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歷史最悠久的冰上運動專案

  【北京冬奧 我們來了】

光明日報記者 王東

速度滑冰簡稱速滑,是以冰刀為工具在冰上進行的一種冰上競速運動。速滑不僅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冰上運動專案,也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展最為廣泛的冰上專案。早在十一二世紀,在歐洲荷蘭、英國、瑞士以及斯堪的納維亞一些國家的早期文獻中就有關於將動物骨骼綁在腳上在冰上快速移動的記載,這是滑冰運動的早期雛形。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速度滑冰從英格蘭和荷蘭迅速傳入其他國家,滑冰俱樂部也由此紛紛建立。1879年,第一個全國性的滑冰領導機構——英國滑冰協會創立。1893年1月,在國際滑聯的領導下,第一屆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錦標賽在阿姆斯特丹舉行。

1924年,首屆冬奧會在法國的夏蒙尼舉行(時稱國際體育周),速度滑冰就已成為本屆比賽4個大項、16個小項中的比賽專案,但當時只允許男子參加。冬奧會的首枚金牌就來自於速度滑冰,美國男子速滑運動員查爾斯·朱特勞以44秒的成績在500米速滑中取勝。1960年冬奧會上,女子速滑也被列入冬奧會。

速滑是一項能讓人類不借助外力在平面上達到最快速度的體育專案,奧運冠軍們最快速度能超過60公里/小時。比賽在周長400米的跑道上進行,跑道由兩條直線和兩條180度的弧線連線而成,分內、外兩道,道寬5米。內跑道的內圈半徑為25米,外跑道的內圈半徑為30米。速度滑冰接力賽每隊由4名運動員組成進行接力比賽。

北京冬奧會速滑比賽專案有個人專案10個,集體專案4個,男女各設7枚金牌,全部14個專案分別是:男子500米、10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團體追逐賽和集體出發,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團體追逐賽和集體出發。

速滑個人賽中,選手被分成兩人一組,道次安排和出發順序抽籤隨機決定。同組的兩位選手在發令槍響後,繞著冰道逆時針滑行,率先達到終點的獲勝,由於速度太快,成績往往異常接近,要用百分之一秒計算。每組選手允許一次搶跑,如果運動員第二次犯規將被取消比賽資格。每圈過後兩位選手在交換區互換內外道位置,這樣是為了保證兩人的滑行總距離相同。外道的選手優先換道。

團體追逐賽,比賽中兩個隊每隊的三名隊員在賽道一邊同時出發,隊員輪流領滑,其他隊員則利用氣流緊緊跟隨領滑者,男子滑行8圈、女子滑行6圈後,當最後一個隊員衝過終點線的時候,該隊完成比賽,比賽採用淘汰賽制,直到決賽。

集體出發比賽,運動員在起跑處站成幾排,每排最多6人。出發後的第一圈,所有選手只能跟隨1號選手滑行,一圈結束後聽到諸如鳴槍等訊號提示,才能加速超越。比賽成績由選手衝刺積分決定,衝刺積分包括途中衝刺積分和終點衝刺積分;如果衝刺積分相同,將由到達終點的順序決定名次。

19世紀末,歐洲的滑冰運動傳入中國,速滑運動逐漸成為北方人民群眾所愛好的冬季運動專案,早在1943年2月,延安就舉行了冰上運動會,比賽專案有男、女100米速滑以及各項表演。

1963年2月24日,在日本長野舉行的第57屆世界男子速滑錦標賽男子1500米比賽中,中國選手羅致煥以2分09秒2的優異成績,取得該項比賽的金牌,並創造了世界錦標賽的1500米最新紀錄。羅致煥成為我國第一位世界速滑冠軍。在1992年的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奧會上,我國女子速滑隊員葉喬波為中國代表團實現了冬奧會獎牌“零的突破”。

在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上,中國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張虹為中國隊在冬奧會歷史上奪得第一枚速度滑冰金牌。

2022年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將在北京的國家速滑館進行,該館為北京賽區唯一新建場館,也稱“冰絲帶”。她與“鳥巢”“冰立方”共同組成“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群。她也是冬奧歷史上第一個使用二氧化碳作為製冷劑的速度滑冰場館,屆時這裡將產生14枚金牌,是冬奧會產生金牌最多的單個場館。北京冬奧會速滑比賽於2月5日至2月19日進行,其間除了四個比賽日,每天都會產生一至兩枚金牌。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11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52 字。

轉載請註明: 速度滑冰:歷史最悠久的冰上運動專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