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近25年科技成果大盤點,有幾大重要領域不得不看

由 戚國慶 釋出於 科技

本文轉自【網易智慧】;

網易智慧訊 提起1995年,許多人都感覺似乎已經十分遙遠,那時炙手可熱的科技產品,比如DVD播放機、行動電話等現在看來顯得如此笨重。然而在那之後的25年裡,科技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許多科技產品和技術永遠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讓我們與資訊、娛樂和彼此更緊密地聯絡起來。

1.蘋果手機

蘋果手機並不是第一款智慧手機,但2007年的問世的確“一炮而紅”。它具有強大的功能,能夠執行數千個應用程式,將我們前所未見的諸多功能整合到一臺裝置上,實現社交、通訊、行動網路全球互聯。蘋果發起的行動通訊革命也結束了傻瓜相機、GPS儀表盤、攝像機、掌上電腦以及MP3播放器時代。現在人們使用手機購物、照明等,蘋果手機成為科技界的瑞士軍刀。在iPhone推出13年後的今天,全球有超過35億人使用智慧手機,幾乎佔地球人口的一半。

2.WI-FI

如果沒有Wi-Fi等無線通訊技術,我們今天使用的智慧手機和網際網路就不可能實現。1995年,當你想在家“網上衝浪”時你需要一根網線,1997年,WI-FI技術問世並投入使用,人們終於可以擺脫網線束縛,享受在家或辦公室可以隨意走動上網的方便快捷。多年來,Wi-Fi變得越來越快,並進入了電腦、移動裝置甚至汽車領域。

3.物聯網

Wi-Fi不僅讓我們可以檢視電子郵件或逃避無聊,它還使大量無需人與人互動就能連線和共享資訊的消費裝置成為可能,創造了名為物聯網的系統。物聯網這個詞出現在1999年,但直到最近十幾年才嶄露頭角。今天,全球有數百億臺聯網裝置,可以讓我們執行智慧家居任務,比如開啟燈,檢查前門等。以及工業應用,例如在醫療保健和市政服務管理方面。今年在物聯網技術上的支出預計將達到2480億美元,是三年前的兩倍多。在五年內,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5萬億美元。

4.語音助手

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智慧家居的核心是語音助手,如亞馬遜Alexa、谷歌助手和蘋果Siri。“小語音助手們”連上網就能主動為你播報天氣、新聞,播放各種音樂等。截止2019年,全球有超過32.5億臺裝置在使用語音識別技術,預計在2023年該數字將增至8億。但這項技術同樣存在隱私問題,會將使用者資訊傳輸給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等。三大公司均承認,為了提高軟體的準確性,他們使用人工承包商來監聽語音助手對話。

5.藍芽

另一項必不可少的無線通訊技術當屬藍芽技術,這是一種短距離連線裝置的無線電鏈路。1999年問世的藍芽技術,可實現短距離資訊無線互動,幫助使用者騰開手邊通話邊幹活,如開車時打電話等。之後,藍芽技術還可與無線藍芽耳機、行動式無線揚聲器、智慧手機、電腦和汽車短距離互聯。2012至2018年間,全球藍芽使用者超過百億。現在,藍芽技術還被廣泛使用於智慧家居中,用藍芽技術控制門鎖、燈光等。

6.虛擬專用網

虛擬專用網(VPN)本質上是用於在網際網路上傳輸資料的加密隧道,這對萬千企業私人使用者來說至關重要。1996年,該技術問世,最初僅用於公司內網,這樣他們的遠端員工就可以安全地訪問公司的內部網。到2018年,超過四分之一的網路使用者使用VPN技術。

7.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加密數字貨幣。2017年1月1日,比特幣價值突破1000美元,同年12月價值超過19000美元,2018年上半年其價值跌落了50%。比特幣集科技、貨幣、數學、經濟、社會動力學等多學科知識於一體,比特幣不透過使用者名稱、ID或社會安全號碼連線買賣雙方,而是使用加密金鑰。比特幣交易風險大,同時會有數千“淘金者”競爭。

8.區塊鏈

比特幣起源於區塊鏈技術,後者是加密貨幣背後的加密技術。由於區塊鏈作為一種安全的數字賬簿工作,許多初創公司希望將其應用於投票、彩票、身份證和身份驗證、圖形渲染、福利支付、求職和保險支付等方面。分析公司Gartner估計,到2025年,區塊鏈將為企業提供1760億美元的價值,到2030年將達到驚人的3.1萬億美元。

9.MP3

在過去的25年裡,娛樂裝置變得更加便攜,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MP3和MP4壓縮技術的引入。對高質量、低位元率編碼的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這個想法是將音訊壓縮成數字檔案,而音訊質量幾乎沒有損失。我們今天所知的MP3標準是在90年代中期出現的,但第一個移動MP3播放器直到1998年才開始為消費者所用,當時韓國Saehan公司釋出了MPMan,這是一款基於Flash的播放器,可以容納大約12首歌曲。

1999年,當時19歲的學生肖恩·範寧(Shawn Fning)建立了一個軟體一款,允許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上免費交換MP3檔案。然而此舉削減了唱片行業和藝術家的利潤,他們提起訴訟,最終導致Napster破產,但這種形式幫助催生了Spotify、蘋果音樂(Apple Music)等許多流媒體音樂服務。

10.面部識別

新興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其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可透過使用者面部特徵進行核實和識別身份。這項技術幫助我們解鎖裝置並將數字相簿中的照片分類,但監控和營銷可能才是其最終的主要用途。連線到面部識別資料庫的攝像頭包含數百萬張面部照片和駕照照片,用於識別犯罪嫌疑人。

此外,當你走進超市或商店,人臉識別還可根據你日常喜好推薦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特定商品。不過,這些活動都會引發隱私問題,從執法越權,到帶有隱藏種族偏見的系統,再到駭客獲取您的安全資訊,不一而足。而且有些系統並不總是非常準確。即便如此,人臉識別技術市場前景依舊廣闊,單在美國,這個市場規模預計能從2019年的32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0億美元。

11.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AI)過去僅限於科幻小說中,但近幾十年來,它已經進入現實世界,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除了充當面部識別背後的大腦,AI還幫助解決交通、零售和醫療保健方面的關鍵問題。在網際網路上,它被用於從語音識別到垃圾郵件過濾等。華納兄弟甚至計劃使用AI來分析其潛在的電影,並選擇哪些電影進行開發。

但也有人擔心,隨著包括無人機、導彈防禦系統和哨兵機器人在內的自主武器的發明,反烏托邦的未來迫在眉睫。行業領袖呼籲對這項技術進行監管,以防止像深度偽造(deepfakes)這樣的工具帶來的潛在危害,這些工具可以偽造影片,讓人們看起來好像說了或做了他們沒有說過或做過的事情。

12.無人機

無人機在最近幾年取得長足進步,這個最初只是業餘愛好者的裝置已經改變了許多行業,包括利用無人機拍攝電影,向交通不便的地方遞送包裹,勘察建築工地,併為農作物噴灑殺蟲劑等。無人機現在分為多個種類,從四軸飛行器到攜帶有效載荷的迷你飛機。在美墨邊境,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使用價值1600萬美元的軍用捕食者無人機,飛行高度可達15000米,配備了足夠強大的雷達,可以探測沙子中的腳印。在可見的將來,無人機預計將擠滿天空,充當私人空中計程車,並執行運送藥品、幫助搜救和滅火等救生職責。

13.DNA檢測試劑盒

透過簡單的臉頰拭子或唾液樣本,DNA檢測試劑盒幫助加深了我們對祖先的瞭解及確定親子關係,並揭示了特定健康問題和疾病易感性。在過去的幾年裡,這些工具包已經變得相當實惠和受歡迎。執法機構尤其喜歡這類工具,基因系譜技術幫助他們破獲了多起謀殺、強姦和襲擊案件,其中有些是數十年的懸案。調查人員使用傳統的家譜研究來確定可能的嫌疑人,然後測試這些嫌疑人是否與犯罪現場的DNA匹配。但這種做法依賴於調查人員能夠接觸到大量的DNA圖譜,這引發了隱私監管機構的擔憂。

14.量子計算

公司和國家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量子計算的研發,他們打賭這會帶來豐厚回報,在化學、航運、材料設計、金融、AI等領域開闢新的能力。這項技術開始顯示出研究人員幾十年來始終預測的前景。去年,谷歌設計的Sycamore量子處理器在200秒內完成了驚人任務,需要世界上最快超級計算機運算1萬年。曾經銷售過大量大型機的霍尼韋爾預測,在未來五年中,其量子計算機的效能將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到2025年,它們的速度將提高10萬倍。

15.社交網路

20年前,網路世界是個非常不同的地方。有些人可能還記得成立於2002年的Friendster,它允許人們填寫線上個人資料,並與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的人聯絡。但兩年後,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改變了一切,他推出了面向大學生的社交網站Facebook。Facebook在2006年向公眾開放,很快就把Friendster和MySpace遠遠甩在了後面。如今,Facebook幫助人們聯絡和保持聯絡,但它真正的業務是廣告。去年,其廣告收入達320億美元。它還為人們聊天、分享照片和找工作等活動鋪平了道路。Facebook現在有23.7億使用者,幾乎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16.3D列印

3D列印正在逐漸發展成為主流技術,家用3D印表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3D列印作為設計任何東西的原型的簡便方式,很早就站穩了腳跟。這項技術允許製造商製造比金屬替代品更輕、形狀不同尋常的塑膠部件,這是傳統注塑方法無法實現的。這些裝置被用來在足球頭盔和阿迪達斯跑鞋內製造材料,保時捷計劃推出新的3D列印程式,允許客戶對他們的汽車座椅進行部分3D列印。有人稱3D列印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諮詢公司德勤(Deloitte)估計,美國大公司在該領域的支出正以每年約13%的速度增長,2020年可能達到20億美元。

17.影片流服務

25年前,一種新的媒體儲存格式席捲了娛樂界,DVD的畫質和音質都優於VHS錄影帶,而且它們在貨架上佔用的空間更少。電影租賃商店拋棄了VHS,轉而使用DVD,Netflix等線上租賃服務應運而生,提供了將租來的光碟直接郵寄給使用者的便利。然後Netflix推出了流媒體服務,允許人們在網際網路上觀看影視節目。消費者愛上了點播的便捷性,開始了“掐線”現象。隨著亞馬遜Prime Video、Hulu和YouTube等更多流媒體服務的出現,消費者開始取消有線和衛星訂閱,百視通(Blockbuster)等租賃服務也紛紛倒閉。eMarketer的資料顯示,到明年,預計將有超過1/5的美國家庭取消有線和衛星服務。

18.音樂流媒體服務

黑膠唱片將永遠受到發燒友的歡迎,但流媒體服務仍是音樂收聽的未來。流媒體音樂很便宜,甚至是免費的,而且在便利性方面超過了任何物理格式。統計資料顯示,流媒體現在佔美國所有音樂消費的85%,比2018年增長了7.6%。2019年,點播音訊流媒體服務消費達到創紀錄的7050億次,比上年增長32%。RIAA的資料發現,2019年音樂行業總收入增長了13%,達到111億美元,其中流媒體收入佔總收入的近80%。但與此同時,2019年專輯銷量下滑23%,歌曲銷量下滑26%。

19.應用程式

移動應用改變了我們消費媒體和溝通的方式,從新聞和流媒體服務到簡訊和社交媒體應用都是如此。它們還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幫助我們獲得按需乘車、短期和長期租賃以及食品外賣服務等。蘋果應用商店中有200多萬個應用程式,創造了大約500億美元的收入。

20.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的前景已經被吹捧了十多年:支持者說,如果沒有人類司機,汽車將會更安全、更舒適,特別是在長途旅行中。長期以來,科技公司始終致力於將其變成現實。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Waymo的無人駕駛車隊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在公共道路上行駛了超過3200萬公里。雖然全自動駕駛汽車可能在未來十年內依然不會成為現實,但我們已經從為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的技術中受益,包括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前向碰撞制動、自動停車、自動駕駛和車道保持輔助等。

21.射頻識別

零售商在大約20年前就愛上了射頻識別跟蹤,吹捧這種小晶片是控制庫存和減少盜竊的便捷方式,而人們不必接觸標記的物品。如今,它們有各種各樣的應用,包括跟蹤汽車、計算機裝置和書籍。它們被植入動物體內,幫助識別走失的寵物身份,農民用它們來監控莊稼和牲畜,它們還幫助食品公司追蹤包裝商品的來源。由於需求的增長,特別是在醫療和保健行業,跟蹤技術被用來監控患者和標籤藥物,RFID標籤行業的支出預計將達到170億美元,是2018年82億美元的兩倍多。

22.虛擬現實

許多公司已經開始使用虛擬現實(VR)技術,它將使用者帶到計算機生成的世界。VR曾經僅存在於華特迪士尼的《創世紀》(Tron)等科幻電影領域,現在已經成長為價值約180億美元的現實世界產業。雖然影片遊戲行業預計將從VR中獲得經濟提振,但科技行業看到了這項新興技術更廣泛的應用,包括教育、醫療保健、建築和娛樂。

23.視訊會議

隨著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的世界,迫使我們避免與他人接觸,視訊會議的普及程度呈爆炸式增長。可視電話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始終以某種形式呈現,但直到網路出現後這項技術才開始騰飛。與網路攝像頭一起,Skype和iChat等免費網際網路服務在21世紀頭10年普及了這項技術,將視訊會議帶到了網際網路的各個角落。隨著公司和學校實施在家工作和學習的政策,視訊會議應用越來越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