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被罵“新冠病毒”,系統性種族歧視在美國無處不在

林書豪被罵“新冠病毒”,系統性種族歧視在美國無處不在

當地時間2月27日,美籍亞裔籃球運動員林書豪,在國外社交媒體發文稱,在近期比賽中自己被另一球員稱為“新冠病毒”,並就此發問:美國的種族歧視“有人在聽嗎”?

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學問題,且有諸多研究表明,早在武漢出現疫情之前,新冠病毒就已在世界多國出現。然而,“起源論”依然長期被一些人當成攻擊汙衊中國的武器,林書豪也因一張亞裔面孔被罵到頭上,著實讓人憤怒。

林書豪被罵“新冠病毒”,系統性種族歧視在美國無處不在

事實上,自疫情發生以來,亞裔群體就曾因佩戴口罩遭受歧視甚至仇恨攻擊,還被當作了病毒的“替罪羊”。資料顯示,去年2月到12月,全美至少發生了3000起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事件。今年1月底,一位84歲的亞裔老人在舊金山某社群散步時,遭年輕男子襲擊後去世。2月6日,26歲的耶魯大學華裔研究生蔣凱文(Kevin Jiang)在紐黑文市遭槍擊身亡。2月25日,曼哈頓發生一起亞裔男子被刺事件,受害人送醫後一度危殆……很難想象,在21世紀的文明社會,在號稱世界第一的國家,暴力行為竟如此頻繁,種族歧視竟如此根深蒂固。

林書豪被罵“新冠病毒”,系統性種族歧視在美國無處不在

有評論認為,當前亞裔美國人面臨兩種病毒:新冠病毒和種族主義病毒,而後者的“治癒難度”更大。在美國,亞裔所受歧視由來已久。早在1882年,美國便籤署了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廢除。而真正的道歉,則是等到了2011年。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一項道歉案,但在參議院透過的議案中,卻沒有使用道歉(apology)這個詞,而是程度更輕的遺憾(regret)。

連道歉都心不甘情不願,實際平等更遙遙無期。美國一位平權人士直言:長期以來,亞裔社群被系統性地排除在結構性權力之外。這些年,在教育、就醫、工作等方面,亞裔等少數群體無不遭受著不應有的不公平待遇。此次疫情期間,少數族裔小企業經營者也常常被排除在政府的救助計劃之外。據美聯儲報告,受疫情影響,大約54%的白人擁有企業目前財務狀況為“一般”或“較差”。但這一比例在亞裔擁有企業中為79%、在非洲裔擁有企業中為77%、在拉丁裔擁有企業中為66%。

美國一直被稱為民族大熔爐,很多美國人曾為社會的多樣性驕傲。但歷史和現實證明,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的種族關係其實相當脆弱,種族歧視和排外情緒無處不在,嚴重撕裂美國社會。哪怕經歷一次次暴力事件,一次次遊行抗議,“政治正確”也難以照進現實。即便作為少數族裔的奧巴馬上臺執政,也沒能讓非洲裔美國民眾逃脫貧困、失業、歧視、社會忽視以及暴力等命運,甚至連他自己也無奈承認“種族平等夢”仍未完成。

林書豪被罵“新冠病毒”,系統性種族歧視在美國無處不在

“人人生而平等”,嵌在美國《獨立宣言》第二段的段首。然而,這種平等始終要靠政府與社會的強大力量去保障和維護。但在西方世界,資本左右國家經濟社會的迴圈運轉,剝削的客觀存在使資源不可避免向少數人聚集。“山巔”階層享有科技、金融、避稅等等有利於財富增值的“正向加成”,階層固化的“馬太效應”不斷加重。美國的“金主政治”也不斷加劇著階級對立,看似民主的“一人一票”實為“一美元一票”,登臺唱戲的政黨只會服務大財團,少數族裔、底層民眾並無“代言人”。制度的深層弊病幾乎決定了,政府與民間皆無持續改善種族痼疾的動力。

在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後,總統拜登釋出多道行政命令,意在促進美國社會的種族平等。然而,美國司法部卻在日前主動撤銷了針對耶魯大學在招生過程中存在歧視行為的訴訟。有論者指出,拜登政府所實踐的“平等”並非給予所有族裔同等待遇,而是允許“種族差異”。當政府都執行了“種族偏好”,社會還能變得更好麼?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美媒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29 字。

轉載請註明: 林書豪被罵“新冠病毒”,系統性種族歧視在美國無處不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