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2002年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是里程碑式的一年,中國首次進入世界盃,這對所有球迷來說,都是淚泣兩行的值得紀念的一件事。

故而,無論時光流逝,那些刻進國足骨血的記憶也都不會忘記,那一年,還有一個能夠被寫入中國足球歷史的人物,傳遍中國大街小巷,成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英雄,那就是國足教練米盧。

在他的帶領下,國足的變化天翻地覆,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當年,國足龍之隊的頒獎禮上,一位6歲的小朋友同樣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並被米盧讚賞為足球神童,中國國足未來的希望。那麼18年過去了,這位中國足球神童,現在如何了?

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神童”的童年,都有超乎同齡人的刻苦

這位足球神童名叫周了了,出生於北京,周了了的父親無外乎是一個足球愛好者,而小小的孩子也受到父親的影響,很小就接觸到了足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孩子的天性在了了很小的時候便展露無遺。

2歲就開始每天帶著足球出去玩耍,好似除了足球沒有其他遊戲能夠吸引其注意,由於每日都玩耍足球,便對足球的掌控和體力都比同齡的孩子強很多。

4、5歲能夠做些技術性動作後,更是激起了周了了對足球的強烈愛好,彷彿不知疲倦,小小的周了了便展現了超乎同齡的努力和堅持,每天都要跑上幾公里鍛鍊身體。

於是,他小小年齡便練就了出神入化的球技,20分鐘便能完成2000多下的顛球,而這很多國內的成人球員都無法完成。

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付出終有回報,周了了6歲的時候登上了國足衝進世界盃的頒獎典禮,作為表演小嘉賓,表演了點跳球。米盧觀看了之後對周了了讚賞有加,說其很有天分。

過度讚揚後的拔苗助長,孩子的一生不應過早被界定

世界盃龍之隊的頒獎典禮,對於周了了一家來說無疑是改變他們生活的轉折點,曾經因為喜愛的足球,一下子變成了周了了一生都無法捨棄的事情。

米盧教練的讚賞,或許只是對小孩子努力和天分的肯定,而非任何功利之心,畢竟一名合格的球員,要綜合很多條件,天分也只是一方面。

米盧教練的讚揚彷彿成了小了了的點石成金之語。一夜之間周了了是中國足球神童,國足未來希望,會給未來國足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的傳言,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更有韓國媒體專門來到中國為其拍攝家庭生活和足球練習的紀錄片,準備在世界盃中國隊首秀上播放。

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鏡頭前的周了了聰明伶俐,穿著仿巴西球王貝利曾穿過的黃色10號球衣,在足球場上威風凜凜的展示著絕技,一會兒射門、一會兒帶球過人、一會兒顛球,顯然一個神氣非常的小球星。

攝影師跟隨他滿場跑,氣喘吁吁,引得導演頻頻誇讚,甚至忘記職責,忍不住脫掉外套,當起守門員。這時周了了更是勁頭十足,頻頻射門,屢射屢中,使導演大失面子,卻仍笑呵呵的,一個勁地誇了了“了不起”。

這本是一件好事,可以增加周了了踢球的信心。然後,媒體的炒作,家人的選擇,都改變了了了的生活。

童年的愛好,變成了禁錮他18年的魔咒,從此他的生活再也離不開足球,而足球與他而言也不是一件好玩的遊戲,而是必須要做好,也是應該會做好的事。

可怕的是,他的父親也對此深信不疑。但是孩童的成長又豈是從小便能固定的?過大的壓力只會適得其反,了了的身體並沒有因為每日的練習而變得更適合踢球,反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體重也日益增加。

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快樂的成長,才能更有精力追求成功

青少年的周了了,彷彿散盡了兒時的“特異功能”,由於體重的增加,天分也顯得不再突出,漸漸的消失在公眾的視野。

拔苗助長,沒有使其長成人們所期盼的樣子,反而給孩子的內心帶來更大的創傷,一開始他就在錯誤的引導下走錯了方向。如果足球還僅僅是他的業餘愛好,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發展真正喜歡的事情上。

18年後的今天或許便是另一番景象。被冠以“神童”的名義,對孩子來說不是讚揚,而是壓力,而這個壓力來自四面八方,來自各界的關注,稍有不慎便會說成“神童”也不過如此!

為什麼要做神童,誰又是真正的神童?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和天分,而有這種天分的孩子,更應該在好好的保護下成長,讓其自由的成長,以野蠻的姿勢,衝擊他想到達的頂端。

而不是在旁人“應該發展成什麼樣子”的陰影下,向著既定的方向努力。那是對天分的泯滅,更是對孩子的不公平。

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現在社會的家長,喜歡“神童”這個詞,想要把孩子培養成三歲能文,四歲能武,出口成章,古文外語全部精通的“神童”。

可是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麼?這是孩子短暫的童年應該經歷的麼?在起跑線上早跑的幾步就真的能全程都領先於人,獲得最後的勝利麼?

過剛易折,在這種重壓的氛圍之下,孩子反而變得更加脆弱,基本生活無能,受挫能力為零,小小的失敗都是擊垮他們全部信念的箭矢。

其實現實社會中不需要“神童”,需要的是有創造力,有獨立性格,善於表達自己內心,勇於追求目標的樂觀向上的人。

而這一切並不是強壓的童年能夠培養的,“自由式”教育會讓孩子接觸更多這個世界的神奇,讓他們有更多思考的空間,知道自己真正的夢想和追求。只有夢想才是驅動人們不知疲倦不斷進取的不竭動力,而非“神童”的標籤。

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小結:

健康快樂的心靈,是父母應該留給孩子的美好財富。孩子的成長應該引導而不是強求,周了了的成長從不斷的練球,到不斷的減肥,而這一切從媒體的宣揚到眾人的關注,最後都化為父母的苛求。

而這一切不應由周了了來承受,每個人的成長都有他獨特發展的權利,我們不應因為他沒有成長為成功的足球隊員,就說他不是“神童”,成長的不成功。

那個被米盧稱為“中國足球神童”的孩子,如今變成什麼樣了?和我們都沒有關係,那是他自己的人生,他有權利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有權利成功與失敗。

為了更多有天分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請大家對他們不要過於的關注。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26 字。

轉載請註明: 17年前,那個被米盧稱讚的中國“足球神童”,現在過得怎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