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百億補貼”大戰,又開始了。
8月5日,拼多多宣佈平臺將再次提高商品銷售的補貼力度,在8月6日正式上線“百億補貼節”活動,持續至8月8日。
另一邊,聚划算推出“正品狂補節”活動,主打品牌正品官方補貼,活動時間同樣是8月6日至8月8日。
並附上一句霸氣口號:更便宜,不怕比!
如此“壕氣”地貼身肉搏,自“百億補貼”誕生以來,可以說從未停息。
使用者對此當然喜聞樂見,但對於電商平臺,未來必須三思而行,畢竟砸的是真金白銀。
刀哥認為,每個參與“百億補貼”大戰的電商平臺,都該拷問自己三個問題。
1“百億補貼”已經一年,未來能持久嗎?
“百億補貼”針對的很大一部分人群,存在於下沉市場。
“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今年總理提到的兩個收入,無疑是廣袤中國的真實底色。
因此,價格是決定他們是否選擇在電商消費的關鍵因素。
只有具備做到“持續低價”的實力,“百億補貼”才有意義,否則換取的只是一時的增長。
換言之,誰能將補貼常態化,誰就更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這是平臺實力的直接對決。
“百億補貼”的核心玩家之一拼多多,上線不足5年,年活躍使用者超6億,GMV破萬億元,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相比之下,其在“百億補貼”大戰中的主要對手聚划算,卻家底殷實。
阿里巴巴的年活躍使用者達9.6億,GMV破萬億美元,在營收、利潤等方面也優勢巨大,給予了聚划算充足的支援。
去年雙12,聚划算攜“百億補貼”登場;春節期間,帶來20億補貼;疫情期間,又和淘寶愛心助農計劃一起提供10億愛心助農基金;今年的55吾折天盛典,再撒10億;暑假期間,狂補30億,一直延續到最近的“正品狂補節”。
聚划算的“百億補貼”能持續至今,離不開雄厚的平臺實力。
但是,平臺實力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補貼——是否採取了長效健康的補貼模式?
首先,必須深入瞭解使用者需求。蘋果、華為、戴森、茅臺等品牌商品,是聚划算“百億補貼”的常客,原因很簡單,使用者需求太大,最後也往往一售而空。
這次“正品狂補節”,同樣基於使用者需求加大對部分品類和品牌的補貼力度。手機數碼品類,有售價3929元的iPhone 11,4968元的華為P40 Pro,3349元的小米10;美容護膚品類,則集聚了蘭蔻、迪奧、紀梵希...
其次,補貼帶來的應該是體驗升級,而不僅僅是低價。如果是假冒偽劣,再低價也換不來使用者的口碑、粘性。
讓使用者時刻享受到最低價、品牌、正品,這樣的補貼才不算白撒錢。
因此聚划算事業部總經理家洛就曾強調,“百億補貼”的投入一定是在貨品上,讓更多消費者真正享受品質正品、官方正品的最優價格。
這也是為什麼,包括“正品狂補節”在內,聚划算總是不厭其煩地強調品牌、正品,這次還喊出了“假一賠十”。天貓自營、品牌直營等優質渠道,讓聚划算對貨源有十足的底氣。
最後,補貼的目的一定是讓品牌方和使用者雙贏。
品牌需要更多使用者以獲得增長,使用者需要更多品牌以擴大選擇,做出更合理的消費決策。
自宣佈重啟聚划算以來,八個月內就有超過80個頭部品牌增長超過50%。在今年618,更有30個品牌單品破億,1000款品牌單品破千萬!
因此越來越多品牌方參與到聚划算“百億補貼”活動。截至今年3月,聚划算“百億補貼”的官方合作品牌已經超過1800個。在這次“正品狂補節”,紀梵希、菲洛嘉、科萊麗等國際大牌,也都開始透過官方旗艦店參與。
另一邊,在今年618中,聚划算的整體成交額超6成來自下沉市場,“百億補貼”活動正在獲得了更多使用者的認可。
讓品牌方和使用者雙贏,平臺才能得到雙方支援,持續補貼才有意義。
2“百億補貼”各大平臺,目前效果如何?
即便平臺實力雄厚,補貼模式也長效健康,能確保補貼常態化,但對於是否有必要持續補貼,還要考慮具體的投入產出。
畢竟,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註定是兩種命運。
各大平臺在衡量“百億補貼”的效果如何時,有兩個重要指標。
1. 流量
流量為王的時代,能不能保證流量甚至將直接決定“百億補貼”活動的走向。
同時,精準、有效的流量,需要具體場景引入。
相比過度依賴微信流量入口的拼多多,以及今年與快手合作,借勢短影片直播流量的京東,聚划算在打造場景上不遺餘力。
例如今年直播電商大熱,聚划算便抓住風口,不斷豐富深度合作的明星矩陣,在藉助明星流量的同時,又著力為劉濤打造個人VI,成為首個擁有形象識別系統的明星主播。
而且,聚划算確保了劉濤以及景甜等明星主播的周播頻率,充分發揮IP價值。
除了直播IP,普通人之所以熟知聚划算“百億補貼”,還與聚划算的全域營銷有關。
透過全域媒介投放,聚划算獲得了實效的流量曝光。最知名的莫過於去年聚划算贊助、冠名的B站跨年晚會,連《人民日報》都評論道:“聚划算x B站百億補貼跨年晚會:很懂年輕人!”今年的聚划算的“55吾折天盛典”,聚划算則與江蘇衛視合作,同樣達到出圈的效果。
最近B站出品的首檔說唱音樂類節目綜藝《說唱新世代》,未播先熱,李宇春、黃子韜、熱狗等實力歌手相繼加盟,獨家冠名的仍是聚划算。
2. 銷量
比起保證流量,保證銷量更是重要指標。如果至今仍沒有亮眼的銷量,或銷量起起伏伏,即使不考慮停止補貼,也該考慮改變補貼策略了。
這樣的煩惱,聚划算暫時還未遇上。不僅在618、55吾折天盛典這樣的全民狂歡節中銷量驚人,聚划算甚至在直播電商領域也走在了前面。
5月14日,劉濤聚划算首場直播成交總金額就高達1.48億,此後三場直播場均銷售也取得過億成績,第四場直播下單總額更高達2.2億!
如此銷量,在“百億補貼”活動中,離不開兩方面的支撐。
第一是整體的使用者規模增長。
近兩年,淘寶天貓的使用者增長主要來自於三四線及以下地區,新增使用者中超過70%來自下沉市場。根據Trustdata的資料顯示,甚至在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2020年前三個月,淘寶3月MAU仍環比增長4172萬,增速6.35%。
這些新增使用者為聚划算“百億補貼”所吸引,而包括聚划算在內的阿里系,則直接受益於他們帶來的新勢能。
第二是高消費使用者、年輕使用者等優質使用者的規模增長。
“百億補貼”、全域營銷等手段的目的,還在於吸引潛力消費人群。
例如劉濤的617直播,單品牌平均高價值人群曝光超百萬,上架10秒售罄10套湖景房,直播總引導成交160套,吸引的是高消費使用者,最佳化消費結構。
而透過直播、晚會、綜藝等形式,以及像上週“潮鞋狂補節”提供的全網超低價的椰子鞋、AJ等潮流商品,聚划算“百億補貼”則吸引到了更多年輕使用者,他們之於平臺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簡而言之,“百億補貼”既要有穩定的流量,更要能保證銷量,如此才有堅持補貼的必要。
3補貼出的未來,價值幾何?
“百億補貼”不是在賠本賺吆喝,更不是為了與競爭對手較勁。
“百億補貼”是為了平臺的發展。
利用補貼立足下沉市場,啟用優質使用者只是一方面。
補貼更重要的作用在於:利用低價大牌正品吸引更多人接入聚划算等電商平臺,同時透過持續補貼在日益壯大的市場獲取主動權,贏在未來。
一家企業的未來,終究要由使用者決定,電商平臺也不例外。
透過補貼,使用者規模逐漸擴大,邊際成本遞減,最終做大業績、提升利潤;使用者群體多樣化,最佳化使用者質量,確保消費潛力;維持使用者口碑,在提升使用者忠誠度的同時,更能借口碑效應擴大影響。
因此參與“百億補貼”的平臺無不劍指未來,撒起錢來毫不心疼。
但是,就像上文所說,補貼不是簡單地做低價,而是做體驗升級。所以,補貼之於使用者只是在電商平臺消費的入門因素,決定因素則取決於平臺能力——能不能持續服務好使用者?
懂使用者是先決條件。例如聚划算的“正品狂補節”補貼的爆款商品,很好切中了使用者需求。究其原因,是聚划算發揮了阿里系電商的資料優勢,先做到洞察使用者,才能把補貼用在該用的地方。
不僅要懂使用者,還要懂商家。透過大資料等技術實力,聚划算既能為商家進行精準曝光,還能為商家孵化爆品。去年,聚划算便聲稱要在下沉市場啟用10萬個品牌商家,打造100萬個爆發單品。更多的優質商家和商品,也將使平臺和使用者受益。
最後是懂服務。App的使用、支付、物流、售後,都包含在服務中,其中物流和售後是重點。這方面,依託阿里系日趨成熟的菜鳥聯盟和售後支援,聚划算優勢巨大。
不同於補貼大戰的簡單粗暴,平臺能力的較量是沒有硝煙的暗戰,卻能決定成敗。
所以,現在的主要電商競爭形式——像這次聚划算“正品狂補節”與拼多多“百億補貼節”的正面對決——未來還將繼續。
只不過,這樣的競爭會越來越迴歸本質:服務與體驗。
做好此時此刻的服務與體驗,才能贏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