孩子如何比別人做得更好,而是要思考如何做得不同。

如果孩子是一個木桶,要善於發現和培養孩子的長板,四兩撥千斤的“拔高”長板;而不是使勁盯著TA的無數短板,各種補齊,總做提高10%的成績、耗費80%精力的事。

所以,別讓孩子把所有時間與精力都投在學習上,給她留白一定的時間,做自己。

未來的成功密碼,不是樣樣比別人卓越,而是培養孩子獨特的個體優勢,如此,才有競爭的差異化。

第十名效應並不絕對,第十名也並不是硬性數字劃分。

無論孩子成績怎樣,處於什麼名次,“第十名們”的心態以及其效應帶來的正面意義,都是值得我們幫助孩子去培養和關注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82 字。

轉載請註明: 奇怪,20年後最有出息的孩子,竟然不是前三名,而是這個名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