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冬奧 | 冬奧火炬與一根紅線的故事

18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古奧林匹亞採集成功。儀式現場,當第一棒火炬手、手持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的希臘高山滑雪運動員揚尼斯·安東尼烏,從扮演最高女祭司的希臘知名女演員喬治烏手中接過燃起的火炬時,從他火炬手服裝的袖口、身側直達腳底的紅線,與“飛揚”火炬對接成完整的紅色線條。這並非巧合,而是精心設計的一套完整的景觀體系。

瞰冬奧 | 冬奧火炬與一根紅線的故事

10月18日,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員喬治烏(中)點燃第一棒火炬手、希臘高山滑雪運動員揚尼斯·安東尼烏的火炬

20日,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0天前夕,冬奧火種順利運抵北京。在火種歡迎儀式上,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標誌、火種臺、儀式火種臺和火炬手服裝等首次呈現在公眾面前。這些重要的形象元素,都以一條象徵奧林匹克火種與激情的絲帶為視覺設計核心。

瞰冬奧 | 冬奧火炬與一根紅線的故事

“飛揚”火炬整體外觀旋轉上升,如絲帶飄舞,最後呈現為飛揚的火焰。火炬接力標誌創意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金鳳凰”與“火紋”,寓意吉祥和諧、生生不息,飄揚的動感“絲綢”與火種交融呼應,波動起伏又像是中國的萬里長城。

從希臘採集的冬奧火種,是儲存在火種燈中來到北京的。火種燈創意源自“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借“長信”之義,表達了人們對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嚮往,紅色絲帶環繞在火種燈頂部。

瞰冬奧 | 冬奧火炬與一根紅線的故事

瞰冬奧 | 冬奧火炬與一根紅線的故事

在火種歡迎儀式上,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點燃了儀式火種臺。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的儀式火種臺,創意靈感來自中國傳統青銅禮器——尊。儀式火種臺採用了尊的曲線造型,基座沉穩,象徵“地載萬物”。頂部舒展開闊,寓意迎接純潔的奧林匹克火種。祥雲紋路由下而上漸化為雪花,象徵了“雙奧之城”的精神傳承。飄逸飛舞的紅色絲帶同樣環繞向上。

瞰冬奧 | 冬奧火炬與一根紅線的故事

10月20日,在火種歡迎儀式上,北京市委書記、北京冬奧組委主席蔡奇點燃儀式火種臺

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林存真介紹說,火炬接力整體設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火炬、火炬接力標誌,進而又有了火炬手製服、火種燈和火種盆,所有的設計都是在一條紅線的引領下。火炬標誌作為冬奧會二級標誌之一,是重要的冬奧會形象景觀核心元素之一,與冬奧會會徽圖形一脈相承,會徽中的一個視覺元素就是飄帶,這條飄帶“飄”出來的紅色絲帶就是火炬接力景觀標誌的設計原型。

林存真說:“紅色絲帶就是整個火炬接力視覺的核心,北京冬奧會火炬釋出的時候,大家看到的火炬內飄帶就是一條紅色的絲帶。這條紅色絲帶是從會徽、火炬接力標誌‘飄’過來的,並且一直延續到了火炬手製服設計上。一根紅線,從高擎火炬的臂膀一直延續到腳部,這一設計連線了天、地、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景觀體系。火種燈、儀式火種臺也是與這根紅線相連的,所以一根紅線是所有火炬視覺的核心。”

北京冬奧會火炬設計者李劍葉也認為,火炬、火種燈、儀式火種臺是一套完整的設計體系,它跟北京冬奧會火炬是一脈相承的。絲帶飄揚與旋轉向上的外觀形象,整體感覺一致。

文/新華社記者 姬燁 張驍 汪湧

攝影/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張晨霖

編輯/徐釗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08 字。

轉載請註明: 瞰冬奧 | 冬奧火炬與一根紅線的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