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賽季劇情詭異:外援集體低迷,新人屢有精彩發揮
山東隊外線哈里斯是開賽後為數不多發揮出色的外援之一。
63天的短暫休賽期後,曾屢被詬病由外援統治的CBA聯賽就已走向另一極端。當吳前、孫銘徽等頂尖本土球員不斷打出“外援式資料”時,聯賽真正的外援們卻面臨著近半數人場均得分停留在個位數的尷尬。
即便聯賽只進行了兩輪,但將這一詭異現象歸結為小機率的偶發事件並不準確。某種程度而言,這甚至可被視作聯賽新政、疫情影響等一系列因素合力下的必然結果。反倒是多位本被認為無法在職業賽場生存的新秀,多次打出了驚豔表現。
外援集體低迷難以避免
昨夜的遼魯之戰有些特別,本賽季前兩輪近20場對決中,唯有這組對決,雙方的陣中均有外援。根據CBA公司最新公佈的外援註冊資訊,時至如今也僅有五隊簽下了共八位外援。這一現象的背後,存在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單賽季稅前700萬美元的外援限薪新政並不在其中。
放在過往各隊主打雙外援的時代,考慮到俱樂部大多傾向於多籤一到兩名外援作為儲備或輪換,這一數字或許會有些捉襟見肘。但隨著本賽季外援政策被進一步收緊,單外援的配置已然足夠,700萬美元的年薪甚至有些奢侈。對於多數球隊,現實的情況是“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全球疫情影響下國際旅行受限,CBA外援主要來源地美國又是疫情重災區,再加上CBA公司出於安全考慮而設立的“球員一旦確診新冠即失去比賽資格”規定,本就面臨無人可選的各俱樂部只能在外援問題上慎之又慎。更重要的是,根據新規,當一支球隊以全華班作戰,與其對陣的俱樂部外援使用政策就會被限制為“四節兩人次”。換言之,若隊中有兩位外援,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其發揮得多麼出色,兩人的上場時間加起來也至多隻有24分鐘。而這正是衛冕冠軍廣東男籃所面臨的境況,作為頂級外援的威姆斯與布魯克斯仍保持著極高的效率,但上場時間均僅有近12分鐘,後者的場均得分堪堪10分,威姆斯的這一資料則為個位數。
這樣一來,簽約外援自然就成了極具風險又無價效比的選擇,直接導致了聯賽外援寥寥的現狀。綜觀本賽季站上CBA舞臺的八位外援,除山東後衛哈里斯外,再無人場均上場時間超過30分鐘。八位外援中有三人場均得分未過10分,而得分稍高者中又不乏廣州隊外線摩爾這樣效率極低的球員。
外援的集體低迷也並不完全是外部原因所致,廣州隊內線哈斯無論履歷能力均無法滿足當今CBA的需求,連續兩場僅出戰8分鐘,戰術地位可見一斑。而上海隊替補後衛鄧蒙的低迷,則更多源於其直至常規賽啟幕前才結束入境隔離。上賽季仍是聯賽頂級外援的他,不僅與球隊合練時間有限,也未能在休賽期保持狀態。
新秀屢有爆發實屬驚喜
外援地位“式微”,給了本土球員寬闊的舞臺。與動輒砍下三四十分的孫銘徽、吳前相比,透過選秀進入聯賽的新秀球員們資料其實算不上耀眼,然而考慮到選秀從來不是各俱樂部後備人才的主要補給方式,鄭祺龍、林庭謙們的表現已遠遠超過預期。
作為中國籃壇名宿鄭武之子,鄭祺龍當初以第五順位被江蘇隊選中時備受爭議。畢竟即便在大學籃壇,他也不過是場均僅能得到5.7分的替補前鋒。這樣一位在外界眼中除了身體素質一無是處的“關係戶”,卻在投射依舊不穩定的情況下,以逾六成的命中率場均貢獻19分。來自中國臺灣的林庭謙則是另一個極端,有著旅美經歷的天津隊後衛技術純熟、球風成熟,但身體瘦弱且爆發力平平。僅僅兩場常規賽,林庭謙已基本適應了CBA的強度,儼然已是隊中的二號球星。
同樣是初入職業籃壇,揭幕戰打出16分、8個籃板驚豔資料的前鋒祝銘震已在廣州隊站穩腳跟,作為替補場均上場時間達33分鐘。而其大學時代的隊友張寧則受限於上場時間與隊內地位,資料較為平庸,但次輪與上海隊一役關鍵時刻攻防兩端均有出彩表現。作為透過籃球綜藝節目為球迷熟知的所謂“網紅球員”,不少人曾對他們能否適應職業賽場、完成從核心球員到角色球員的心態轉變保持懷疑。至少從目前看,張寧與祝銘震已打出了令人樂觀的開局。
而這批新秀中最大的驚喜,或許是昨日在職業生涯首秀中奪得9分的同曦隊後衛楊皓喆。從小未經過專業籃球訓練的他,就連當初進入北京體育大學也並非是籃球專項。與張寧等人一樣,身高僅1.85米的楊皓喆因在籃球綜藝節目中的表現而走進球迷視野,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卻被認為在北體大校隊擔任替補就是其運動生涯的極限。坦白地說,無論防守、組織或是球場意識,楊皓喆均存在明顯短板,如今就判斷其能否再CBA站穩腳跟還為時尚早,但至少他已用行動證明,自己被選中不僅僅是因為流量。
作者:謝笑添
編輯:穀苗
責任編輯:沈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攝影/視覺中國