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冬奧賽場周邊,“風雲”雷達實時探測天氣

由 納喇傲兒 釋出於 體育

在冬奧賽區周邊,有多部風廓線雷達和測雲雷達緊盯“風雲”變化。1月14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的冬奧氣象保障團隊到達延慶,開展冬奧會前的最後一次雷達巡檢。

風,是影響冬奧比賽的一個重要氣象要素。風向、風速等氣象變化會影響運動員的表現,甚至可能影響比賽的舉辦時間。而風到底能跑多快?往哪裡跑?風廓線雷達能告訴你。

巡檢小隊隊長魏碩介紹,這次他們巡檢的目標,便是23所在北京地區設定的多部風廓線雷達和測雲雷達。雖然冬日張家口的氣溫可低至零下30攝氏度,但魏碩對雷達的工作狀態信心十足,“無論是在終日風沙的沙漠、常見颱風的海濱,還是極寒的北部地區,它們都能夠穩定執行。”

區別於傳統的集中式測風雷達,風廓線雷達能夠對風速、風向進行實時監測,在準確度、測量範圍、資料密度上都提升了一個層次,並且結合其他資料,起到預警作用。而測雲雷達則能夠探測降雪資料等資訊,從安裝至今,它已經連續為冬奧會積累了六年的降雪觀測資料。

雖然無人在旁值守,但透過遠端控制和軟體演算法,雷達可以實現24小時氣象監控。為了服務冬奧會氣象“百米級、分鐘級”的精準預報要求,風廓線雷達和測雲雷達每隔5至6分鐘向氣象部門傳輸一組實時風場、雲探測資訊。

身處張家口冬奧賽區現場的保障隊員,也在全力配合氣象部門完成冬奧賽場內自動氣象站的氣象保障任務。起初,自動氣象站的資訊傳輸密度與雷達相當,經過保障團隊兩個月“分秒必爭”的開發改進,已經實現了每秒進行一次資料取樣,站點所在賽區的氣象服務中心則可以實現最新氣象要素資料分鐘級更新。

“冬奧會網站上,每分鐘更新的高山滑雪氣象資料,就來自我們的氣象站。”來自23所的保障隊員楊津自豪地說。為了保障風感測器在人工造雪期間正常執行,他們還為感測器增加了加熱融冰裝置,解決凝凍現象。

冬奧會及冬殘奧會期間,23所保障團隊將分為兩組,氣象雷達保障隊員遠端24小時待命,地面氣象站保障人員在現場實時進行保障。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供圖)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蘇雅

編輯 王海萍

流程編輯 嚴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