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3天的太空之旅後,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約2公斤的月球樣品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至此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每個中國人的飛天夢
古往今來,飛天一直是每個人的夢想,從上古時代“嫦娥奔月”神話傳說故事開始,很多人都為探索天空宇宙貢獻了自己綿薄的力量。而經過不懈的努力,在2003年的10月15日,我們乘坐自己的飛船遨遊天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變成現實。而今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標誌著中國航天又向前邁出一大步。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成功實現了月球表面取樣返回,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
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取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打水漂式的返回方式
在嫦娥五號返回的過程中,是採用的“打水漂”式的返回方式,在科學上稱為“半彈道跳躍式再入”。嫦娥五號在距離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飛往地球的過程中,其速度已接近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每秒,而此前我國神舟飛船是在近地軌道上圍繞地球運動,其速度才接近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
也就是說,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速度比神舟飛船返回器的速度要快得多,因此需要採用在地球大氣層上“打水漂”的方式來延長減速過程和冷卻時間,降低氣動加熱和衝壓對艙體的危害。
2千克的月壤樣品
據悉,為避免月球樣品受到地球大氣、水等環境汙染,本次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將存放在國家天文臺建成的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這裡具備著“地外樣品”儲存、處理和分析的能力,然後經初步測試分析、描述和建庫後,來開展長期的實驗室研究。
本次嫦娥五號取樣地點是月球風暴洋的北部呂姆克山,那裡分佈著較為年輕的火山岩。科學家透過對這些岩石樣本的研究,能夠最終確認該區域火山活動是何時停止的,這將對月球的演化歷史提供最重要的線索。
在1978年的時候,美國曾經贈送給我國一份質量1克的月岩樣品,而靠著這一點點樣品我國研究人員就發表了十多篇重要論文。而本次嫦娥五號帶回來整整2千克的樣品,想必可以研究出更加豐富的月球知識。
“玉兔”跟著“嫦娥”下凡了
就在中國網友熱切關注嫦娥五號回家的時候,一隻小動物成功搶鏡。它第一時間抵達現場,在返回器前跑過。對此,大家都在熱議,是“嫦娥姐姐把玉兔也帶下來了”。據空中搜索分隊副指揮員劉鵬飛說,這確實是一隻兔子,因為攝像裝置有熱成像系統,所以捕捉到了這個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