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鋼”,高階製造鍛造核心競爭力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明明是一卷鋼材,展開後卻薄如蟬翼,用手輕輕就能撕開,所以被形象地稱作“手撕鋼”。
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技術質量部副部長、“手撕鋼”產品工程師廖席介紹:“這種產品一度被國外幾家企業壟斷,如今我們不僅打破了國際壟斷,還成為寬幅‘手撕鋼’全球唯一生產基地。”他們研發生產的“手撕鋼”不僅薄而且寬,寬度達600毫米,而國外同類產品寬度均在450毫米以內。
技術突破來自一個年輕的群體——2016年創新研發團隊成立時,14名成員平均年齡只有30歲。之後兩年中,他們攻克175個裝置難題、452個工藝難題,經歷700多次失敗,終於突破了鋼質純淨度、產線工藝、控制水平、高等級表面精度、產品效能五大核心工藝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從研發到技術攻關,最後實現量產,面對諸多困難,這群年輕人秉持著太鋼人百折不撓的精神,始終堅忍不拔。“手撕鋼”過光亮退火線要經過260米長的帶鋼通道,最容易發生質量問題的是抽帶,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幾乎讓大家絕望。光亮線首席工程師王向宇向廠裡請命:“給我1000米,讓我試一試!”1000米“手撕鋼”價值10萬元,大家都為他捏一把汗,而王向宇不負眾望,只用了400米就攻克了難題。
“手撕鋼”是怎樣生產出來的呢?“1個軋程需要進行6次180噸的液壓,每次都要檢查鋼材表面有無色差、是否平整等。要想製造出0.02毫米鋼材,需要4個軋程。”公司安全生產部部長劉玉棟說。
“‘手撕鋼’的原材料是普通鋼材,但軋至0.02毫米後,價格比普通鋼材貴出很多倍,每克可以賣到五六元,幾乎和一張同等面積的百元人民幣等值。”該公司黨總支書記、經理王天翔說,作為年輕一代的國企人,就是要用智慧和汗水,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精造”不斷進步。王天翔介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他們接到了海外客戶12噸的“手撕鋼”訂單,但卻只給15天時間。團隊只用3天就解決了全部技術難題,最終提前3天完成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