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單價已經從4G時代初期的15元/GB降低到2019年年末時的4.8元/GB左右。2020年前4個月的資料顯示,流量單價依然處於可快速下滑通道中。
然而,即便流量單價已經降低到如此程度,流量的增速走勢卻長期處於直線下滑中。伴隨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機不離手早已成為大家生活和工作的普遍現象。在寬頻使用者規模的爆發式增長之後,其分流作用已經讓流量難有爆增空間。
一、寬頻使用者規模戳破天花板之後,仍在高速增長中
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1-4月份,我國新增寬頻使用者926萬戶。三大運營商公佈的月度經營資料雖然低於官方資料,但是卻同樣顯示,我國的寬頻使用者處於高速增長時期。在這其中,中國移動的寬頻使用者增量規模尤為突出。
我國人口總量為14億,初步計算得出的家庭戶規模最高為4.67億戶(按照3:1計算)。工業和資訊化部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4月底,三大運營商的寬頻使用者規模已經高達4.59億戶。如果在把其他中小寬頻運營商的使用者加和計算,那麼我國的寬頻使用者規模將超過4.8億戶,接近5億戶。
新一輪的提速降費已經確定寬頻單價再降低15%。這已經意味著寬頻的進一步降價空間,這極有可能進一步刺激寬頻需求。
另外,疊加運營商的營銷推動,寬頻使用者發展規模極有可能出現類似是手機使用者那樣的一家多寬頻現象。
在突破天花板之後,寬頻使用者規模仍然出現了高速增長走勢。中國移動年初公佈的2020年寬頻使用者發展目標為1200萬戶。從現在的發展速度看,中國移動年度寬頻使用者發展目標有望提前到3季度末完成,而全年的使用者發展規模極有可能達到1800萬戶。
如此大規模的增量寬頻使用者背後是更大規模的手機使用者。按照目前比較普遍的家庭戶數對家庭人口1:3的比例進行估算,那麼全年下來將有接近8000萬的手機使用者成為寬頻WIFI傾向使用者。綜合所有寬頻使用者規模之後,將有超過14億手機使用者變成寬頻WIFI傾向使用者。
二、移動網際網路需求越來越大,流量增長卻非常有限
當前4G使用者滲透率已穩定在80%附近,如果扣除向5G遷移的影響,那麼4G使用者滲透率還可以更高。然而即便如此,也改變不了使用者傾向於更便宜(免費)的寬頻WIFI,特別是在影片、圖片清晰度越來越高,流量佔用或者消耗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同樣的影片市場,流量消耗已經是原來的幾倍。
近一年來,手機使用者DOU雖然在起伏中保持了總體增長走勢,但是月度之間的增量已經越來越小,甚至個別月份還出現了負增長。今年4月份的使用者DOU僅相當於去年11月份的數值。這不但與手機使用者持續增長的走勢不符,而且也與使用者移動網際網路需求越來越大的現實不符,這其中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寬頻的分流作用影響。
另外,宏觀經濟的不夠景氣從原動力方面減弱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流量消耗衝動,這或許逼迫使用者選擇更便宜的寬頻WIFI。官方公佈資料顯示,我國有6億人口月均收入為1000元左右,平均每天也就33元。在當前收入增長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通訊費用消耗佔比自然會遭受被動影響。
國內最權威的網際網路調查報告《中國網際網路統計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網民是年齡低、學歷低、收入低三低人群。在宏觀經濟大趨勢之下,“三低人群”最明智的選擇自然是各種免費和各種蹭網。
流量消耗增長受限,必然導致流量收入的增長乏力。2018年和 2019年的資料都證實這個結論。也正是受限於流量收入的增長有限,運營商電信業務收入增長幅度被整體拉低了。下圖所示,2019年流量收入增量僅有25億元,遠低於2018年的560億元。
三、5G已經在加速到來,流量量收剪刀差或難改變
韓國運營商的資料顯示,相比4G使用者,5G使用者的DOU都有成倍的增長。對運營商來說,5G使用者DOU的翻倍增長自然是好事,然而5G流量單價已經比4G流量單價低了很多。除此之外,5G網路的建設和維護成本也都遠高於4G。在此種情況下,5G激發的增量流量最終能否帶來相應的流量收入紅利嗎?
如果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4G時代初期,彼時既沒有提速降費,也沒有流量不限量,運營商靠著放任流量對語音的替代,特別放任微信等對語音的替代,實現了從語音向流量經營轉型。現在5G時代在加速到來,運營商靠什麼來完成從4G向5G時代的變遷呢?
在追求5G使用者規模增長的道路上,運營商不但使出了7折優惠,而且還推出了30元的5G流量包(下圖為中國移動推出的5G流量包)。其中最便宜的流量包中流量單價已經降低到0.67元/GB,大眾使用者最容易接受的也降低到了3元/GB。
5G資費在去年剛上架時的最低128元/月,其中包含30GB流量和500分鐘通話。不管運營商內部怎麼對語音和流量進行分賬,但是現在使用30G的流量,最低只需要20元/月,當然此時的基礎套餐顯示也只有少量使用者可以享受。
雖然5G的目標客戶不在個人市場,但是在5G時代前期,個人市場將是主要的5G業務收入來源。在寬頻使用者高速增長之後,寬頻分流影響必然會持續增強,此時如何平衡寬頻和流量業務的效用,需要運營商全面評估。畢竟寬頻的價值鏈還還不夠長,寬頻的收入貢獻還難以與流量比肩。在流量收入一家獨大的情況下,降低寬頻對流量的分流影響已經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