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性價比的輕薄生產力,全新榮耀MagicBook 14/15系列銳龍版首發體驗|鈦極客

由 宗政從蓉 釋出於 科技

榮耀MagicBook銳龍版2020

一直以來榮耀MagicBook都是圍繞著輕薄理念進行設計的,對於很多學生黨以及移動辦公人士都是價效比很高的選擇。此次榮耀MagicBook14/15系列銳龍版在大體上延續了之前的外觀設計風格,藍色logo、邊框條紋已經成為了具有辨識度的設計語言。

產品升級的重點則主要圍繞在核心效能上的突破,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加入、散熱設計再度升級,並首次引入高能模式,都使得輕薄產品與“生產力”屬性的結合變得更加緊密。鈦媒體首發拿到了全新榮耀MagicBook系列銳龍版中14英寸以及15.6英寸兩款產品(以下稱為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和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

尺寸對比: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左】和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右】

由於榮耀MagicBook14/15系列銳龍版核心配置都是AMD銳龍R5 4500U處理器以及16GB記憶體,因此在體驗中主要以更加輕巧的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作為體驗物件,在兩款產品具備設計區分度的細分專案會向大家進行說明,結合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3999元,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4199元的售價,價效比非常高。

產品外觀:高辨識度的藍色點綴設計

A面設計: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左】和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右】

一般的筆記本產品當中,很少會看到A面採用多色設計的風格,除了很多遊戲本為了凸顯個性以外,大多數廠商都是類底板色的logo設計。

藍色邊框點綴對比: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上】和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下】

而榮耀做出的改變就是在榮耀MagicBook 14/15系列銳龍版當中加入了藍色logo與周身藍色邊框的設計,從整體視覺效果來看,擺在一堆筆記本中也能迅速辨識出自己的產品,同時也不會過於“扎眼”。

介面配置: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下】和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上】

產品的厚度控制非常出色,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厚度為15.9mm、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則為16.9mm,都屬於較薄的範圍。介面方面兩者則採用了完全一致的規格,左則為USB-C介面、USB 3.2 Gen 1(Type A)介面以及HDMI介面,右側則為USB2.0(Type A)介面和3.5mm耳機、麥克風二合一介面。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180°開合角度

另外在體驗過程中,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可以達到近180°的開合角度,這點非常實用,尤其是在使用傾斜型筆記本支架的時候,也可以具備充分的螢幕角度調節空間。對於筆者這樣的高個子不用因為螢幕開合角度過小導致“彎腰辦公”的情況,可以緩解長時間碼字肩膀、頸椎的緊繃狀態。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B面設計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B面設計非常經典,採用黑+銀的配色風格,觸控板的預留區域比較充沛,鍵盤的按鍵空隙以及尺寸都符合標準鍵盤的設計,不會出現誤觸的情況。底部有多屏協同的觸碰連線區域以及AMD銳龍系列CPU的標識,比較簡潔。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底部支撐結構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的背面還引入了一個小角度的支撐結構,這樣可以保證散熱窗的通風能力並且可以讓揚聲器的效果得到提升。在機器內部搭載了2W雙揚聲器與環繞立體聲音效,環繞立體聲支援虛擬5.1多聲道輸出,實際的聽感非常不錯。

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高屏佔比設計

在螢幕設計方面,榮耀MagicBook 14/15系列銳龍版均採用了高屏佔比設計,兩者的屏佔比分別達到了84%和87%,可以看到正面的邊框全面收窄,並且上、左、右三邊採用了等寬設計,整體視覺的沉浸感更強,螢幕的峰值亮度都為250nit、解析度則為1080P,可以很好滿足日常辦公需求。

重量測試: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左】和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右】

更大的螢幕也使得體積和重量有所上升,在鈦媒體的重量實測當中,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為1.37Kg,榮耀MagicBook 15銳龍版則為1.53Kg,整體的機身重量並不大,即使是搭載15.6英寸螢幕的版本其重量也就相當於傳統的14英寸筆記本重量。

理論效能測試:CPU/GPU效能全面提升

R5 4500U引數

此次拿到的兩款產品均搭載了最新一代的AMD銳龍移動處理器具體型號為R5 4500U,採用ZEN2架構與7nm工藝製造,CPU為6核心/6執行緒設計。CPU基準頻率為2.3GHz、睿頻可以達到4GHz、產品TDP為15W,由於採用了全新的架構以及GPU設計,所以在運算和圖形效能上均有提升。

3Dmark、AS SSD、PCmark 10分數

首先測試的是更加偏重GPU效能的3Dmark、硬碟測試AS SSD Benchmark以及偏向於整體機能的PCmark 10,在3Dmark 測試中拿到了2581的成績,AS SSD Benchmark 5GB測試中拿到了3660的分數,而PCmark 10的最終測試分數則達到了4582。

CPU-Z測試

由於採用了最新的ZEN2架構,AMD銳龍版R5 4500U雖然是為移動端設計的移動處理器,但可以看出其效能表現並不差,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看到如今移動端處理器與桌面級處理器的效能差異,鈦媒體還引入了CPU-Z的跑分測試,其單核心的分數表現已經很接近桌面級R7 3700X的單核心能力,儘管後者的基礎頻率和睿頻都更高一些,可見架構更新帶來的15%IPC效能提升十分顯著。

高能模式啟動按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全新榮耀MagicBook 14/15系列銳龍版首次加入了高能模式,可以透過鍵盤上的Fn+P快捷鍵快速開啟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該模式對電量有所限制,電量低於20%的情況下是無法開啟的,同時筆記本必須連線電源才能開啟該模式。

左側開啟效能模式與右側關閉效能模式

這裡我們用魯大師分別測試了不插電預設效能檔位下,全新榮耀MagicBook 14/15銳龍版的測試分數以及開啟高能模式下產品的評測分數,可以看到在預設效能模式下整機分數已經接近搭載上一代銳龍產品最高效能的20萬左右的測試分數,開啟效能模式後進一步提升至254002分,體現出了近30%的提升。

CineBench R20分數對比(左4500U、右3500U)

為了探究4000系列與3000系列的CPU計算效能差異,鈦媒體還使用CineBench R20對全核心CPU進行了渲染測試,雖然R5 3500U擁有更多的執行緒,但是可以看到R5 4500U的分數提升幅度達到了55%。

散熱、系統體驗:多屏協同打破手機/電腦聯動瓶頸

《英雄聯盟》遊戲實測

透過上面的理論效能測試,相信大家對於全新榮耀MagicBook 14/15系列銳龍版的效能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理論效能也不能代表全部的體驗。這裡鈦媒體還引入了遊戲實測以及辦公實測環節,首先在遊戲實測當中,《英雄聯盟》1080P解析度全最高特效下,整局比賽可以維持在平均88FPS的水平,十分流暢。

PS操作

在Adobe Photoshop CC2019當中,採用了2400萬畫素單張體積50MB的尼康RAW影象檔案進行處理測試,可以看到整個影象處理的過程十分流暢,任何效果都可以做到操作後的實時預覽能力,因此榮耀MagicBook銳龍版2020在滿足移動辦公、影象處理上完全沒有壓力。

充電規格

續航方面,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透過愛奇藝線上播放1080P影片進行測試,最高亮度、50%外放音量高效能模式下,1小時耗電12%,轉換到靜音與省電模式下,1小時45分鐘耗電17%。充電方面,整機最高功率支援到65W充電,實測熄屏待機狀態15分鐘可以充電22%、30分鐘可以充電48%、1小時可以達到88%,約1小時20分鐘充滿,產品的續航能力和“回血”速度都很強。

AIDA64壓力測試

得益於單晶片同時承載了CPU與GPU的功能以及榮耀全新升級的鯊魚鰭2.0散熱技術,產品的發熱控制非常出色,即使在看影片等輕度負載中也不會聽到任何散熱風扇工作的聲音,這裡採用的測試模式比較極端,利用AIDA64對CPU和GPU部分同時烤機,10分鐘後溫度穩定在71℃左右。

溫度測試

而此時的鍵盤表面溫度均維持在31~36℃之間,少數靠近核心位置的區域可以達到38℃,手摸起來也就是溫熱的水平,完全不用擔心發熱問題。

噪聲測試

前面也說到整機的晶片溫度控制非常不錯,在噪聲表現方面同樣也十分給力,在筆記本約20cm處,AIDA64烤機10分鐘後分貝值在43dB左右,如果此時房間內開著空調,那麼聲音幾乎都要被掩蓋住了。如果對噪聲特別在意,透過前面的晶片溫度測試可以發現,後續還能透過放開晶片溫度控制的方法進一步降低風扇轉速,達到完全靜音的效果。

Magic link標識

全新榮耀MagicBook 14/15系列銳龍版也加入了多屏協同功能,它不僅支援圖片、文件的觸碰互傳,還可以在電腦上實現對手機的控制能力,使得在辦公過程中的協同能力進一步增強。比如在辦公中可以同時回覆手機上的訊息與內容,而不需要同時在雙端頻繁登入/切換賬號,對於一些工作資料的分享可以直接拖拽或觸碰傳輸。

總結

作為一款兼具高性價比與移動生產力的輕薄本產品,全新榮耀MagicBook 14/15系列銳龍版的效能表現十分不錯,無論是暢享影音娛樂,還是影象處理都不會出現效能上的瓶頸。

兩種尺寸帶來的差異性更多地體現在機身尺寸與螢幕訴求的區別當中,比如享受影音娛樂的學生黨,首選15.6英寸版本,而以移動辦公為主的商旅人士,考慮到很多包內收納都是以14寸筆記本作為標準的,因此可以推薦選擇14英寸版本。(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鄧劍雲,編輯/項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