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全運會男子50公里競走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開走,山東運動員邊通達以3小時52分17秒的成績率先來到終點,為山東體育代表團拿到本屆全運會第58枚金牌。
“終於可以退役了!” 賽後,面對記者的鏡頭與錄音筆,邊通達難掩激動,喊了出來。這位參加過三屆全運會的競走老將,在先後收穫銅牌、銀牌與金牌後,職業生涯終於圓滿了。
在賽後採訪時,這位山東小夥兒也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說這個有點丟人哈,我(比賽)沒有一次不尿在褲子裡,因為50公里要想拿成績,就不能說是中途去上廁所。”
因為褲子被打溼了,邊通達的腿上也磨出了血,他的短短几句話,令人滿心敬佩,這樣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一點也不“丟人”。
做自己的別針
邊通達,名字中的三個字都帶著“走之底”,註定他與“走”結下不解之緣。從2011年正式成為山東省田徑競走隊隊員,30歲的他已經在隊中整十年。
東京奧運會,邊通達因一枚沒來得及合上的別針,小“火”了一把。
8月6日的日本東京,室外溫度是30度,單看資料還算不上“炎熱”。但在烈日高懸的室外競走50公里,將近4個小時,對運動員的體力和耐力都是巨大的考驗。
邊通達短褲上的別針在這時起到了作用。感到難受的時候、想放棄的時候,邊通達就會用別針扎一下自己,刺激大腦。 橫跨幾個小時的比賽,他紮了自己十幾下,胳膊上留下了一道道暗紅色的劃痕,劃痕帶來的刺痛感讓他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從放棄的邊緣拉回來。
這樣的別針還有兩個,別在他胸前的號碼簿上。邊通達說,這是為了防止別針意外掉落。
一個半月後,從東京到西安,邊通達短褲上的別針不見了。邊通達在沒有別針的情況下,“走”完了全程。
“小邊,今天咱們沒有別針,但是我相信你的毅力,你就是自己的別針!”在最後的衝刺階段,邊通達的領隊單雲龍在場邊向他喊道。
邊通達沒有辜負單領隊的期望,一路衝向終點。雖然已經筋疲力盡,但他還是首先回身,拉起癱倒在地的第二名選手。
邊通達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別針,或許他還成為其他人心中的“別針”。
隔離也不放鬆
留給邊通達備戰全運會的時間很短。
東京奧運會,邊通達收穫了第7名,是參賽的中國選手中排名最高的。從東京回來之後,邊通達就進入了隔離時間。
邊通達的教練李明才說,雖然封閉隔離,但邊通達一直沒有停止過訓練。“他每天都會發自己在房間裡的訓練影片,或是語音發一下訓練情況,每天都在和教練彙報溝通。”
雖然每天堅持訓練,但畢竟在房間裡進行的訓練算不上系統,強度也很難提升上去。邊通達為更快地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採用了“以賽代練”的方法。在此前邊通達參加男子20公里競走專案時,他更多的是在尋找“感覺”。
男子20公里競走專案,邊通達走到13公里後並沒有堅持,而是選擇了中途退出。山東田徑隊領隊姚方文介紹,賽前邊通達制定的戰略是,走到10公里處看看身體的反應。“如果反應太大,那就退下來,把比賽作為一個強度刺激,我們當時是這麼設計的。”
山東競走隊有六名運動員透過預賽來到決賽,在人數上就佔據了不小的優勢。“來西安之前,我們制定的戰術就是圍繞拿金牌來設計的,併為此做了很多準備。” 姚方文說。
最後一枚金牌
邊通達的這枚金牌,意義非凡。
2013年男子20公里競走專案,邊通達收穫了一枚銅牌。4年後的天津,他在同一專案中斬獲銀牌。如今再添一金,邊通達說,自己已經“湊齊了”。
“說實話自己狀態一般,只能說憑藉奧運會積累的經驗,完成了這場比賽。”賽後,邊通達總結道。
到達終點後,邊通達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賽後,邊通達有些許哽咽,他說,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50公里競走比賽,也很有可能是人生最後一次競走比賽。 正因如此,他接受採訪的第一句話就喊出“終於可以退役了”,算是宣洩,也是告別。
50公里競走是田徑專案中最艱苦的一項比賽,以後的全運會將不再設這一專案。因此,邊通達在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中,將該專案的最後一塊金牌留在了山東。
山東誕生過不少優秀的競走50公里運動員,但要說拿金牌,在姚方文的印象中,這還是山東首次,這更體現出這枚金牌的珍貴。
人體極限沒有絕對上限,在科學方法的支援下,突破極限靠的就是運動員的意志。雖然競走50公里專案已經流入歷史的長河,但山東競走隊的傳承還沒有結束。姚方文告訴記者,50公里競走是需要堅持的,並不是說有體力、有技術就能走下來。
領隊單雲龍說,邊通達給自己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堅韌這兩個字。“從接觸競走到今年,他應該算是十幾年磨一劍,尤其是這次又非常難。20公里個人賽已經耗費了他大量的體力,在這種情況下,他是用自己堅強的毅力拿下的這塊金牌。”
頑強、有耐力,是山東運動員一脈相承的優秀意志品質。本屆全運會,小輪車專案上的孫越、林浩超,以及女子10公里游泳馬拉松運動員辛鑫等,都是能吃苦、肯堅持的代表。在未來,這種精神,會伴隨著競走隊和山東隊,繼續傳承下去。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