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有很多位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職責。大體上來講就是四個:前鋒、中場、後衛、門將。但在現代足球裡,這幾個位置被細化得非常精確,比如前鋒裡有分高中鋒,邊鋒,影子前鋒,等等。後衛有分邊衛,中衛,拖後中衛等等。中場就更多了,前腰、前衛、邊前衛、後腰、9號半,等等。大概只有門將一個人的名稱是固定的。
在幾十年前的足球場上,曾經存在過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這個位置在當年曾經出過很多對足壇影響重大的人物,但後來隨著足球規則的改變已經戰術的完善,這個風光一時的位置已經退出了舞臺。這個位置就是清道夫。
新世紀之後開始看球的朋友,對清道夫這個位置都不怎麼熟悉。我也不例外,但是從小跟著天下足球一起學習姿勢,講到貝肯鮑爾曾經的位置就是清道夫,才瞭解一點。
清道夫這個位置的出現和消失,都是足球理念發展的結果。在七八十年前的早期足球裡,戰術比較落後,尤其是防守方面。進攻上你至少還可以發揮你的天賦,防守上就很難了,那時候還遠沒有形成整體防守的概念,那個年代防守就是靠一對一盯人。你盯住了人,你就防守成功了;你沒盯住,被過了,很可能就是個進球。所以那個年代的防守是一錘子買賣,成敗全繫於一人。
這種防守理念對付一般人還行,但如果遇到個人能力極強的人就沒辦法了,因為你基本防不住。三四十年代那會,球星雖然不多,也是出現過幾位大師級人物,比如史上第一位世界足球先生獲得者——斯坦利·馬修斯,當時的一對一防守沒有人能防住這位盤球大師,使得馬修斯和他的布萊克本隊在英超賽場橫著走。這種情況的出現促使一些人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改變防守策略。
斯坦利·馬修斯
這時出現了一位革新者,奧地利教練卡爾拉潘。卡爾拉潘自己所帶的球隊是一支很水的瑞士二流隊,球員個人能力一般,身體素質也一般,搞一對一防守,經常輸得滿地找牙。卡爾拉潘認為他必須改造防守理念。他的辦法是拿掉一箇中場球員,讓他站在後衛線和門將之間,作為一個協防隊員。如果己方哪個後衛被過了,他可以馬上協防。他的位置不固定,整條後防線和門將之間的區域,他都可以活動。
這就是清道夫的雛形,卡爾拉潘發明了這個位置後,帶領瑞士國家隊取得了很不錯的戰績,江湖人送上稱號“瑞士門閂”,因為他改造的這個新位置就像一道門閂一樣,讓當時不少人都很頭疼。
清道夫在三四十年代出現,成為了足球場上第一個“自由人位置”。經過四五十年代的完善,清道夫戰術在六七十年代達到巔峰,代表球星就是貝肯鮑爾。這個時代的清道夫,已經從純粹的防守任務轉變為自由人,也不再是站在後衛和門將之間,而是可以活動於全場。防守的時候可能是防守核心,進攻的時候可能又變成了進攻核心。
這就是為什麼著名的清道夫屈指可數,因為這個位置只有神才能勝任。你要精通防守,攔截、搶斷、造越位,你還要精通進攻,盤帶、組織、傳球、射門。這位置豈是隨隨便便一個人能踢的?哪怕是今天的C羅、梅西,也是強於進攻而弱於防守。所以縱觀歷史,舉世聞名的清道夫其實只有兩位——貝肯鮑爾和巴雷西。他們都是百年一遇的天才。
貝肯鮑爾
清道夫位置的沒落,原因之一是90年代左右國際足聯修改了幾條規則,其中一個是平行站位不再算越位,這個修改對足球戰術有極大影響。因為這個規則,清道夫的位置就很尷尬了,因為清道夫防守時的站位很容易被對方利用,利用清道夫來消除越位已經成了進攻方的必修課,所以這個位置後來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第二個原因,也源於足球戰術的進步。清道夫這個位置對球員能力要求過高,本來就很少有人能勝任,現代足球更是完善了前腰與後腰的概念與職責,等於拆分了清道夫一個人,換上兩位各司進攻與防守的大師來坐鎮中場,進攻更加犀利的同時,防守也更加穩固。可以說,現在的足壇是個“前後腰時代”,一個好的前腰勝過前鋒,一個好的後腰更是等於半隻球隊,大家可以看現在世界頂級的國家隊和俱樂部,他們未必有世界頂級的前鋒,但一定有世界頂級的後腰。這種理念也是受到清道夫理念的傳承。
巴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