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隊”在雪場急救演練。
工作人員在位於北京市延慶區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道上行進。
隨著冬奧腳步臨近,運動員將在賽場上書寫他們的故事,而有一群特殊的人同樣也將迎來“終極大考”,為此他們已經籌備了近3年——他們就是被譽為“雪山柳葉刀”的“北京冬奧滑雪醫療保障夢之隊”。
近日,兩位首批進入這支“夢之隊”的滑雪醫生,分享了這三年來摸著石頭過河的體驗。
/ 談培訓 /
一群醫生學了三年滑雪
記者:能否談談各自的入隊經歷?
李亞洲:我來自河北大學第三醫院,是北京冬奧滑雪醫療保障隊夢之隊的隊長,專業是小兒骨科。我本身有一定滑雪基礎,在“夢之隊”成立之初就進入了。作為隊長,我負責所有隊員的訓練安排,包括場地急救醫療技術培訓、滑雪技術培訓、隊員的衣食住行的一系列溝通等。
叢剛:我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感染科醫生,也是2019年第一批進入“夢之隊”的滑雪醫生。
記者:“夢之隊”目前有多少人?
李亞洲:2015年7月,申辦冬奧會成功後,應國際雪聯要求,北京冬奧組委決定培養一批中國自己的滑雪醫生。從2019年初正式成立開始,給了我們3-4個雪季的訓練時間。冬奧滑雪醫生有兩個分隊,一個是高山隊,負責北京延慶高山滑雪,有50名隊員;我們隸屬雲頂隊,由來自河北和北京籍的醫務人員組成,負責崇禮雲頂滑雪公園的賽道醫療保障,包括空中技巧、雪上技巧、U型場地、平行大回轉、坡面障礙技巧等專案,一共40位滑雪醫生。
救援需要專業滑行技巧
記者:會滑雪懂醫術就能當好滑雪醫生嗎?
李亞洲:我們團隊的醫生雖然都會滑雪,但真正的救援需要專業的滑行技巧,我們更多的是橫滑降、斜滑降和犁式滑行。和大家想象中追求速度、美觀不同,我們在快速的同時更追求穩定和安全,需要重新系統地學習。
叢剛:和此前的工作內容差別非常大。雪地救援我們叫院前急救,沒有了熟悉、固定的環境,氣候地形不一樣,周圍可以利用進行救治和轉運的資源也不一樣。
記者:誰來給你們培訓?怎麼培訓?
李亞洲:我們主要分為醫療急救技術、滑雪技術、英語等幾部分的培訓。
在醫療急救技術方面,北京120急救中心為滑雪醫生團隊提供“從頭到腳”的國際標準全科醫療急救技術培訓,他們的培訓經驗很豐富。
在滑雪培訓方面,國家投入了很大財力物力,負責給我們培訓的都是加拿大滑雪三級教練。我們滑雪醫生團隊大多考了加拿大一級證,個別考上了二、三級證。
叢剛:在語言方面,冬奧組委給我們每個人報了英孚英語培訓課程,以聽說為主。醫院還專門聘請了新東方的老師授課,有專門的英語教材,叫做《2022冬奧會雪上運動醫護人員英語教程》。
/ 談救援 /
不超4分鐘抵達傷員身邊
記者:滑雪醫生有一個4分鐘的到達時間,指的是什麼?
李亞洲:4分鐘之內需要進行一系列動作。首先從運動員受傷,NTO(國內技術官員)要判斷受傷運動員能否在5秒之內自行起身,如果不能,根據傷情手臺通知競賽長,由RD(國際雪聯競賽主任)和競賽長下達停止比賽命令,NTO舉起黃旗,引導所有運動員停止移動,然後通知滑雪醫生賽道組長下達救援命令。
作為排程組長,我需要快速反應確認運動員受傷的段位靠近哪個FOP醫療救援點,通知最近的滑雪醫生快速進場,對受傷運動員進行驗傷,整個過程加起來是4分鐘。
從這次測試賽看,從滑雪醫生收到命令到抵達受傷運動員身邊只需不到半分鐘。
一是救治傷員,二是清空賽道
記者:你在賽場上負責什麼?
李亞洲:我們需要時刻盯著運動員的大致抵達區域,聽著NTO的通訊手臺(一半多的賽道都是盲區)。賽道上分佈有7個FOP醫療點(比賽場地醫療點),每一個點位有兩個滑雪醫生。一旦有傷情我要判定哪一段出現問題,調派哪個點位救援最為迅速。當然,這個“最近”是說找最靠近的上方點位滑下去,從下爬上去時間就太久了。
找到傷員後會先驗傷,報告山下醫療站做準備,同時進行包紮止血、頸託固定等針對性操作,不能走的話需要把傷員固定在擔架上抬到救護船。
巡邏隊員會拉著救護船把受傷運動員送到醫療站,再進行進一步驗傷和診治。因為醫療站也沒有大型裝置比如拍片、核磁等,在把傷員生命體徵控制好後再透過救護車轉運到醫院。最嚴重的四級損傷,那就需要啟動直升機救援,用最快速的方式和死神賽跑。
我們的目的第一是救治傷員,第二是清空賽道。因為國際賽事都是全球直播,儘快恢復比賽也是其中一個目標,總結起來就是“4分鐘救援到位,10分鐘清場”。
/ 談傷情 /
判斷傷情全靠聽診器和雙手
記者:滑雪醫生如何在雪場上判斷傷情?
李亞洲:我們在雪場上判斷傷情,基本沒有任何檢查手段,只能靠一個聽診器和一雙手,首先觀察傷員的意識和生命體徵,同時觀察身體有無出血,肢體有無畸形等,根據這些分為4級:1級是輕傷,運動員摔倒了自己能爬起來自己滑行下去;2級3級是重度損傷,比如出現骨折、腦外傷、意識有些模糊等情況,這需要用救護船把傷員帶走救治;4級就危及到生命了,比如出現一些大出血和重度的顱腦損傷,這時候我們要搶救生命,必要的話要啟動直升機救援了。
時刻身背15公斤救援包
記者:每位滑雪醫生都揹著15公斤的救援包,裡面有什麼?
叢剛:我們把最用得著的東西放在揹包裡,使用機率相對小或體積大的東西,比如1.8米長的脊柱板,我們就放在巡邏隊員的救治船裡邊。
揹包裡最常用的是外傷相關的,像止血繃帶、彈力繃帶,四肢骨折用的夾板,頸椎損傷用的頸託,骨盆骨折用的骨盆帶,口咽通氣管和負壓吸引裝置。
/ 談方案 /
兩支隊伍救援方案不同
記者:滑雪醫生的救援方案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叢剛:我們參照了ITLS(國際創傷生命支援)的救援流程,但這不是隻針對雪道救援,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和改良。到了冬奧會賽時,我們救援要考慮現場給運動員處理到什麼程度,把通訊的流程、時間的把控等因素都融入到救援方案中綜合考量,經過全體滑雪醫生很多輪討論後才敲定救援方案。
李亞洲:根據不同的賽道、不同的賽事選擇不同的救援方案。
雲頂隊和延慶高山隊的救援方案略有區別。延慶高山滑雪的場地更陡更惡劣,像速降(高山滑雪中速度最快、距離最長,也是最危險的專案,被稱為雪上的“百米大戰”)最快時速達到130公里,救援方案是讓滑雪技術更好、更熟練的巡邏隊員先下,盡最快速度到達運動員身邊檢視傷情,再通報滑雪醫生視情況處理。
張家口雲頂賽區的障礙追逐等專案的坡面對滑雪醫生沒難度,所以有運動員受傷會第一時間通知滑雪醫生,縮減救援時間。
救援經驗是寶貴的冬奧財富
記者:有沒有參考歐美的救援經驗?
李亞洲:我們此前和國外滑雪醫生、競賽官員進行了溝通,他們說掌握兩個基本原則就行,國際上對此也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每個國家有各自不同的情況。中國在醫療保障方面以醫生為主。本次世界盃比賽出現了應急情況,我們的滑雪醫生迅速進行了處置,國際雪聯競賽官員非常滿意,他覺得我們的水準、級別更高,因為每次都是專業醫生進行處置。
叢剛:對於一些辦過冬奧會的國家來說,這些屬於他們的冬奧遺產,不會原封不動把現成的內部資料給我們用,需要我們自己摸索。
記者:冬奧會結束後“夢之隊”有何規劃,會不會接著在國內培養滑雪醫生隊伍?
叢剛:“夢之隊”作為中國第一代滑雪醫生隊伍,對於中國以後舉辦大型冰雪運動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積累了很多經驗,以後再有專業大型賽事,無論是直接上場保障還是培養下一批專業隊員都遊刃有餘。前面的人把路走出來了,後面的人就能走得更快更好了,滑雪醫生這項工作或者崗位再往下傳承就容易多了。
綜合《南方都市報》、央視、新華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