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蔚來汽車釋出了未經審計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蔚來一季度營收12.556億元,同比下滑18.2%,低於市場預期的12.87億元,一季度淨虧損16.918億元,同比下降35.5%,蔚來股價盤前下跌10%。
曾經風光的造車新勢力,現在也遭遇了困境。蔚來從去年年底就經歷了由於疫情造成的艱難階段,銷售額持續走低,資金流匱乏。而疫情期間汽車廠商都不好過,供應商零部件無法供貨,新能源車銷量出現負增長,特斯拉這樣的外企入局讓競爭更為激烈。
造車這條路向來不好走,前有“夢想家”賈躍亭倒下,後有一眾造車新勢力舉步維艱。但即使是在這種環境之下,不少手機廠商仍躍躍欲試想要涉足汽車產業,其中包括蘋果、華為、小米這樣的知名廠商。
蘋果想要涉足汽車產業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早在2013年蘋果就宣佈研發CarPlay系統,算是正式進軍汽車領域。之後的幾年蘋果從特斯拉挖過人,組織過“泰坦”計劃,也研發過自動駕駛系統。就在幾天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透露,蘋果今年將會在汽車研發方面投入190億美元左右的資金,並將其視為一個巨大的市場。
除了蘋果,華為也對涉足汽車領域頗感興趣。雖然華為官方表示不會進入汽車製造領域,但這並不妨礙其涉足與汽車相關的行業,例如做一個“超級供應商”。
在通訊領域,華為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就憑這點不少車企都願意和華為建立合作關係。此外華為還研究無人駕駛技術,之前網上曝出的華為無人駕駛技術測試,車輛由保時捷無償提供。對於無人駕駛而言,車輛通訊至關重要,通訊的響應時間越短,留給車輛的判斷與執行行為的時間就越多。在這方面,華為的5G技術可以成為重要的助力。
不久之前,華為還發布了可以實現手機、汽車和其他IoT裝置互聯的“HiCar智慧互聯絡統”,將手機上的應用和服務延展到汽車上,而鴻蒙系統未來也會被用於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方面。
小米也很早就表現出對汽車領域的興趣。2012年,雷軍參觀了美國特斯拉工廠,並在2013年數次拜訪馬斯克,當時正值“造車熱”,外界猜測小米也要造車,不過小米在2015年明確表示不生產汽車。
儘管如此,小米此後卻不斷和北汽、一汽等車企展開合作,主要致力於讓使用者在車內透過語音操控智慧家居。去年,小米手錶成了蔚來車主的“智慧遙控器”,小米手機成了小鵬和比亞迪的“車鑰匙”。今年小米又與蔚來合作,小米的智慧手錶中可安裝蔚來的App,從而實現對車輛資訊的檢視和控制。
可以看到,這些手機廠商大都不是直接造車,而是透過自身的物聯網、5G等技術優勢融入汽車產業生態:蘋果佈局多年,想透過新技術搶佔更多份額;華為將技術觸角延伸至車聯網平臺、MDC智慧駕駛平臺等,想要成為車企的“增量零部件供應商”;小米傾向於“萬物互聯”,要打造完整的汽車生態鏈。
而這些手機廠商涉足汽車產業還能磨鍊技術,與其原本的業務互為支撐,有利於企業長遠發展,因此也可以預測,手機廠商未來很可能會在與汽車有關的行業出現“大爆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