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卡卡一騎絕塵封王,梅羅緊隨其後。2008年,C羅拿下第一個金球獎,梅西屈居第二。
在往後的十二年間,兩人合計囊下了十一個金球獎。因此,2008年,可以被視作是“梅羅時代”開啟的序章。鐵打的梅羅,流水的第三。按主觀印象流來說,在第三人這個位置上被各路媒體或者球迷們提名過的人選大約在15個人左右吧。按客觀來說,總得找個比較受認可的參考標準吧。
梅羅時代下,到底誰才接近第三人的位置?按正常邏輯來說,你要競爭一個時代的第三人,首先你要有到過金球獎第三的表現。像伊布、萊萬、蘇牙這三大討論度比較高的中鋒,最高金球獎排名都為第四,可以直接排除出選項外。
自2008年開始,一共有如下這麼八位球員進入過金球獎前三:託雷斯、哈維、裡貝里、格里茲曼、範迪克、伊涅斯塔、內馬爾、莫德里奇。
有且僅有一次進入前三的人有四位:託雷斯、裡貝里、範迪克、莫德里奇四位。在裡面,比較特別的是莫德里奇。在有且僅有一次進入前三的情況下,莫德里奇拿到了進球,成為了梅羅之外唯一的一位金球獎得主。
所以,託雷斯、裡貝里、範迪克直接淘汰,莫德里奇暫且處於一個特殊的提名位置上。
具備高度之後,再來比長度。剩下由至少兩次進入TOP3經歷的人裡裡,放寬到TOP5的標準,挨個來看。
格里茲曼,兩次前五,最高第三;
伊涅斯塔,四次前五,最高第二;
哈維,四次前五,最高第三;
內馬爾,四次前五,最高第三。
所以,綜合巔峰高度和維持的長度,梅羅時代下選第三人,小白>哈維=內馬爾>格里茲曼,大概如是。
誒,好像格子、小白、哈維、內少有一大共同點,這一個共同點似乎又能為“第一人到底是誰”的引戰問題提供重要的參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