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配送將迎來“黃金十年”

“未來10年會是即時配送的‘黃金10年’。與商業肌體的外在體量擴張相同步,即時配送在資本競爭的淬鍊與新舊力量的疊加碰撞中也不斷實現著‘內迴圈’,行業陣容與體態會顯得更為矯健與敦實。”

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國內即時配送使用者規模超過4億,並且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壓縮了商家與使用者對即時配送的認知與使用教育過程,處於高速跑道上的即時配送正在盡情擁抱怦然心動的“黃金十年”。

從餐飲外賣變身而來的即時配送相比前者而言無論是外延邊界還是服務內容都有了大大的豐富與拓展。除了美團與蜂鳥兩大傳統餐飲配送勁旅不斷主動尋求“破圈”外,達達、閃送等新的即時配送軍團也在外圍“助攻”開闢城市配送的新賽道。因此,除了餐飲之外,社群生鮮、蛋糕、鮮花、藥品以及公司檔案與家庭鎖匙等品類都納入到了即時配送的多元化場景中,從更多維度切入與滲透到本地與社群生活地帶,並探索出更寬領域,成為了即時配送商家發力的主要方向。也正是如此,在已經連續四年實現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去年國內即時配送訂單量突破180億單,同比增速達到36.93%。

由於涉足外賣較早,且無論渠道,還是物流網路,抑或是流量資源,美團與蜂鳥都佔據著絕對的市場優勢,二者在即時配送平臺目前所囊括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47.2%和20.7%。儘管如此,兩者依然沒有放慢腳步,僅今年以來,阿里在將天貓超市事業群升級為同城零售事業群的基礎上,淘寶還在全國16城上線“小時達”服務,所有位於消費者身邊的商品將一站式浮現,實現即搜、即買、即得。而且阿里還全資收購了“點我達”,將旗下的商家、平臺與騎手三方完全打通,於是,踩著餓了麼的戰車在餐飲外賣領域橫衝直撞的同時,蜂鳥可以藉助天貓的創新螳臂以及點我達的場景流量在即時配送的舞臺上大顯身手。當然,作為蜂鳥的對手,美團毫不示弱。一方面新推小象生鮮、美團買菜和菜大全專案,直接對標阿里的盒馬、菜划算與餓鮮達,同時測試美團版“芝麻信用”,大有叫板支付寶的氣勢。

面對上面兩大行業巨頭的凌厲圈地,處在二線陣容的即時配送企業雖無法與其直接掰腕過招,但依然不會輕易放過彎道搶勢之機,比如達達重點對接商超,並且與京東聯姻,從而搭建起達達快送和京東到家兩大即時配送支柱,而閃送則將服務目標瞄準對高階品質服務較為敏感的小眾群體,並牽手周大福、SKP商場以及招商銀行等知名品牌商。另外,UU跑腿耍起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傳統刀槍,觸角目前覆蓋了全國176個大小城市。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達達,還是閃送,或者UU跑腿,都不約而同地繞開了龍頭企業重兵集結的B端市場並轉而側重C端使用者,同時它們拒絕拼單模式而始終踐行“一對一專人直送”的差異化路線。

論排名,達達無疑緊追美團與蜂鳥之後,這樣,行業前三強(AJM)就圈佔了市場總體份額的75%以上,但即便是隻剩下不到30%的增量市場,也吸引著更多的分食者蜂擁而入,其中今年上半年順豐同城上線了外賣業務“豐食”,雖目前尚處內測,但對外開張也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同時順豐還推出了下沉市場的“百城計劃”;與此同時,國美上線新功能“閃店送”服務,承諾2小時內、最快半小時內送達。有意思的是,即便是昔日在外賣市場跌過跟頭的滴滴與百度也有重啟舊業之兆,其中滴滴上線了跑腿業務,百度在iOS端開出了包括快遞服務、送菜到家在內的服務中心入口。

簡約梳理可以發現,目前即時配送領域的“集團軍”分別按照業務重點已經排好了佇列:一是以美團和蜂鳥為代表的外賣系;二是以達達、閃送為代表的跑腿系;三是以盒馬、每日優鮮為代表的生鮮電商系;四是以順豐、中通為代表的快遞系;像國美、滴滴等可劃歸到野戰外圍系。當然各個體系中跨圈者不少,如美團和蜂鳥都涉足跑腿業務,達達和閃送更是對外賣業務來者不拒,至於生鮮電商,同樣是各路人馬爭搶的陣地,連主打3C即時配送業務的國美“閃店送”也明確要破圈進入更多消費領域。

相比於傳統的快遞模式,即時配送大多是同城快遞,能夠給使用者帶去便利快捷的別樣體驗,並且“懶宅經濟”是即時配送業態的最主要經濟基礎,那些年齡在35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時間敏感度高而對價格敏感度低,願意為服務和效率支付溢價,而20-35歲人群佔到我國總人口的1/4,他們才是即時配送的最直接擁躉群體,而且公共衛生事件倒逼更多中年人與不少老年人加入到了線上購物的陣營,針對即時配送的需求側拉力顯著見長。在供給側,相比於遠距電商(配送時長為幾天以及庫存距離消費者數百和上千公里)和近距電商(配送時長當日達或次日達以及庫存距離消費者百公里)而言,配送時長在45分鐘內以及庫存距離消費者三公里以內的微距電商更受創業者與商業資本的青睞,由此推動電商加速進入近場化、本土化與即時化軌道。

據艾瑞釋出的《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預測,今年中國即時配送使用者人數將達到4.82億,市場規模遞增到2500億元左右,同比增幅在20%到30%之間,同時專家認為,未來10年會是即時配送的“黃金10年”,增長速度將維持在兩位數以上。與商業肌體的外在體量擴張相同步,即時配送在資本競爭的淬鍊與新舊力量的疊加碰撞中也不斷實現著“內迴圈”,行業陣容與體態會顯得更為矯健與敦實。

首先,市場細分日趨加深。目前傳統零售的線上佔比只有20%,增量空間巨大,而且即使配送產品矩陣中的餐飲外賣佔比為70%,但增速已經顯著落後社群生鮮、藥品等品種的增速,同時國內生鮮電商行業的滲透率僅為4.67%,線上藥品銷售僅為同類產品零售終端的3.3%,跑腿業務覆蓋的產品範圍也不大,這些相對於餐飲外賣而言的即時配送次新品種有著十分寬廣的挖掘潛力,並且圍繞這些產品還會在品牌、客戶型別等個性化層面展開進一步細分;另外,即時配送貫徹的商業原則是隻要不違法,萬物皆可送,基於此,包括更多的非標準化需求以及一些長尾需求,市場也會被開發出來,未來即時配送將滲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頭部效應日益加劇。即時配送行業門檻並不高,參與者自然不少,而且每個企業都希望在市場成熟之前率先卡位,同時目前一線城市成為了巨頭屯兵的“紅海”,四五線城市是眾多地方即時配送玩家的“藍海”。但必須看到的是,整個行業的C位角色已定,一線巨頭下沉市場的腳步只是遲早問題,未來行業全方位洗牌將不可避免,而伴隨著資本合併、連鎖經營等擴張方式的大行其道,即時配送市場的頭部效應將更加顯著。這樣的市場格局更有利於行業資源的最佳化整合以及規模效應的充分釋放。

再次,平臺賦能日漸加速。雖然目前不少銷售商透過開發小程式、公號等運營工具拉起了自己的即時配送隊伍,但與即時配送平臺相比,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資源匹配能力以及履約效率都不能相提並論。作為供求雙方的中心媒介,即時配送平臺不僅能夠確保產品配送的透明度,更能靈敏地排程運力從而降低配送成本,同時還可為銷售商進行管理輸出,幫助企業開啟更大的品類配送邊界,而且幾乎所有的即時配送平臺未來的開放口徑越來越大,其可服務的產品線也越拉越長,在平臺成為即時配送行業最主要運營角色的同時,更多銷售企業的本地生活配送服務也將依託平臺展開。

最後,精細導向日臻加強。時下即時配送執行過程中已經暴露出不少商業短板,包括運營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高、從業者流動性大引致使用者安全存在風險,但透過技術手段等可一定程度祛除以上行業痛點:一方面,未來可依靠大資料、物聯網技術及時整合與匹配運力,達到節約成本的效果,還可以藉助無人機、無人駕駛等交通工具進行配送,在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的同時提高配送率與履約率;另一方面,配送企業與平臺對騎手的線上風險評價體系將逐步完善,包括履職效能評價、信用商譽評價以及服務投訴等指標在內的評價制度通過後續的清退和禁入措施必將重塑與校準騎手行為,並實現對即時配送行業的有序導航。(作者系中國市場學會理事、經濟學教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58 字。

轉載請註明: 即時配送將迎來“黃金十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