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講述:一個超前謀劃的“遺產計劃”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講述:一個超前謀劃的“遺產計劃”

  新華社記者牛夢彤、沈楠、姬燁

  奧運會不只是體育盛宴,奧林匹克運動的理想和希望寄託在它能如何與城市、國家和這裡的人緊密聯結。因而面向北京冬奧會,我們不僅要謀劃2022的“雙奧之城”,更要為未來埋下伏線。

  在申辦和早期籌辦就融入遺產理念的基礎上,2017年9月,北京冬奧組委在總體策劃部單獨設立了遺產處。也就是說,在距冬奧會開幕還有近4年半的時候,奧運遺產的規劃管理就全面提速。

  劉興華是這個“遺產小分隊”的領頭人。作為攝影發燒友,他還義務當起了冬奧攝影師,很多作品成為冬奧的“門面”。

  以下是劉興華的講述:

  (小標題)搞奧運遺產的人裡最會拍照的

  雨停了。休息時間一到,我就抓起相機跑出去:雨過天晴,大跳臺那裡肯定特別好看,沒準還有彩虹。

  奧組委進駐首鋼好幾年了,我還是對這裡的景色感到著迷。隨著光線流轉,“水晶鞋”(滑雪大跳臺)折射出不同的韻味,蒸汽朋克風的裝置有不同的線條美感。更重要的是,這處鋼鐵工業的遺產仍然在持續變化著。我有一組照片,有同事拍下我們辦公區改造前的樣子,改造之後我在同樣的地方拍下照片,對比著看一目瞭然。

  說來也神奇,我以前連照片屬性都不會看,現在卻成了琢磨構圖和光影的業餘攝影師。首鋼園、冰絲帶(國家速滑館),這些與奧運有關的地方我都喜歡拍。

  有一次,夕陽的光穿過冰絲帶的鋼架形成星芒,我趕緊按下快門;去年沸雪比賽,我爬到高處,抓到了運動員起跳的瞬間,像定格了大跳臺上的一顆流星。

  我把滿意的作品打印出來貼在辦公室裡,準備做成遺產展示牆;冰絲帶的好幾張照片被要走掛在場館專案部;北京冬奧會釋出可持續計劃的時候也採用了我的一張照片,還同步發在國際奧委會官網上。偶爾會有同事調侃我:“Tony Liu,你大概就是那個搞奧運遺產的攝影大師。”

  (小標題)遺產工作很“著急”

  在奧運遺產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體育場館。像2008年的鳥巢、水立方、五棵松籃球館等,直接用到了冬奧會上;這次的冰絲帶、首鋼滑雪大跳臺,包括延慶和崇禮的雪上場館,將形成一批新的遺產。

  相比之下,這批場館更早開始謀劃賽後利用,在設計、施工階段就有明確的目標。國際奧委會也特別關注,因為這是國際性的難題。

  我們會去場館調研,像冰絲帶,業主對賽後的使用有很多好的設想,並且預留了空間。按照規劃,這塊亞洲最大的冰面能容納兩千人同時上冰,又能分割槽製冷,既節能,又能滿足不同專案同時開展的需求。這只是一個例子。

  高鐵、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升級,讓老百姓能提前感受到實惠。當然,社會更文明、環境更宜居,這些潤物細無聲的改變,都將是無形的遺產。

  冬奧遺產涉及面非常廣,有時候需要惡補知識盲區,比如氣象服務,我們要了解如何根據海拔對風速進行百米級和分鐘級預報並進一步提升預測精度;有哪些突破和創新能夠形成遺產,提升服務標準,引領行業發展……說起來一個腦袋兩個大。

  遺產規劃的落地需要所有籌辦領域擰成一股繩。開始有些人不理解我們,說遺產嘛不著急,比賽一結束都給你,你們收就好了。其實真不是這樣,這個事早謀劃、早受益,科學規劃才能形成最大化的長久收益。

  要做的事情千頭萬緒,每次路過倒計時牌,我一看那個數字,都會有點著急。

  (小標題)想為奧運幹到退休

  自從接手冬奧遺產工作,壓力和責任倍增,但總有一股熱情支撐著我,這大概在我們這些“雙奧人”身上都有吧。

  15年前,我透過社會招聘進入2008年北京奧組委物流部。當時就是想參與到咱們國家的大事裡。

  奧運物流中心在順義,體育器材、技術裝置和開閉幕式道具都在那裡儲存、配送和回收。開幕式8月8號晚上整個團隊都沒睡,我們在庫房支了個電視接了根線,擠在一起看轉播。看了一半就忙起來了。開幕式之後鳥巢要轉場田徑,道具服裝全部要運出來,有五六十集裝箱車。那些衣服運過來還熱乎著呢,還有汗味呢!感覺就像自己去了鳥巢似的。

  大概是那年夏天的某個瞬間吧,就想著要是能為奧運幹到退休就好了。所以2008年之後我再也沒離開過:從奧促會到冬奧組委,還榮幸地成為了國際奧委會可持續發展與遺產委員會的委員。無論什麼任務,我都用百分之百的熱情來對待。

  物流中心所在的地方發展成了物流園區,而我們這些人同樣是“奧運遺產”。參與冬奧籌辦的人當中有很多“雙奧人”,但冬奧遺產工作沒有參考答案。2008年的時候沒有單獨的遺產部門,而現在從國際奧委會到我們冬奧組委,都更加重視這項工作。

  我們團隊常用花匠來鞭策自己:精心培育大家種下的苗,不只是為了這一季的綻放,而是為了留下長久的芬芳。(完)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95 字。

轉載請註明: (體育)講述:一個超前謀劃的“遺產計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