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一切從軟銀說起

說到軟銀,想必很多朋友已經並不陌生,這家由孫正義創立的公司,在近年來開始頗受關注,其中主要原因就在於,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當然,另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軟銀於四年前收購了晶片授權大戶ARM,斥資數百億美元,這樣鉅額的收購案可謂罕見。

但在投資阿里巴巴之後,孫正義的投資之路似乎開始走向下坡路,簡單來說,孫正義和它的軟銀也開始缺錢了,為此孫正義多次出售阿里巴巴股份,近日媒體則報道,軟銀有意出售ARM股份或者部分股份。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前段時間報道稱,軟銀正在與美國蘋果進行接觸,但根據近日的報道,蘋果似乎對收購ARM並不感興趣,這其實在預料之中,下文中我們會給出解釋,而近日美國彭博社報道稱,美國英偉達有望收購ARM。

英偉達收購ARM對華為的影響

上面我們提到,蘋果對收購ARM興趣不大,主要原因就在於,ARM是一家晶片IP授權企業,而目前來看,蘋果在晶片設計上,對ARM的依賴很小,或者說,蘋果已經具備晶片架構的設計能力,斥資數百億收購ARM的回報不大。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其實這一點從蘋果每年推出的A系列晶片就可以看出,用於蘋果IPhone中的A系列晶片,其效能基本領先安卓陣營兩三代,因此蘋果並不依賴ARM的公版架構。

而對於英偉達來說,ARM對英偉達還是有不小的互補性,因為英偉達在GPU和AI方面的能力,可以與ARM的技術互相融合,使得ARM的IP更具有競爭力,例如蘋果的GPU實力就是在收購Imagination之後才實現的自主研發,高通也是收購了AMD的移動顯示卡部門,也才實現了GPU自主研發。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不僅如此,ARM還具備物聯網晶片的IP授權,因此英偉達收購ARM不是沒有可能,但要知道,華為也是ARM授權的客戶之一,去年受到美國實體清單的影響,ARM就曾經短暫斷供過華為授權。

當時華為表示,已經取得了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這其中就有必要跟大家聊聊關於ARM授權的事。

大致上,ARM的授權分為三個層次,區別就在於設計的完整度,價格最貴的授權,就是晶片的設計基本上都是交給ARM來完成,客戶購買該授權後,基本可以直接交給晶片代工廠生產了,但是效能一般。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其次就是核心授權,這就需要有一定的晶片設計能力了,可以說華為、高通、聯發科等主要都是該種授權,而蘋果選擇的應該就是最高階的授權模式,也就是架構授權,簡單來說,就是購買一種架構,然後後續自己研發。

而華為購買ARMV8架構的永久使用權,顯然就是計劃未來要自己設計新架構,想必看到這裡,很多人依然不理解架構和核心的關係,我們不妨拿英特爾來舉例,就能看得更清楚了。

例如英特爾現在在使用的依然是酷睿架構,這個架構已經使用了十多年,現在已經更新到酷睿11代,而這個酷睿11代,就是核心不斷演進的結果,就像ARMV8架構,卻可以有ARMA75、A76、A77這樣的核心設計。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目前來看,安卓陣營的晶片上,只有華為還在使用A76核心,也就是美國宣佈實體清單之前華為使用的核心,像高通、聯發科等都已經使用A77核心,儘管我們不確定,這是否與去年ARM的斷供有關,因為華為方面表示,A77核心在功耗控制上並不理想。

今年華為的麒麟1020,應該就會使用A78核心,所以華為應該還是需要購買ARM的核心授權,而利用ARMV8架構自研應該會是另一個“備胎計劃”,也就是如果無法從ARM獲得核心授權,華為就全面自己研發新核心,甚至是新的架構。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而英偉達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如果收購了ARM,是否會受到美國針對華為禁令的影響呢?可以說這對華為的情況再次增加了不確定性。

海思再成“頂樑柱”?

我們知道,因為美國的禁令,華為無法再從美國企業採購晶片,而海思半導體就成了華為的頂樑柱,海思研發的“備胎”晶片一夜轉正,起碼在我們最為熟悉的智慧手機上,可以保證華為並不依賴美國高通。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然而就像上文提到的,如果核心的IP授權受到影響,那麼華為將不得不再次走上更為困難的自研之路,全面的進行晶片的架構和核心研發,這無疑是個挑戰,畢竟現在來看,無論是蘋果、高通,還是三星,其實都是透過收購或者與第三方合作才實現了自主研發或者部分自主研發。

這種挑戰來自多個方面,主要集中於以下三點:

第一、成功率的問題

想必大家也都瞭解,晶片設計極為複雜,而且週期較長,相信小米研發澎湃S2的例子大家還歷歷在目,所以華為能否保證一次成功,這還有待驗證,如果失敗,那麼無疑會再次增加晶片的研發時間。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還不止如此,晶片研發是否成功是需要進行流片驗證的,而晶片流片的費用價格不菲,據悉小米澎湃S2一次流片的費用就高達約1億人民幣。

第二、效能的問題

上面我們首先談到了流片成功率的問題,這是第一道關,而第二道關,就是雖然流片成功,效能是否可以達到預期呢?

我們看到,即便都是採購ARM的授權,高通和聯發科的晶片在效能上都是有很大區別的,而華為全面自研晶片,自然也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第三、穩定性的問題

流片成功了,效能也滿足預期,但是晶片是否可以穩定的執行呢?當年高通的驍龍810就被譽為“火龍”,主要就是因為功耗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而且上文中我們也提到,ARM的A77核心也是考慮有功耗方面的問題,所以功耗問題普遍存在,事實上,三星放棄自研CPU,也是一直無法解決功耗問題,所以才直接採用公版設計。

所以如果因為ARM被收購而再次出現“斷供”,那麼海思無疑將會再次承擔“頂樑柱”的角色,而這次的壓力也會更大。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寫在最後

不過我們反過來看,既然華為早就購買了ARMV8架構的永久使用權,自然就已經在向全面自研晶片架構和核心做好了準備,畢竟除了手機晶片外,華為也在研發電腦晶片和伺服器晶片,如果沒有自主的架構,怎麼去跟英特爾等去競爭呢?

之前谷歌斷供GMS服務,餘承東就表示,美國的制裁,使華為成為了一家擁有生態的偉大公司,而如果晶片的授權再受到影響,華為無疑將再次成為了一家擁有自研晶片的偉大公司。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按照這樣的發展,華為無疑將會成為一種囊括美國微軟、英特爾、谷歌、高通、甲骨文、思科等美國巨頭業務在內的集合體,擁有自己的軟體、作業系統、生態、硬體、晶片、資料庫、通訊、雲計算、AI等技術,放眼全球,我們很難找到一家這樣的企業,所以對於未來,我們還大有可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97 字。

轉載請註明: 華為情況有變美國傳來訊息,海思再成“頂樑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