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館名“竹棚”,毛竹為架,煤渣鋪底——這裡就是中國女排自1976年重新組建後的第一批訓練館。在福建漳州,“竹棚館”的故事賡續傳承。
一本歷經幾十年歲月的牛皮紙筆記本,雖已散架泛黃,卻是耄耋之年的顧化群最為珍視的“傳家寶”。這本筆記,詳細記錄了中國女排在福建漳州的每一場訓練成績,以及之後在歷次世界大賽中取得的驕人戰績。“我就是中國女排的‘頭號粉絲’。”曾為女排漳州基地接待科科長的顧化群,見證了中國女排在“竹棚館”裡的拼搏之路。
“沒有地板,煤渣墊底,上面一層石灰、黃土、鹽水混合的‘三合土’,姑娘們一次次翻滾接球,煤渣都被磨出來了。”顧化群回憶,女排姑娘們在訓練場摔下去,衣服蹭壞了,鞋子開口了,皮也擦破了,沙粒嵌入皮肉,霎時就血肉模糊。睡覺時傷口和床單黏在一起,等醫護人員用酒精強制分開時,傷口早已化膿。“我親眼見到,在女排隊員曹淑芳傷口中,清理出了100多粒沙子。”因為悉心照顧女排姑娘們,大家都親切地叫他“顧大叔”,漳州也被中國女排稱為“孃家”。
如今,“竹棚館”早已成為歷史影像,取而代之的是1994年落成的中國女排騰飛紀念館。84歲的老人魏步強,當年月工資僅為32元,為騰飛館建設一次性捐出了10元。他至今儲存著5張捐款憑證,編號17306至17310,每張2元。“只有孃家人才會這麼做,我們都覺得應當應分。”
靠著漳州人民這種樸素的情懷,中國女排無論是輝煌奪冠時,還是低谷調整期,一次次前來漳州集訓。在這裡,重溫“竹棚精神”,汲取奮發力量,“女排從這裡出發,一定會重新走向勝利,我們‘孃家人’永遠抱有信心。”女排騰飛紀念館負責人周向成表示。
女排騰飛紀念館已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黨史教育基地,僅在今年上半年,近萬人次在這裡參觀學習;漳州市中心,“中國女排孃家”基地專案建設正酣,這裡將成為中國女排精神展示地、中國女排訓練首選地、市民全民健身聚集地、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綜合示範區……
(葉志鵬參與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