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不留學”能不能成為頂級科學家?答案是肯定的

鄰居是一名博士後,研究的方向是“晶片封裝”,他女兒來我家玩,隨便喝茶聊天。很自然地聊到華為、臺積電和晶片,他說我們和臺積電的技術代差隔得很遠,不僅晶片製造,光晶片封裝都差得很遠。更關鍵的是,晶片製造的很多關鍵裝置都產自美國,連很多測量和檢測裝置都是美國生產的,一旦斷供,很多科學研究也會受到影響。

又聊到美國對中國研究生的限制,說著他突然很感慨,“他有不少師兄弟在美國發展,很多以前不怎麼樣的,只幾年時間竟然能有不錯的科研成果,甚至是行業頂尖的成果”。他還想表達什麼,欲言又止,能感受到他有些沮喪。

無法安慰,只好先岔開話題。

我們能培養出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嗎?不留學,研究生們還有沒有出路?

國產土專家一號

1949年,于敏在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取了研究生,在張宗遂、胡寧(均是留洋博士)教授的指導下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于敏本來的研究方向是“理論物理”,並已經小有成就,錢三強卻給他分派了新的任務——核武器研究。從1960年到1988年,于敏28年裡隱姓埋名,終於成就中國的氫彈偉業。

氫彈有兩個體系,一是美俄英法的“T-U構型”,另一個便是“于敏構型”。

相比T-U結構,于敏構型的氫彈容易實現小型化,更利於儲存和實際使用。氫彈的安全係數也更高,且維護成本低,可以長期儲存。現在全世界僅有中國擁有30枚可使用的氫彈,其他國家都因儲存成本太高而銷燬。

1957年,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朝永振一郎”訪華,回國後發表文章稱于敏為中國的“國產土專家一號”。因為,于敏是團隊中唯一沒有留過學的人。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頒給了屠呦呦,所有人的臉上都是問號——屠呦呦是誰?一舉成名天下知,卻發現她竟然是一個三無科學家。

所謂“三無科學家”是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洋經歷,沒有院士頭銜。

1955年從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在中藥研究所(今中醫科學院)工作,一直到現在。

能發現青蒿素,是她帶領團隊,在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2000餘方藥的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後,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才在1971年獲得青蒿素。

三無科學家,利用傳統中醫,用笨方法找到了拯救了千萬人的良藥。

老農民袁隆平

1960年,袁隆平30歲(和屠呦呦同年),在農校試驗田中意外發現一株特殊性狀的水稻,從此開始了他的雜交水稻研究生涯,只在1966年因故暫停了一年,其他時間從未間斷。

中國科技評獎委員會給他的評價是:“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這個西南農學院畢業的本科生,硬是成了世界第一。

不僅僅是以上三位科學家,還要很多“土博士”為我們的科學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的科研成果也都是頂級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的人才培養體系逐漸成熟,像國防科技大、中科大、哈工大,很多本科學生已經參與到了科研之中,並且已經有了很多成果。即便不去國外留學,他們一樣可能成長為像于敏一樣的頂級科學家。

雖然我們有自己培養的頂級科學家,但和美國還有很多差距

成績是有,我們也有這樣的自信,卻不能妄自尊大,相較於美國,我們還是有很多差距。培養一名科學家並沒有說的那樣簡單,對比中美,鄰居簡單列舉了一些美國的優勢。

不太需要為職稱、人際、薪酬、職位分心;經費充足,支配度高;方向自由,自由發揮度高,純粹性高;頂尖人才聚集,思想碰撞多,科研氛圍好;基礎科學發達,科研裝置齊全;美國聚攏了全世界的人才。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科研的投入越來越多,科技水平穩步提升,我們能明顯感受到科學進步。不過,這些都只是近10年才有的情況。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我們都還有很多差距,好在我們的發展速率更快,也有足夠多的人才基礎,更有改進自己的決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7 字。

轉載請註明: 于敏:“不留學”能不能成為頂級科學家?答案是肯定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