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如今很多事情都可以在網際網路完成,並且很多都是透過第三方虛擬商品供應平臺實現,這種模式也可以更好的促進發展;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對第三方虛擬商品供應平臺的理解,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筆者從2年前開始負責公司的“第三方虛擬商品供應平臺”孵化專案(以下簡稱供應平臺),從0開始建設,第一次負責專案,少不了會踩坑和走一些彎路;在這過程中切身感受到從執行層產品經理到負責一款產品的變化,其中最大轉變是觀察和思考產品的角度。
對於執行層產品經理而言,更側重“如何做、怎麼做”,產品設計為了更好的達到某些指標,如客戶續費率、訂單成功率等等。
而負責一款產品的時候,工作模式則由業務部門提產品需求,或產品leader安排任務,轉變為自己去發現問題、挖掘需求、輸出需求,這一過程,需要更多的思考產品應該要“做什麼”,由被動變為主動。
心態上也有了些許變化,以前更關注產品功能實現,現在更關注整體產品的生命週期,格局和視野也得到了提升。
下面是過去2年對專案的理解和思考:
一、什麼是第三方虛擬商品供應平臺在講第三方虛擬商品提供平臺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虛擬商品。
虛擬商品是非實物領域中的數字產品,可用於交換虛擬商品生產商的商品和服務。
如充值了100元話費,則可享受運營商提供的電話、簡訊、流量上網等虛擬服務。
目前市場主要的虛擬商品類別是:文娛類,如影片、音樂的會員服務;遊戲類:如遊戲角色、技能、道具等;通訊類,如話費、簡訊包和流量包等;生活服務類:如衣食住行的代金券、優惠券等。
而第三方虛擬商品供應平臺,則是整合全品類虛擬商品貨源,連線上游生產商與下游客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商品銷售服務及增值服務。
簡單來說,是一個承上啟下,撮合生產商和客戶產生交易行為的平臺。
供應平臺透過商品、訂單、庫存等API介面,與上游生產商和下游客戶系統打通,實現底層資料互動方式的線上交易,如下圖所示。
二、核心業務模式是什麼從業務模式來看,供應平臺屬於B2B2B模式(第1個B指上游生產商;第2個B指撮合交易平臺,即供應平臺;第3個B指客戶的網站/平臺),並處於該模式中的中間位置。
由於網際網路行業裡存在大量的虛擬商品生產商,以及高度分散的客戶,供應平臺以合流動性最強、運營模式最輕的商品資訊流為切入點,搭建虛擬商品交易市場,建立交易關係鏈(這種關係鏈與微信連結人與人,百度連結人與資訊的本質是一樣的)。
讓上游生產商和下游客戶產生聯動,促進供需雙方高效、規模化的交易,提升資訊流和資金流的流通效率,供應平臺也藉此獲得發展空間。
三、對客戶(需求側)的價值是什麼客戶通常是各大消費場景,如電商平臺、積分商城、酒店、銀行等,供應平臺最終透過這些消費場景服務使用者。
1. 庫存採購轉變為訂單採購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客戶都先進貨再售賣,採購目的是為了補充庫存防止缺貨,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造成庫存積壓,採購計劃較難適應需求變化。
如果客戶系統直接對接供應平臺,可改變供需方式,由庫存採購方式,轉變為訂單驅動方式採購,採購行為將緊緊圍繞運營、活動等需求。
網站A促銷需要採購一批影片會員、打車優惠券等20種兌換碼作為禮品,這時,運營人員向影片網站公司、網約車公司採購兌換碼的目的,就是為了補充庫存。
在活動過程中,如果活動效果不佳,禮品未能全部發放,可能導致浪費;也有可能活動效果超出預期,但禮品不夠,導致活動早早結束或者臨時補充採購禮品。
訂單採購是一種準時化的訂單驅動模式,當需求產生時,以恰當的時間、恰當的數量供應對應的商品,不僅可及時滿足活動需求,還可消除庫存和不必要的浪費,達到降低採購成本和避免庫存積壓的作用。
2. 採購關係的轉變在傳統的採購模式中,由於生產商響應個性化需求的能力極弱,不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導致客戶與生產商即使合作,也只關注採購行為本身,難以建立深度合作的夥伴關係,與生產商只是短期的、鬆散的買賣關係。
與只能供應商品的生產商相比,在商品供求關係不變的情況下,供應平臺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會更關注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可提供SaaS活動工具或定製化服務,將商品嵌入活動場景中,從而提升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達到提高採購量的目的。
而客戶藉助供應平臺的賦能,讓自身具備足夠的“功能體驗”和“服務品質”,從而改善和提升使用者體驗。
某女性社群網站使用者活躍度在持續降低,計劃在“女神節”做拉新和召回活動,中獎使用者可在一個禮包同時領取多個虛擬商品獎品,需要相應的活動工具支撐,活動工具要麼自行開發,要麼外部購買。
一般情況下,生產商只提供商品資源,而供應平臺除了能解決商品供應和豐富度的問題,還可提供抽獎、刮刮樂等活動工具,解決客戶的運營需求。
供應平臺不僅整合上游優質生產商,還能給客戶提供各種商品資源和個性化服務支援,輔助客戶完成對終端使用者的服務。
而客戶則是發現終端使用者的需求或定製需求,並將這些需求反饋給供應平臺,從而滿足終端使用者所需的服務。
客戶與供應平臺不僅僅是簡單的、短期的採購關係,而是從一般買賣關係,向長期合作的採購關係轉變。
3. 提高運營效率當客戶需要更多虛擬商品資源來滿足平臺使用者選擇時,由於上游貨源極其分散,如果直接和各生產商逐一洽談商品的供應,不但工作量非常巨大,而且對接效率極低。
還可能因為採購量少而生產商不願意合作,也就意味著客戶平臺商品品類的多樣性,受限於對接生產商的效率。
網站A新上線積分商城,希望涵蓋生活服務、影片會員、購物消費等100多種虛擬商品,為擁有不同積分數量的使用者提供兌換商品服務。
如果網站A直接找生產商供貨,意味著要與100多家生產商洽談線下供貨,甚至要對接生產商的系統,十分麻煩。
如果引入供應平臺,僅需一次對接,客戶就能夠迅速擴充品類和獲得豐富的虛擬商品資源,將客戶與生產商“一對多”的模式,簡化為“一對一”的模式,減少對接工作量,提高運營效率。
四、對生產商(供給側)的價值是什麼1. 提高交易效率從市場角度來看,供應平臺是生產商的銷售渠道之一,在我們的常識裡,生產商直接對接客戶是交易效率最高的方式,因為每多一箇中間環節,意味著交易效率的降低。
但實際上,生產商往往更聚焦於生產,憑藉生產資源、創意、技術、品質、獨特性等優勢,把產品做出來,扮演著創造價值的角色。
如果生產商直接與數以萬計的終端使用者打交道,意味著生產商要從創造價值的角色,兼顧或轉化為傳遞價值的角色。
這就要求生產商必須具備專業的營銷能力、鋪設龐大的銷售網路、售後團隊等,否則,交易效率和服務質量可能十分低下。
影片網站做影片內容,屬於創造價值;電商平臺賣影片會員卡,屬於傳遞價值。
而作為定位於傳遞價值的供應平臺,不僅只是透過資訊撮合傳遞,賺取資訊差的利潤;更重要的是根據客戶的需求,憑藉自身的經驗、營銷能力、個性化服務能力,甚至各種關係網路,整合多方資源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這可抹平很多交易過程中的摩擦問題,提高交易效率,可能比生產商自己幹更加出色。
正是由於供需雙方存在天然的交易阻力,最高效的交易方式反而是在買賣雙方中引入供應平臺(中間人的角色),這可能與我們的常識不相符。
2. 規模化觸達潛在使用者生產商想要實現銷售增長,規模化觸達潛在使用者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生產商在缺乏足夠專業知識或銷售資源的情況下,自建銷售渠道通常需要若干年,是一種巨大、長期、複雜的關係網建設;再加上成本壓力、銷售壓力等因素,只依靠直銷或者代理,可能已經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要求,甚至會錯失市場時機。
而供應平臺透過不同消費場景平臺所搭建的渠道分銷網路,可幫助生產商推動商品進入目標市場,最大化的觸達潛在使用者,讓交易更容易的發生。
某知識付費平臺的會員卡,透過某電商平臺進入市場,這些觸達的100個人當中,也許只有10個人會轉化購買,這並不是規模化的觸達潛在使用者。
如果供應平臺分發到多個垂直讀書分享平臺,那麼觸達的100個人中,可能有40個人會轉化購買,觸達的潛在使用者更加多了。
供應平臺將商品賣點與消費場景平臺相匹配,透過精準銷售渠道去佔領目標市場,最大限度的觸達潛在使用者群體和提高轉化率。
五、供應平臺(平臺側)的價值是什麼1. 為公司主營業務導流公司主營業務是話費資源服務商,隨著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如何保證增長引擎不熄火,成為公司最關心的問題。
供應平臺透過提供全品類虛擬商品供應服務,將與公司的話費主營業務發揮一定的業務協同效應,進一步完善虛擬商品的供應品類。
並且透過多樣化服務、多業態融合,與客戶建立多個觸點,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全的虛擬商品交叉銷售服務,提升變現潛力。
更重要的是,供應平臺實際上是關係鏈的匯聚點,掌握著客戶下單採購的流量入口,公司可利用供應平臺擁有的客戶資源,為話費主營業務進行導流,進一步擴充套件話費業務,並隨著客戶的累積,將形成雙邊規模效應。
2. 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供應平臺雖然涉及多方的利益關係,但本質上依然是賺取中間的差價,一旦只考慮賺交易差價的錢,就有可能踏上傳統渠道商、經銷商的老路,發展上限極低。
在如今供過於求的市場環境下,單純的商品供應已無法滿足客戶價值提升的需求,客戶需求已從以往的商品供應,轉向技術和運營等增值服務。
正是由於很多客戶沒有能力和精力去開發消費場景應用,供應平臺可承載這些需求(如提供積分商城、企業福利、抽獎活動等SaaS場景服務工具);告別行業價格戰,以“商品+服務”的形式進行輸出,將商品與消費場景相對接,成為客戶向終端使用者提供虛擬商品服務的綜合服務商。
而供應平臺則利用各種消費場景的滲透能力,充分發揮供應效率,只有與上下游的粘性足夠強,這些增值服務也將有助於提高供應平臺的交易量。
六、總結以上是個人對專案的理解,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不就是一個二道販子平臺嗎,但判斷一個平臺的價值所在,關鍵在於它能否為供需雙方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及對公司內部其他業務的關聯作用。
作者:青木,B端產品經理;公眾號:青木產品筆記
本文由 @青木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