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定製簡史:從定製外殼到定製「基因」
汽車發明之初,是以一種定製的方式來製造的。
1920年代的汽車只針對有錢人,像勞斯萊斯這樣的汽車公司只生產底盤,顧客還要再透過找「車身製造廠」來製造一套獨特的定製車身才行。
直到亨利·福特將裝配流水線生產的概念應用到整個汽車製造過程中之後,價格合理且可靠的汽車才得以廣泛普及。之後汽車的製造才逐漸專業化和規模化。
因此,T 型車從 1908 年首次亮相到 1927 年停產之間共售出 1500 萬輛,效率的提升也讓汽車設計的「趨同化」的道路。
福特 T 型車流水線
福特官方
但汽車個性化的需求始終需要滿足,後來越來越多擁有不同「性格」的汽車品牌出現,同時汽車製造中也逐漸加入了淺層的定製化,例如汽車的外觀、顏色、內飾、配置選擇。甚至透過不同個性表達來彰顯個人品味,已成為汽車行業賦予「豪華」的一種新內涵。
「技術正在將大規模的市場轉化成無數的利基市場」《長尾理論》這本書的觀點似乎在這裡更能體現。基礎需求滿足之後,人們的新需求正在分崩離析,演化更多小眾需求或者說個性化需求。
於是,直到製造業又重新回到世界舞臺中心,定製化汽車似乎迎來了新的春天。
2012 年,美國首先提出工業網際網路概念。這個概念由 GE 最早提出,它更加註重基於網際網路技術,使製造業的資料流、硬體、軟體實現智慧互動,利用智慧系統的大資料分析工具進行資料探勘和視覺化展現,形成「智慧決策」,為生產管理排除更多不確定性。
2013 年,德國首次在漢諾威展上提出了工業 4.0 戰略,工業 4.0 更強調的是工廠與工廠之間企業橫向的整合,以及從最終的材料到使用者端到端的整合。
於是汽車產業的 C2B 的模式(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費者到企業)、C2M 模式(Customer-to-Manufacturer,使用者直連製造)開始盛行。由此更多的汽車配置出現,越來越多的定製化需求被滿足。
這背後也要求汽車企業在供應鏈、生產線、渠道鏈以及企業的 IT 架構等全價值鏈中進行一次「換骨」式的革新,更像是一次典型的「製造業升級」。
「汽車定製化」似乎已經成為了汽車廠商角逐的下一個戰場。不再像以往那樣提供千篇一律的產品和服務,為的就是符合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而對於整車製造企業,汽車產品的交付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將面臨越來越高的挑戰。
現在個性化生產下,使用者等待的時間都會比較長。「這背後考驗的是整個支援體系,其實做個性化定製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蔚來李斌表示,如果是選擇配置太多了的話,很容易有零部件的庫存問題,所以製造的整個體系必須支援才可以。
隨著智慧電動汽車的普及,未來新的個性化定製可能會再次「流行」。
不僅僅是因為電動汽車的零部件較傳統汽車大幅減少,結構更加簡介,易於模組化。更重要的是,未來人們對於定製化的需求不再是「皮膚」表層的定製化,更是汽車內部的「基因」定製化。
在不同的儀表盤和內飾之下,背後驅動的其實是使用者體驗。但體驗是個人和主觀的,並且它會極大地受到我們過去的經驗、個人喜好、情緒和許多其他因素影響。所以汽車內更多個性化的「軟體」就會像淘寶的「千人千面」、像抖音的「推薦演算法」那樣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了。
使用者體驗並不是隨網際網路一起發明的新事物。一開始,偉大的設計師就已經瞭解了體驗的重要性,只是如今汽車產品的研發設計需要適應新一代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而已。
6 月 19 日到 6 月 21 日,登入 B 站,觀看極客公園和 bilibili 共同舉辦的「Rebuild 2020:Move on!」線上大會,這裡有超 30 位由科學家、企業家以及 B 站 UP 主組成的「全明星陣容」。
屆時蔚來汽車的創始人李斌將與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進行一場走心對談。大會過程中,還會展示一輛蔚來汽車「定製化」生產的全過程。如果你對一輛智慧電動汽車的「定製化」過程充滿好奇,那你一定不能錯過。同時,你還有機會成為「天選之子」,在活動期間獲得一輛蔚來 ES6 的半年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