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季後賽分組形式已出爐
馬林魚與教士雙雙衝出外卡輪
你是否預測到了呢?
今日球隊巡禮依舊來自美聯
運動家與太空人你瞭解多少呢?
奧克蘭運動家
美聯2號種子
美聯西區第一 36勝24敗
世界大賽冠軍:9
最近奪冠:1989年
主教練:
鮑勃-梅爾文(Bob Melvin)
代表球星:
克里斯-巴西特(Chris Bassitt)
馬特-奧爾森(Matt Olson)
拉蒙-勞雷諾(Ramon Laureano)
應該沒什麼球隊能和紐約揚基競逐“中國最知名MLB球隊”的頭銜,但運動家有理由爭取下第二名。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比較“意味深長”的球帽顏色,另一個則是緣於2011年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點球成金》在中國掀起的熱潮,很多人正是透過這部電影入坑棒球。
圖片來自網路
在電影裡,運動家是一支小市場球隊,要靠極為有限的預算與紐約揚基這樣的豪門球隊競爭,因此皮特扮演的運動家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要用各種方法彌補銀彈上的不足。
圖片來自網路
大體來說他的“魔球理論(moneyball)”核心理念在於尋找價值被低估的球員,避免投資名不副實的高溢價球員,提高薪資的投入產出比,另一方面透過資料統計來指導球隊的比賽方針,比如說資料統計顯示上壘率與得分的關聯性最高,比恩就致力於提升全隊的上壘率,尋找那些會熬保送的選手。
圖片來自網路
不過可別因為這部電影就給運動家簡單地貼上“窮”的標籤。其實運動家是一支歷史悠久的球隊,9次奪冠在歷史上可以拍到第三名,不折不扣的豪強。
1901年運動家在費城建隊,1910年至1913年間三度奪得世界大賽冠軍,是球隊的第一個王朝。1929年到1931年連續三年闖進世界大賽,贏下兩次。要知道,比運動家歷史早18年的同城球隊費城費城人在同期完全就是一支弱旅,第一次奪冠還是到1980年。
有趣的是,早期運動家不但球隊給力,連老闆都是一群名人堂成員,包括執教7755場為歷史紀錄保持者的主教練康尼-邁克(Connie Mack)、死球時代的本壘打王弗蘭克-貝克(Frank Baker)、傑米-福克斯(Jimmie Fox)和“左撇子”格羅夫(Lefty Grove)等等。
在30年代初的成功後,運動家經歷了漫長的空白期,38年無緣季後賽。1955年至1967年,球隊在堪薩斯城度過了一段灰暗的時光,成績長期位於美聯的後段班。
轉機發生在60年代末,由於航運業發達,奧克蘭一躍成為美國發展勢頭最猛的城市之一,在新任老闆查理-芬利(Charlie Finley)的運作下,球隊在1967年搬遷到了灣區,運動家進入隊史最為豪橫的時期。
1972、73、74年,運動家三次殺入世界大賽,接連擊敗強敵,締造三連冠,這是球隊第二個王朝。彼時的運動家有著雷吉-傑克遜(Reggie Jackson)、“貓魚”亨特(Catfish Hunter)兩位名人堂成員和一干當時的頂級好手,在大聯盟橫行無阻。
80年代末,運動家在隊史最偉大的球員、大聯盟盜壘王裡奇-韓德森(Rickey Henderson)和一代名帥託尼-拉魯薩(Tony La Russa)的引領下,再度創下連續三年打入世界大賽的壯舉。只是當時他們的對手也很強,包括最後一次奪冠的洛杉磯道奇和辛辛那提紅人,運動家只贏下了一次。
而這贏下的一次世界大賽也頗為傳奇,對手是同在灣區的舊金山巨人,當時比賽的第三戰開始前發生了地震,地動山搖的畫面透過直播畫面傳遞到了全美。幸運的是,由於灣區的居民們都爭相等著觀看比賽,地震發生時他們大多都在比較安全的地方,極大減少了可能的傷亡。最後運動家以4-0橫掃巨人,贏下隊史最後一冠。
自此以後,美國航運業走了下坡路,奧克蘭經濟景氣不再。最氣人的是,明明同在灣區,對面的巨人就是生意爆棚,財大氣粗,讓運動家的市場部門只能嫉妒到眼紅。運動家從最大牌的球隊之一漸漸成為了我們所熟悉的小市場球隊典型。
某種程度而言“變窮”的運動家不能說不成功,2001和02年百勝賽季、締造20連勝偉業,千禧年以來8次分割槽第一,11次打入季後賽,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成績。不過運動家在這些十月之旅的運氣也是差到極點:除了2006年和今年,運動家全部一輪遊,而且都是輸在了最終戰。
在今年的擴招版本季後賽中,運動家外卡輪也是先輸給芝加哥白襪一場,隨後連追兩場翻盤,驚險晉級,中止了季後賽割喉戰五連敗的頹勢,不知道這是否代表著他們終於時來運轉了呢?
休斯敦太空人
美聯6號種子
美聯西區第二 29勝31敗
世界大賽冠軍:1次
最近奪冠:2017年
主教練:
達斯蒂-貝克(Dusty Baker)
代表球星:
喬治-斯普林格(George Springer)
何塞-奧圖維(Jose Altuve)
扎克-格蘭基(Zack Greinke)
阿萊克斯-布萊格曼(Alex Bregman)
前面我們提到了運動家的魔球理論,昨天的球隊巡禮提到了魔球理論的一大弟子坦帕灣光芒和魔球理論的最大敵人揚基。無巧不巧的是,太空人其實也算是魔球理論的集大成者之一,但同時他們又……非常有錢。集合了運動家和揚基的優勢於一身,這也難怪從2017年到19年他們連續在美聯西區封王了。
不過太空人變成又能氪金又能微操的頂級玩家還是近十年來的事情,在這之前他們沒少過苦日子。1962年,一支名字特立獨行的新球隊科爾特點四五(Colt .45s)加入了國聯,成為德州的第一支大聯盟球隊。1965年球隊更名為太空人,地標性的新主場太空人巨蛋也在該年竣工。
彼時巨蛋是領先潮流的體育場建築形式,只是太空人巨蛋有點太超前了,因為球場頂棚的光線效果太酷炫,比賽中球員抬頭無法看到飛球。為了保障球場的正常使用,太空人不得不對頂棚進行改造。
這就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原本球場使用的是天然草,頂棚覆蓋一層塗料後,太陽光照嚴重不足,球場草皮開始枯萎。球隊無奈被迫繼續“革新”,改用同樣在那個年代屬於新鮮事物的人工草,這也是英語里人工草的一種說法“太空人草皮(Astro Turf)”的由來。
太空人巨蛋的一波三折就像球隊前五十年曆史的縮影,直到1980年太空人才首次打入季後賽,1997年到2005年間,太空人6次進入季後賽,4次躺倒在分割槽輪,2004年他們在國聯決賽功虧一簣,次年他們終於首度打入世界大賽,卻被芝加哥白襪橫掃。
其實太空人隊史不乏實力巨星,最具代表性的是傑夫-巴格威爾(Jeff Bagwell)與克雷格-比喬(Craig Biggio),他們的全部職業生涯都奉獻給了太空人,兩人分別效力15個和20個賽季,退役後均進入名人堂。但是分割槽對手的強大和建隊思路不對頭,讓太空人長期以來在大聯盟缺乏存在感。
2000年,太空人從太空人巨蛋搬到了現在的主場美汁源球場。2013年,大聯盟對賽制和分割槽做出改革,太空人從原來的國聯中區轉移到了美聯西區(在那之前,國中有6支球隊,美西有4支球隊)。當時這項舉措在棒球界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太空人是一支勝率在三四成左右徘徊的弱旅,無人在意他們被派到哪個分割槽。
然而有一名敏銳的棒球記者本-賴特(Ben Reiter)嗅出了端倪,他撰寫了2014年6月30日的《體育畫報》的封面報道:2017年世界大賽冠軍——休斯敦太空人。賴特一直跟蹤著太空人的動向,他從太空人身上看到了潛力。
時任球隊老闆是精明的休斯敦本地商人吉姆-克蘭(Jim Crane),他銳意進取,任命了擅長運用資料分析等科學手段的人才執掌球隊管理層。連續擺爛期間,太空人安心重建,透過選秀和交易積攢了不少潛力新秀,例如卡洛斯-科雷亞(Carlos Correa)就是他們精挑細選的狀元人選。
比起運動家的魔球理論,太空人在很多方面有所發展和創新,比如說球隊的投手分析部門會根據投手的特點制定專門的訓練方案和比賽策略。在他們的幫助下,球速平平的達拉斯-凱克爾(Dallas Keuchel)成為了賽揚獎得主,碌碌無為的老將查理-莫頓(Charlie Morton)躍升聯盟頂級投手之列。
但是他們真正勝過運動家的是:並不缺錢。當球隊以自家農場為基礎打造了有競爭力的班底後,老闆充實的腰包讓球隊可以大膽地交易、簽約成名球星,用大代價交易來並重金續約的王牌投手賈斯廷-維蘭德(Justin Verlander)就是最好的例子。
藉此,太空人漸漸超越了原本的美西霸主運動家,統治了這個他們才來不久的分割槽。而對於運動家來說,太空人不但把他們的本領發揚光大,還能適時砸錢拉開實力差距,真是氣得牙癢癢卻也無可奈何。
可是任何球隊都難逃建設週期,隨著管理層的變動、此前的農場儲備隨著畢業和交易而消耗殆盡、像格里特-科爾(Gerrit Cole)這樣的自由球員流失和維蘭德的受傷,太空人今年飽受打擊,戰績一路下滑,與運動家的分割槽內戰以3-7落得下分,60場打完甚至以不到五成勝率勉強進入季後賽。
但是這支球隊的冠軍班底依然完整,外卡輪他們客場挑戰美中頭名明尼蘇達雙城,他們靠著豐富的經驗和果斷的投手排程,兩場橫掃對手晉級。無巧不巧,現在太空人將在美聯分割槽系列賽與運動家碰面,兩隊有機會好好算筆賬——究竟誰才是新時代棒球理念的最強踐行者?如此精彩對決,球迷們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