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天有多厲害?全球媒體矚目:登陸小行星傳回超高解析度影像

太陽周圍有數以百萬計的小行星在環繞,這些小行星都是太陽系形成之後的宇宙天體的碎片,雖然小行星的數量很多,但是小行星帶中所有太空碎石的總質量還不及月球的質量。在所有的小行星種類中,最常見和最古老的小行星型別之一就是C型小行星。之前日本宇宙研究研發機構發現了一顆C型(碳質)岩石小行星,並起名為“Ryugu”(龍宮)。

距離小行星20公里拍攝為了進一步瞭解宇宙的創造時期和歷史,日本航天局派遣了“隼鳥2號”(Hayabusa2)小行星探測器前往“龍宮”,進行為期42個月的旅程。2019年2月機器人太空探測器成功登陸小行星並於今年傳回了超高解析度影像,引發全球媒體的矚目,這也是世界上首次著陸小行星並採樣返回地球。影像顯示,小行星表面有兩種型別的材料,一種顏色略微發紅,一種顏色略微發藍。研究團隊負責人Tomookatsu Morota對小行星的地質狀況進行了詳細分析,他們認為顏色稍紅的材料是由於小行星暫時面向太陽,致使小行星表面受到短期強烈的太陽光照射產生的變化。

來自名古屋大學和東京大學的Morota對該觀點表示贊同,研究人員對龍宮表面上紅色和藍色材料的空間分佈與地層接觸關係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發紅色材料與太陽輻射有直接關係。另外,透過研究隕石坑和發紅材料之間的地層接觸關係,科學家們還發現其實龍宮在太陽附近發生了一次軌道偏移。

除了研究龍宮表面的材料顏色不同的原因,研究人員還對龍宮表面的材料進行了年代分析,科學家在研究表面物質時得出結論,雖然小行星表面岩石只有900萬年的歷史,但是內部材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的時候。目前日本隼鳥2號正在努力把距地3億公里的岩石樣本帶回地球進行詳細研究,預計返回日期為2020年12月。

科研團隊希望透過對龍宮這樣的小行星的研究,讓人們對早期的太陽系有更深層次的瞭解,Morota說:“Ryugu是原始的碳質物體,包含水合礦物質和有機分子。”透過分析可以瞭解這些分子究竟是如何透過太陽加熱發生化學變化,進而重新理解有機分子究竟是如何演化的。透過一系列研究我們或許可以發現能夠用於人類生活的新的材料。

太空探秘不僅是瞭解宇宙的過程,也是人類與宇宙的另一種對話形式,希望人類能夠透過探查其他行星的活動,對人類生存以及地球的保護作出更多的貢獻!責編/朱張航宇參考文獻:Sample collection from asteroid (162173) Ryugu by Hayabusa2: Implications for surface evolution, Science, 2020:Vol. 368, Issue 6491, pp. 654-659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02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航天有多厲害?全球媒體矚目:登陸小行星傳回超高解析度影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