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籃球場上身體對抗是不可避免的,衝突也時有發生,但接下來的動態圖真的詮釋了什麼叫:打人就打人,還帶個球幹嘛!爆頭、肘擊、推人,這一幕幕的暴力動作並不是出自一群街頭流氓,而是一群年齡在13歲以下的孩子。此動態圖為全國青少年業餘籃球聯賽(以下簡稱CAAU)昆明賽區U13組別決賽的比賽直播,而本次的主人公就是白隊的球員們。
2.當值裁判因現場執裁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組委會決定取消當值裁判2019-2021賽季CAAU比賽執裁資格,同時當地裁協也將對其進行嚴肅處理;
3.對昆明賽區予以警告處理,要求其及時整改競賽監管體系,杜絕競賽中再次出現此類惡性事件。
在CAAU青少年籃球聯賽組委會的處罰公告中,CAAU給予犯規球員、白隊教練員、當值裁判、昆明賽區四方處罰。
的確,作為教練員,除了教孩子們技戰術之外,更重要的是教他們什麼是體育精神。很顯然,一個10多歲的小孩在球場上採取如此惡劣的廢人動作,其教練員一定是失職的,應該負首要責任;而當值裁判的縱容和賽區的置之不顧,更是默許和滋長了球場暴力,他們同樣是缺位和失職的!
不過即使CAAU 給了四方處罰,但這樣的結果依然不能熄滅網友心中的怒火——白隊85號球員兩次做出跳起肘擊這樣惡劣的動作,卻僅僅是被該賽事禁賽兩年,這樣的懲罰力度,是否有真的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顯然,這一切都需要打一個問號。
白隊獲得2018年中國小籃球(雲南賽區)省級決賽u10冠軍更需要反思的是,如果不是球員家長忍無可忍將影片發在社交平臺,我們真的不知道中國籃球的未來是這樣打球的!
回看比賽影片,暴力犯規的孩子臉上洋溢的是對勝利的渴望,在跳起肘擊對手時,他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個行為有多麼惡劣。競技場上,渴望贏是應該有的態度,但在追逐勝利的過程中,心智尚未成熟、價值體現尚未搭建的孩子們,需要教練給予正向的指引,但顯然,我們的教育在這裡缺失了。
在中國的教育裡,什麼時候教過我們的孩子體面並且有尊嚴的去輸呢如果我們整個社會不能夠接受體面且有尊嚴的輸,並把這種體面和有尊嚴的輸當成一種成功話,談何創新?我們的孩子如果不能從體育的‘育’當中學會去贏,更學會體面並且有尊嚴的輸,我們怎麼可能在民族的基因裡慢慢地變成一個創新的國度呢這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在2018年GES未來教育大會上演講的一段話,現在看來更加發人深省。
一週前的CBA總決賽上,中國男籃的老大哥易建聯跟腱斷裂,在阿聯倒下之後,人們不禁發問——誰可以接替易建聯在中國男籃的位置?
答:沒有。往前十餘年,只有姚明;往後十餘年,希望能有。但現在,沒有。體育,應當教會孩子們學會贏,並且體面有尊嚴的輸——學會贏,是要有體育精神的贏,學會輸,是要體面且有尊嚴的輸。他們不僅僅代表著中國青少年籃球運動的水平,更代表著中國籃球的未來!可如果往後十餘年,中國籃球的未來都是影片中教練教出來的,那可以想見的是真的連希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