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哪支球隊在歐冠中的奪冠最不可思議,我想即使你不是紅魔球迷,也會選擇99年的諾坎普吧。有的球迷可能會說伊斯坦布林之夜才堪稱奇蹟。不過在我看來,那次是偶然中也有必然。首先,米蘭為利物浦留下了充足的時間,長達半場;其次,那場比賽中,米蘭人的體能狀況明顯不佳,受整個賽季的拖累,下半場明顯跟不上利物浦瘋狂的攻防節奏了;第三,米蘭對斯米切爾這位奇兵準備不足;第四,點球決戰中,利物浦門將杜德克的干擾戰術收到了奇效。說回本場比賽,先簡要介紹一下比賽背景。年的歐冠決賽,於5月26日在巴薩羅那諾坎普球場舉行,曼聯在傷停補時階段連入兩球,2比1擊敗拜仁慕尼黑,歷史上第二次獲得歐冠獎盃。
這場比賽的跌宕起伏堪稱經典,甚至是超越了足球與體育範疇的奇蹟,經常在各項評選中獲獎。當值主裁是著名的光頭裁判科利納,也稱這是他職業裁判生涯中最難忘的比賽,而曼聯的球迷則稱其為俱樂部一百多年曆史中最激動人心的奇蹟時刻。那麼我就來分析一下本場比賽的神奇之處,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比賽當天是曼聯傳奇巴斯比爵士誕辰90週年紀念日。巴斯比爵士出生於年5月26日,年1月20日逝世。他曾作為主教練率領曼聯奪取過聯賽和歐冠的冠軍獎盃。為曼聯培養出的青年才俊被稱為“巴斯比寶貝”。逝世前親眼目睹了紅魔曼聯在弗格森治理下恢復王者榮耀,時隔30多年重奪聯賽冠軍。
因此,有人認為冥冥中是巴斯比爵士在護佑著曼聯。其次,比賽充滿了傳奇色彩。拜仁開場僅6分鐘就取得領先,巴斯勒直接任意球洞穿了舒梅切爾的城門。在隨後的比賽中,曼聯踢得很掙扎。因為他們中場的兩位絕對主力累積黃牌被迫停賽,他們是隊長羅伊·基恩和斯科爾斯,這一攻一守銜接中前場的兩個樞紐的缺陣,完全打亂了曼聯的攻防體系,代替他們出場的巴特和布魯姆奎斯特,面對對方陣中的世界名將馬特烏斯和埃芬伯格明顯力不從心,吉格斯和貝克漢姆由於缺少中場的排程和支援,他們在邊路的突破和傳中也都無法給對方製造威脅。下半場開始後,場上局面仍然是拜仁佔據優勢。
比賽一分一秒地流逝著,拜仁距離冠軍只有咫尺之遙。這時,比賽的轉折點出現了。奇蹟發生了。第67和81分鐘,曼聯主帥弗格森先後換上了33歲的老將謝林漢姆和索爾斯克亞,改打三前鋒強攻。傷停補時,曼聯獲得角球,貝克漢姆主罰。此時英國著名足球解說,本身也是曼聯球迷的提爾德斯利在轉播中說:“曼聯能進球嗎?他們總是在最後時刻進球的。”小貝的角球,造成了一片混亂,拜仁的解圍球未踢遠,大禁區線上的吉格斯迎球右腳凌空掃射,小禁區外的謝林漢姆順勢180度轉身射門,打入球門右下死角,曼聯全場落後了84分鐘後,在傷停補時第一分鐘扳平比分。
奇蹟還在繼續,拜仁中場開球后,被曼聯斷下,攻到前場,再次獲得角球。謝林漢姆在中路前點蹭到皮球,皮球改變方向後,落到了小禁區線後點的索爾斯克亞面前。索爾斯克亞用“大腳趾”將球凌空墊入球門,曼聯反超比分。提爾德斯利激動萬分地喊道:“索爾斯克亞爾贏了它(指冠軍盃)。”“曼聯隊到了上帝承諾的聖土。(PromisedLand,指三冠王)”難忘的場景還有這些:當第四官員舉牌示意傷停補時三分鐘時,曼聯還落後著。此時,歐足聯的秘書告訴主席約翰松說“主席,比賽快結束了,您該下去給拜仁頒獎了”,約翰松在走過曼聯名宿博比·查爾頓面前時,還對他說了一句“抱歉”以示安慰,而歐足聯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將拜仁色彩的絲帶繫到著名的“大耳朵”獎盃上。
當約翰松剛走到下面,秘書說:“曼聯進了一個,要打加時了”,約翰松就又往主席臺走,結果到主席臺剛坐下,秘書跑過來說:“您要下去給曼聯頒獎了”。後來他回憶當時的場景,第一個念頭就是:“太不可思議了。輸球的在跳舞,贏球的在痛哭。”拜仁多名球員,包括前鋒揚克爾、中衛庫福爾和之前已經被換下場的馬特烏斯,接受不了如此殘酷的打擊,當場崩潰,甚至失聲痛哭倒地不起。主裁科利納甚至拉起了幾名已經站不起來的拜仁球員,讓比賽短暫繼續,但很快吹響了終場哨音。本場比賽為曼聯那個三冠王的神奇賽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為謝林漢姆和索爾斯克亞這兩位神奇替補的傳奇生涯再添傳奇色彩。
這場比賽也把老爵爺的執教藝術推上了頂峰。他的臨場指揮和調整能力在本場比賽中,發揮的淋漓盡致。戰術分析:曼聯上半場為什麼被動落後?主要原因在於曼聯中場失控。曼聯是442平行中場佈陣,而拜仁採取的近似352陣型,兩個邊翼衛頂得很靠上,中場馬特烏斯、埃芬博格、傑裡梅斯靠得很近,完全控制住了中場。再加上曼聯的主力中場基恩和斯科爾斯停賽,使得中場攻防全面落了下風,無論是防守硬度,還是組織排程,進攻前插,都失去了往日的水準,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基恩在場時強悍的氣勢。開場就被對手壓制,兩個邊後衛壓不上去。六分鐘就失球,更是失了先手,丟了氣勢。
沒了中場中路的排程,又沒有邊後衛的支援,吉格斯、小貝的邊路也就打不出來了,前場的黑風雙煞就成了擺設,更陷入了對手三中衛的包圍。下半場曼聯做了哪些調整,改變了局面?在被動局面下,老爵爺先用謝林漢姆換下布隆姆奎斯特,相當於打三前鋒了,粗看像在搏命,其實是等於強行拉開了對手三中衛的空間,壓迫對手兩個邊路回收,使得小貝和吉格斯,包括兩個邊後衛都有了更多的壓上空間,同時,中路也多了接應點。之後,再用索聖換下體能下降的科爾,進一步強化中路搶點的能力。拜仁為什麼頂不住了?在那個三冠王的賽季,曼聯的陣容更加齊整,特別是前場的四大前鋒都是效率超高的得分能手,選擇誰出場都讓人放心。
而且在國內賽場連續經歷了多次生死戰中的絕境逢生,心理上佔據優勢,可以說信心爆棚。中場幾大主力特點鮮明,基恩的硬度,斯科爾斯的前插,左路吉格斯的突破,右路小貝的傳中,天下共知,可就是防不勝防。反觀拜仁,主力陣容相對固定,反而導致主力球員更加疲勞,在這場生死決戰中,雖然開場就取得了領先,反而背上了心理包袱,越踢到後面壓力越大,體能下降越快,兩個失球雖然有一定偶然成分,但在一定程度上,都和體能不足,精力不夠集中,反應不及時有關,最終導致了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