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0即時物流行業將加速迭代 良性競爭推動行業有序發展

由 南門語山 釋出於 科技

2020年,對全世界而言,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對即時物流行業來說,也是迎接挑戰,證明自身實力與定力的關鍵時刻,總的來說,受疫情影響,即時物流企業的認知度正在逐漸開啟。

據此前艾瑞諮詢釋出的《2020年中國即時物流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即時物流行業的需求側與供給側加速迭代,隨著近幾年入局者的不斷髮展,已形成群雄逐鹿的玩家格局,大環境的推動影響,對即配企業的運力模式與產品推陳出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只要契合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企業,往往會展現出差異化的競爭力。

“快”字當頭 疫情加速同城即時物流行業迭代發展

即時物流行業近幾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狀態,從2017年86.4億訂單量到2018年136.5億單量,再到2019年訂單量達193.4億單,訂單量持續增長。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增速相較2019年有明顯跌幅,但目前來看,即時物流行業整體發展前景向好,預計2021年訂單增速將明顯恢復,訂單量將增加至313.6億單。

從使用者和商戶行為看,由於疫情影響,收入的下滑促使居民相較以往更加註重消費的合理性及價效比,且更偏向於選擇消費優質品牌,因此疫情之後,品牌商戶規模優勢顯著,消費者高信任度所帶來的業務量明顯更優。而高業務量商戶對即時物流的要求更細緻高標準,會更傾向於選擇品牌優質、能力專業的即時物流服務商。

另一方面,由於疫情對中國餐飲市場的衝擊,大部分線下餐飲商戶對外賣渠道依賴明顯上升。但對商戶來說,單一的外賣平臺受平臺佣金率、服務費等成本影響,風險較大,因此部分商戶逐漸開始自建外賣訂餐渠道。不過,中小商戶抗風險能力較低,他們更傾向於選擇高性價比、經濟實用的即時物流產品。這也讓商流 物流等第三方生態體系的存在更加合理,為即配市場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躋身行業頭部的玩家:品牌林立各有千秋

後疫情時代下,即時物流供給市場正在發生著長遠性的變化,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在B端市場上,商戶更關注即時物流服務商能否提供優質穩定的服務與高性價比。

由於疫情,C端使用者的生活消費習慣有了顯著改變,他們也更青睞於遞送、幫買產品,且使用者幫辦需求增加。對此,高度滿足相關需求的即時物流服務商將更容易搶佔他們的心智。

縱觀整個市場,有餐飲外賣發端崛起的美團跑腿,像閃送這樣專業的即時物流公司,也有從傳統物流公司剝離開來的順豐同城急送,另外還有依託於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的蜂鳥即配、達達等,即配市場的多元化局面已經形成,現在我們就前三個即配企業做下分析。

2019年美團正式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並宣佈開放配送平臺,針對不同場景打造多樣式的網路配送模式。外賣平臺起步的美團配送擁有強大的實時配送網路,主要靠商流平臺支撐,可以推動美團配送不斷迭代更新不同型別產品,持續提升產品體驗和服務能力。

深耕C端使用者多年的閃送,作為同城1小時速遞平臺,側重於滿足大量離散性、即時性的個人使用者需求。業務範圍包括檔案證件、生活用品、電子產品、鮮花、蛋糕等物品的遞送服務。以網際網路 、大資料為依託,專注於即時專人直送,為使用者帶去美好體驗。

順豐同城急送是第一家以全職運力切入市場的玩家,這也為其配送服務質量提供了足夠保障。與其他品牌單一運力結構不同的是,順豐同城急送透過駐店網路、商圈網路、全城網路三塊靈活調動,實現訂單靈活流轉,既能保證網路穩定和配送時效,又能維持高性價比,凸顯核心競爭力。

順豐同城急送的業務範圍包括餐飲、果蔬、藥品配送和個性化幫買、跑腿等服務,在全場景配送下,和前者相比,順豐同城急送的配送時間和能力更充裕。另外,順豐同城急送天生具備順豐的物流基因和服務基因,在物流服務上會盡全力為客戶提供專業的配送服務,在商務領域更有影響力。

  即時物流的未來

後疫情時代,使用者跑腿需求的多樣性增加,且對其它消費行業的即時到家服務也有較大興趣和較高期待,例如“醫藥到家”、“服裝到家”等,即時物流的運用將不再侷限於餐飲、商務等已發展多年的消費領域,作為產業生態基礎設施,必將走向與上游產業的聯姻。

早在2020年之前,物流專家趙小敏便給出預測稱,即時物流領域今年將會出現1-2家獲准IPO的企業,該領域也有極大可能打響價格戰,激烈程度將超出以往。事實也著實如此,隨著達達日前在納斯達克敲響上市鍾,順豐同城急送面向三四線城市發起“百城計劃”,為下沉市場的使用者及騎手發放百億補貼,可以看到,即時物流企業的圈地之戰已經悄然展開。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即配市場,綜合方向發展多元化佈局的企業才會更加穩定。在行業邊界的持續延伸下,能夠給出綜合性解決方案才是俘獲使用者的王道,例如“‘順豐冷鏈 順豐同城急送’的綜合性解決方案為餐飲企業提供全鏈路的‘從源頭到餐桌’的物流服務”的案例,未來,“即時物流 X”的形式或將為企業、行業發展帶來無限可能。

就即時物流行業當前發展來看,也許暫時很難看到終極贏家,但在這場競技遊戲裡,對即時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利大於弊,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