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一個賽季哪個階段最具看點且最有價值,絕大多數人都會給出包括總決賽在內的季後賽。的確,常規賽雖然場次多,但真正決定一支球隊能否染指冠軍的關鍵還在於季後賽的表現,有不少常規賽發揮出色的球員到了季後賽卻判若兩人,可以說,季後賽是檢驗一支球隊,一名球員成色的關鍵系列賽。然而本賽季的CBA季後賽賽制近期剛一出爐,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除了最後的決賽採取三局兩勝制之外,其他三輪居然都是一場定勝負。顯然,這樣的賽制大幅度的增加了比賽的偶然性和爆冷的可能,假如某一支整體實力並不強的球隊突然在一場比賽裡手感爆棚,三分火熱,估計會出現不少以下克上的例子。那麼,為什麼CBA會出臺如此讓人無法理解的季後賽賽程呢?這或許與中國男籃即將參加的奧運落選資格賽有關。
中國男籃要參加的奧運資格落選賽總共有24支球隊,而最終能晉級的僅僅4支球隊。再看看中國男籃小組中的其他對手,其中包括希臘和加拿大,一個由新科MVP字母哥領銜,另一個則是有著包括小穆雷和維金斯等在內的多名NBA球員。依照目前男籃的實力,恐怕很難與其抗衡,即使是易建聯百分百迴歸希望也很渺茫。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就有不少球迷提出與其已經知道大機率沒有出現希望,何不主抓聯賽,或是派出年輕隊員去參加?
其實,CBA的管理層也一定知曉這樣的狀況,但對於目前的中國男籃而言,積累足夠的特別是與強隊的國際比賽經驗也極為重要。國內聯賽本賽季雖然火熱,但是一旦外援迴歸,就又回到了過去外援持球單打解決戰鬥的老路上去了,並且這還是在外援上場時間被壓縮到4節4人次的情況下。此外,CBA聯賽本賽季加強了對可能造成球員傷害的動作吹罰,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又有矯枉過正的嫌疑,一些正常的犯規上升到了違體的高度,一些普通的對抗被吹罰了犯規,導致的後果就是本就在國際比賽中對抗能力不強的中國男籃一旦到了國際賽場,在身高高出對手半頭的情況下屢次被對手強行卡位,場面更是十分尷尬,19年世界盃我們就是這樣被委內瑞拉爆了籃板。因此,中國籃協也非常珍惜此次能夠與部分強隊交手的機會。從男籃主力陣容的整體框架看,周琦,郭艾倫,王哲林等核心球員依然能夠有希望參加下一屆奧運會,此次即便無緣東京奧運,也要做好為今後的國際比賽打基礎的準備。
另外,對於目前這支國家隊而言,隊員的信心也是需要被重視的一點,自2019年世界盃後,對男籃的批評可謂鋪天蓋地,從主教練到球員基本都被口誅筆伐,雖然那次邊線球和無腦暫停確實應該批評,但批評過度也可能會起到反效果。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周琦還是李楠都為自己的失誤付出了代價,這無可厚非。但正如楊鳴所說,國家隊也不能變成一個人人都不想去的地方,批評過後還要正確的對待,瞭解男籃的自身實力,才能夠更理性的看待目前的看待男籃目前的階段。因此,如果真的只派出年輕隊員導致超大比分慘敗,那無論是對於當前已經被罵的不成樣子的主力陣容還是年輕的後輩,都將在信心上遭受更大打擊。
所以,對於壓縮季後賽賽程為國家隊騰出更多備戰時間的做法或許也就有了因果關係,很多時候,即使當你知道註定沒有出現希望的時候,也還是要盡做大努力去爭取到難得的寶貴經驗,希望以周琦和郭艾倫為核心的中國隊能夠打出自己的特點,就算晉級無望也不枉與其他世界強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