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琨:做奧運精神的火種

2022年立春之日,歲首逢春,永珍始復。侯琨作為北京冬奧會的1200名火炬手之一,親身在象徵著“古今通衢”的大運河森林公園參與了奧運火炬的傳遞。當晚,奧林匹斯山的聖火將再次照亮遼闊的神州大地,從事了十多年奧林匹克文化教育宣傳工作的侯琨,終於實現了在“家門口”傳遞奧運火炬的夢想。

侯琨:做奧運精神的火種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供圖

侯琨現任國際奧委會文化與奧林匹克遺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體育集郵與收藏協會常務副主席、北京冬奧宣講團宣講員、北京奧運火炬手協會理事。曾擔任2014年南京青奧會、2016年裡約奧運會、2020年東京奧運會火炬手。

侯琨與奧林匹克的緣分可謂十分深厚。2007年,全國人民都隨著北京奧運的到來而愈加激動,正在中國傳媒大學上學的侯琨有幸成為了第13屆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的志願者。博覽會上充滿典故的奧運藏品深深感染了他,也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航線。像很多人一樣,在此之前,關於奧運,侯琨都只關注到賽場上身姿矯健的運動明星們,而這次志願者的經歷讓他認識到,奧林匹克不僅僅關乎體育競技,這四個字的背後也承載了深厚的奧運精神和奧運文化。

2022年,時隔14年後,北京再度迎來奧運盛會。侯琨的生活、事業和家庭也在這14年的時間裡緊緊地與奧林匹克交織在了一起。14年,他像一株奧林匹克的火種,在世界的角落點燃奧運精神。而他自己也隨著閱歷的增長,對奧林匹克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和總結——自強不息、和平團結。

2010年,一種使命的呼喚感讓他辭掉了原本的金融工作,開始了奧林匹克文化宣傳之旅。最初創業時,如他自己所說,“連創業一詞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僅僅是想要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透過向國內的體育博物館出售奧林匹克藏品和協助各大博物館舉辦展覽活動,其公司的業務很快就走上了正軌。然而,由於文化宣傳型別的工作在國內剛剛起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侯琨身邊的很多親戚朋友甚至都說不上來他具體的工作是什麼。在一片不理解的質疑聲中,侯琨一邊向大眾普及奧運文化,一邊踐行著“自強不息”的奧林匹克精神。從創業到加入國際奧委會,從自發行動到官方認可,支撐著侯琨走到今天的,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對奧林匹克的熱情,讓他從未感覺到工作的艱難,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反而讓他的創業過程充滿了成就感;另一方面,2008年以後奧運就受到了國家的特別關注,好的時代機遇給了侯琨很多好的平臺和機會,讓他的事業蒸蒸日上。2012年,侯琨啟動了“奧林匹克環球行”的文化活動,開始用自己的足跡去探尋曾經舉辦過奧運的城市,希望透過旅途的見聞加深自己對奧運精神的理解,也在這一過程當中繼續傳播奧運的種子。8年光陰,侯琨遍訪了分佈於全世界26個國家的47個奧運城市,這項行動的本身就是對奧林匹克“自強不息”精神的生動演繹。

侯琨:做奧運精神的火種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供圖

除了在奧林匹克事業中獲得的工作成就,侯琨最感到欣慰的還有一路上因奧運而結緣的親情與友情。“奧林匹克文化歸根到底是關於人的文化,是全世界人民和平、團結相處的精神。”這是侯琨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另一層理解。在十多年的奧運文化生涯中,他不但見證了人類的團結互助,更在工作中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夥伴。來自法國的Christopher就是令侯琨印象深刻的友人之一。Christopher是奧林匹克收藏家協會的主席,兩人因為收藏的興趣結緣,每當有與中國相關的活動舉辦時,侯琨都能得到Christopher的大力支援,每一次侯琨邀請他參加與中國有關的展覽或研討,他都會準時出席。他們因奧林匹克相識,也在一次次奧運的活動中不斷加深對彼此國家的瞭解。在奧運事業的旅途上,侯琨還結識了他的愛人——奧運冠軍吳靜鈺,他們兩人用深刻的實踐書寫著“奧運家庭”的故事,侯琨也是因為其家庭的支援,在奧林匹克的道路上不斷向前。另外,一直關注奧林匹克文化的侯琨也在本次開幕式的呈現中找到了不同於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亮點:“本次開幕式,顯得更加簡約、自信,在儀式安排上也更能體現出我們對奧林匹克這一來自西方價值觀的理解和尊重。”這本身就是對奧運精神“和平團結”核心的進一步實踐,每個國家都不再爭相展示自我,而是以“命運共同體”的面貌謀求共同發展。

“自強不息”與“和平團結”的奧運精神,已經融入到侯琨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成為了他工作和生活的習慣。從事奧林匹克宣傳工作的十多年的時間裡,侯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大家將奧運精神的踐行融入生活,讓奧運真正改變更多人生。

本次2022年北京冬奧會,侯琨終於等到了一屆自己真正參與的本土賽事,他也將奧運文化與精神在此次的工作當中繼續發揚光大。2015年在吉隆坡申奧成功後,侯琨立刻受邀加入了北京2022宣講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宣講員。這一份志願的工作,一做就是7年。7年的時間裡,直接接受過他講授的觀眾數量累計達到了15萬人,線上參與的人數更是不計其數。其聽眾既有來自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的師生,也有中國圖片社的專業人士,更有像延慶賽區制服中心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宣講團的工作經歷讓他認識到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他能夠在這份工作當中收穫很多成長與發展,也能借助這一集體進一步分享自己的經歷,實現自己普及奧運文化的理想。透過宣講的形式,他希望用最簡單明瞭的語言,將他所理解的奧林匹克呈現給各行各業,用大家的力量呈現出一屆令歷史銘記的冬奧。

除了宣講,侯琨在本次冬奧會還有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動國內各地奧林匹克博物館和公共設施的建設。正如他在“奧林匹克環球行”當中所瞭解到的,奧運給一座城市、一個國家帶來的影響是長久持續的,以奧運為契機做出的合理規劃與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和社會意義。對此,一直生活在北京的他也深有體會。2003年侯琨在中國傳媒大學上學時,位於東五環的校園只有728路公交能夠到達市區。如今,依託雙奧之城的建設,北京的地鐵線路已經多達27條,傳媒大學門口的地鐵站也在2021與一號線順利聯通,雙奧之城變得越來越便捷化、一體化。到2022年冬奧舉辦以來,侯琨已經作為專家團成員,推動了兩座體育博物館的籌備和開幕,其中蘇州體育博物館的籌備期更是長達8年,這些文化、體育設施,都將在冬奧結束後繼續服務大眾,讓奧林匹克深入百姓的生活。

北京冬奧,是侯琨一直以來的夢想,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節點之一。冬奧結束後,作為“奧運使者”的他將繼續發揮自己的使命,將工作重心放在收藏協會和奧林匹克遺產委員會上。在2019年時,他受到人類徒步環球旅行第一人——潘德明的啟發,開始重走潘德明當年走過的道路,期望將奧林匹克文化帶到更多非奧運主辦國的發展中國家。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前在國難當頭之際,潘德明為了向世界證明中國人的頑強勇敢,完成了環球旅行的壯舉,在旅途中他特意拜訪了奧運的發祥地奧林匹亞,並因當年中國無緣洛杉磯奧運會而憤慨萬分。如今,兩屆奧運的舉辦見證著中國的成長。重新走上“潘德明之旅”的侯琨,也必然肩負著更加重大的時代使命。

奧林匹克四字,既是侯琨的熱愛,也已經成為了他的一種信念。他說:“奧林匹克是細水長流。”相信他將繼續用這份執著,將奧林匹克精神感染更多的人。(任威艇 塗曉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25 字。

轉載請註明: 侯琨:做奧運精神的火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