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多國語言翻譯“越野滑雪”?體育服務中如何與國際運動員進行專業交流?10月27日,在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北京冬奧組委在京舉辦《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釋出暨冬奧術語平臺V3版交付儀式。
《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和冬奧術語平臺收錄的名詞涉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全部競賽專案,覆蓋中、英、法、日、韓、俄、德、西班牙八個語種。
“我們發現,每屆冬奧會結束後,原有團隊解散,語言材料基本找不到,此次把它做成術語平臺,就是希望利用2022年冬奧會把重要語言遺產留下來。”冬奧術語平臺專案首席專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劉和平介紹,2017年5月,北京冬奧組委、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啟動“北京冬奧會語言服務行動計劃”,《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和“冬奧術語平臺”是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和成果。
冬奧術語平臺的第一(V1)、第二(V2)版本已於此前交付,作為內部測試使用,檢索數量已經超過了十萬次。此次交付的V3版不僅為北京冬奧會的口筆譯人員、志願者、運動員、裁判員、新聞媒體工作人員提供服務,也面向公眾開放註冊。
記者現場瞭解到,公眾目前已可透過“冬奧術語平臺”進行冬奧會體育專案的術語查詢、翻譯及學習。記者瀏覽發現,該平臺介面簡潔清晰,在搜尋詞條下,有八個語種的選項,點選可切換相應語言介面。平臺上不僅可以查詢花樣滑冰、滑雪、冰壺等冬奧專案的各語種專業術語,還可以查詢運動專案的起源、運動方式,“智慧”系統還可以進行自動翻譯和奧運知識科普。
《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紙質書籍委託北京語言大學研製、商務印書館出版、北京冬奧組委和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支援和指導,作為公益產品,不定價、不銷售。
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表示,《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的釋出和冬奧術語平臺的正式交付,打造了紙質書籍和網路線上平臺融合出版、相互聯動的新模式,是冬奧語言服務歷史上的首創,將成為本屆冬奧會的重要文化遺產及奧林匹克精神傳播的重要載體。
《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書籍釋出。圖/新京報記者 劉洋
“冬奧術語平臺”最突出的特點是“動態”
新京報:《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和“冬奧術語平臺”有哪些獨特之處?
劉和平:此次釋出的《冬奧會體育專案名詞》是全球第一本多語種的與冬奧會相關的詞典,共收錄3000餘條核心名詞,為體育語言遺產增添新的內容。“冬奧術語平臺”則是全球第一個與冬奧會相關的多語種智慧化平臺,涵蓋冬奧會核心術語、運營術語及常用詞彙,八個語種的術語共計13.2萬條,填補了冬奧術語的空白。
新京報:可以介紹一下術語平臺的特點嗎?
劉和平:術語平臺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動態。北京冬奧組委在使用中會不時地跟我們反饋新的詞彙,也反饋一些已經不用的詞彙,我們根據他們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整。同時,北京語言大學260名參加測試賽和大賽的學生志願者也會幫我們進一步收集新的術語表達方法,不斷更新平臺內容。
新京報:得到這些權威的語言資訊是不是下了很多功夫?
劉和平:為保證詞典的權威性,編纂工作得到教育部、國家語委、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指導和支援,邀請國內外體育領域的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負責編纂,編委會涵蓋八個語種,每個語種的團隊中至少有一名母語國成員,對名詞進行確認和研究。我們不僅每半年開一次專委會,還帶領專家到北京冬奧會的三個賽區實地考察、瞭解需求,學生也要參加各種翻譯同傳。四年來,我們和專家們不斷地磋商、打磨、修改,最終有了這一成果。
新京報:具體如何磋商?
劉和平:比如“空翻”這個名詞,英文裡有四五個詞條,我們就要由專家、甚至國際裁判依據使用習慣確認,這類情況特別多。還有像美國和加拿大,雖然同屬北美國家,但兩國在使用體育術語名詞時也會有不同,這時我們就會請加拿大和美國的專家、體育專家溝通,希望達成一致。無法達成一致的,我們都將保留在詞典中。
術語平臺不僅為冬奧服務,也助力語言服務人才培養
新京報:學生志願者在其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劉和平:北京語言大學為北京冬奧會特別培養了兩屆研究生作為語言服務的奧運志願者,目前52人都在為冬奧會服務。學生志願者們在各場館工作,在接觸不同語種時可能會發現有些詞彙在平臺中還未涉及,他們會收集這些詞彙,我們將其中的常用詞彙補充到平臺中。比如我的一個學生在冰場製冰過程中,接觸到很多相關術語,也會跟我們探討是否補充到平臺中。對學生而言,他們在為賽事提供服務的同時,也在學習語言。
新京報:作為高校,開發這一平臺在育人方面將帶來哪些影響?
劉和平:平臺如今不僅為冬奧服務,也為培養體育領域的語言服務人才服務,為將來的教育服務。未來,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培養更多瞭解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人才,培養了解國家重點發展的體育專案的人才。冬奧會結束後,我們還將繼續完善這個平臺,讓它成為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的語言遺產。四年來,我們有幾百名教師和學生參與過該專案。冬奧會結束之後,隨著國家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他們也可以選擇繼續從事體育運動語言服務工作。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