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製冰師劉永亮:為冬奧製冰,既是牽掛更是榮耀

12月15日,首鋼集團製冰及場地管理負責人劉永亮和其他三名同事將開啟“冬奧時間”,從首鋼園啟程去首都體育館進行冬奧會花樣滑冰與短道速滑賽事冰面保障工作。“服務冬奧會的機會太難得了,這是和國際製冰師學習的好機會!”劉永亮對接下來的工作充滿期待。

首鋼製冰師劉永亮:為冬奧製冰,既是牽掛更是榮耀

39歲的劉永亮是一名製冰師,負責場地冰面前期製冰及後期冰面維護工作。他的工作卻不僅僅只是製作出高質量的冰面,他還需要統籌管理好首鋼園“四塊冰”——冰球、冰壺、花樣滑冰以及短道速滑訓練場館國家隊訓練用冰,為運動員備戰做好服務保障。從2016年至今,由他和製冰團隊共同研究完成的各項比賽制冰方案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首鋼集團未來在城市服務領域中製冰專業的重要技術資料。

“我原來運輸的鐵水是把固態變成液態,現在製冰是把液態變為固態,正好反了過來。”看著眼前潔白的冰面,劉永亮的思緒又回到了從前。

首鋼製冰師劉永亮:為冬奧製冰,既是牽掛更是榮耀

他曾是首鋼運輸部負責鐵路運輸鐵水的調車員,2010年首鋼老廠區全面停產後,他和很多老員工一樣選擇留守,站好“最後一班崗”,負責裝置看護及後續停產退料工作,組織過拆除鐵路和廢鋼,也幹過安裝暖氣等物業管理,大部分都是和老本行相關的工作。

曾經的老廠區正在改造,眼前又是重新熱火朝天的景象,劉永亮的內心充滿期待,但也為未來的工作擔憂。2016年,一份製冰學習報名表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以前和鐵水打交道,現在和冰打交道。

“當時我覺得製冰很好玩,也想找份有挑戰的工作。”出於好奇心,劉永亮抓住機會報了名,在首都體育館培訓學習了五個月。在外人看來,製冰就是凍水成冰,劉永亮最初也是這麼理解的。可到了現場學習後他才發現,製作冰面過程十分複雜。有人說製冰師是冰上“精雕細琢”的工匠,這一點都不為過:每一步都要嚴控誤差,精確至毫米乃至微米,就連灑水的方式、用量、速度以及地面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

首鋼製冰師劉永亮:為冬奧製冰,既是牽掛更是榮耀

劉永亮一頭扎進了冰場,和國內製冰專家學習製冰,一年後才終於上手進行全流程製冰實操。從看熱鬧到看門道,他經歷了淬火歷練。

在製冰過程中,賽道上紅藍色的線條看似簡單,卻是讓製冰師最費神的工序。畫線必須一次成型,劉永亮在冰上畫線時蹲在地上一待就是三四個小時,實在累了也只能伸伸腿放鬆下。

“畫線必須一氣呵成,我們都練好了蹲功。”劉永亮笑著解釋說,在他看來,製冰畫線和為汽車畫腰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選用的畫筆和顏料都有特殊要求,在哪裡拐彎、在哪裡快速走筆形成連貫的直線都必須做到“嚴絲合縫”。

隨著冬奧會北京週期的到來,首鋼園承接的大型賽事越來越多。對於維護冰面的製冰師來說,比賽期間是劉永亮和同事們最忙碌的時候。從早7時到晚23時,他們都要在冰場時刻待命,在一次次的實戰中檢驗提升製冰技藝。

除了製冰之外,劉永亮還需要做到對製冰機組裝置瞭如指掌,他不僅仔細閱讀學習裝置說明書,有時間還去現場觀看裝置廠家維修保養流程,全程參與裝置維修保養,這才掌握了所有裝置的工藝效能和維修要求。

進駐首都體育館後,劉永亮和團隊成員將負責場館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的製冰及賽事保障工作。為運動健兒和觀眾們呈現如夢似幻的“冬奧冰”,既是他心頭的牽掛,更是一份榮耀。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67 字。

轉載請註明: 首鋼製冰師劉永亮:為冬奧製冰,既是牽掛更是榮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