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訊(記者 李攀 通訊員 芮雲鋒) “我們的航空器APU(輔助動力裝置)核心機已經進入設計資料驗證階段,預計明年就能組裝進行實地測試。”7月24日,在德清縣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一座廠房內,省渦輪機械與推進系統研究院氣動熱力學研究中心團隊負責人王高峰,正和團隊裡的工程師們圍著一臺發動機進行技術攻關。有了中心工程師的協同技術支援,研發進度大大加快。
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是浙江省今年起全力打造的新型高能級人才科創平臺。不同於圍繞全產業鏈打造的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和重在科技專案市場化推廣的成果轉化中心,它以“成熟型技術應用與推廣服務”為主攻方向,集聚一批海內外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共享技術、成果、人才等資源要素,成為重點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的“最強大腦”。據瞭解,今年以來,在全省14個縣級試點中,已有德清、北侖、溫嶺、平湖等8家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實際投入執行。
近年來,德清搶抓“兩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機遇,“藍天產業”應勢崛起,然而單靠個別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單打獨鬥”,很難實現“卡脖子”技術的自主研發。德清縣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以APU為例,這個被稱為航空器‘第二心臟’的動力裝置,涉及機械設計、空氣動力學、工程力學等多學科,極具技術含量。”中心成立後迅速為王高峰團隊匯入工程師力量,由來自浙江海駱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宣海軍研究員團隊提供高速轉子結構完整性測試服務,來自浙江大學的工程師崔濤教授團隊提供氣動熱力學技術支援。
為了破解通航產業人才緊缺、結構不夠最佳化、培養渠道窄的難題,德清透過扶持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內龍頭企業組建聯合實驗室、與海外行業組織建立科技合作聯盟,為工程師引進搭建平臺;透過聘請頂尖導師傳幫帶、開展校企合作等,為中心打造人才“蓄水池”。在解決工程師引育難題的同時,德清縣還在工程師使用環節尋求突破。“我們開設了工程師評審‘直通車’,每年可以自主評聘工程師,不唯論文、不唯學歷,而是憑能力和貢獻度,並透過‘揭榜掛帥’、技術改造比武等,助推難點攻關和產品迭代。”德清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協同創新中心是一項全新的探索,德清積極實踐的成果值得借鑑。”浙江省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據悉,目前浙江省藉助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已全職引進工程師160多名,柔性引進500多名,平臺人才集聚效應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